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图解太清神鉴:中国传统相术学经典大成(四库全书白话图解术数)图解国学11
QQ咨询:
有路璐璐:

图解太清神鉴:中国传统相术学经典大成(四库全书白话图解术数)图解国学11

  • 作者:(后周)王朴 原著 许颐平 程子和 点校
  • 出版社:华龄出版社
  • ISBN:9787801786722
  •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01日
  • 页数:527
  • 定价:¥6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太清神鉴》是《四库全书·子部》所收录的四部相术学著作中*重要的一部,被公认为中国古代相术学之集大成之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此书虽为假托之作,但书中内容多属宋代以前相书中的论述,因此对此书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太清神鉴》全书共六卷,专论相法,纲目分明,结构清晰。先总论,后分论,每篇又详分若干条目。作者重视阴阳赋形,天地造化,五行生克之理。相法则重骨法、气色、精神。书中有论有歌,便于理解掌握,在我国相术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可为研究相术学思想提供参考。
    为便于现代读者阅读,《图解太清神鉴》对原著进行了一定的加工处理,以供读者更好地批判研究:以《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太清神鉴》为底本,对其进行了精心的点校,还对古籍原文进行了白话释意,加入了简练的小标题,使其结构更加合理有序。此外,对书中一些重要的理论方法和难以理解的文字,运用数百个插图和示意图表,进行了生动易懂的图解分析,使读者能够在畅快的阅读中了解相术学这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中汲取传统文化的智慧之泉。
    文章节选
    导读卷 相术概要
    **章 《太清神鉴》:历代宫廷秘藏的中国古代相术名作
    2.《太清神鉴》的主要内容:相人之术
    《太清神鉴》作者重视阴阳赋形,天地造化,五行相生相克之理。相法则重骨法、气色、精神,从手纹、面相、骨骼等方面都加以详细分析。还有其他相书所没有涉及的,如姿态、眼神、气血、语气、音调、卧姿和脚步的急缓等。
    专论相法的《太清神鉴》
    《太清神鉴》全书专论相法,书前有原序一篇,作者自述作此书的宗旨。卷一为说歌、相法妙诀、神秘论、成和子统论。卷二为杂说上、下篇、金书宝印上、下篇、面部一百二十位、二仪相应、五岳、四渎、五官、六府、五行所生、五脏所出、五表所属之方、五行相生歌、五行相克歌、四学堂位、三辅学堂。卷三为心术论、论德、死生论、论神、论气、论色、论气色定生死诀。卷四为形类,论形神、论坐卧、论饮食。卷五论骨肉,分为论额部、论头部、论面部、论眉部、论眼部、论腰、论背、论腹、论脐、论四肢、论手、论足等。卷六首为黑痣部,次分各种相格,分论男女之相。
    《太清神鉴》所独有的内容
    《太清神鉴》这部书,纲目分明,结构清楚,先总论,后分论,每篇又详分若干条目。作者重视阴阳赋形,天地造化,五行生克之理。相法则重骨法、气色、精神。书中有论有歌,便于理解掌握,在我国相学发展史上有重要影响,可为研究相学思想提供参考。《太清神鉴》从手纹、面相、骨骼等方面都加以详细分析,还有一些其他相书所没有涉及的内容,如卧姿、吃相、眼神、语气、音调和脚步的急缓等。
    ……
    目录
    《太清神鉴》中的相人之术
    解读面相:自然宇宙的全息缩影
    《四库全书白话图解》丛书总序
    编者序:解读神秘的相术文化
    提要
    原序
    目录
    本书阅读导航
    导读卷 相术概要
    **章 《太清神鉴》:历代宫廷秘藏的中国古代相术名作
    1.《太清神鉴》的成书:作者、历史地位与创作背景
    2.《太清神鉴》的主要内容:相人之术
    3.《太清神鉴》的特色:注重相法,颇有理致
    第二章 神秘的相术:中国古代相术文化
    1.中国古代相术的起源与发展:相术源流
    2.相术的理论基础:阴阳五行
    3.相术的理论皈依:****
    4.相术与中医:同源异出
    5.相术体系:形形色色的相术术语
    6.中国古代相术方法:相人之术
    7.中国古代相术著作要览:相术学重要典籍
    8.相术的影响:相术与中国传统文化
    9.对相术的理性认识:怎样看待相术
    卷一 相法歌诀
    **章 说歌:去恶从善,消灾避凶
    1.古代相命术中的七种骨形:贵人的骨形
    2.五行的正性:木瘦金方,水圆土厚
    3.强调“德”的重要性:移恶归善,安于天命
    第二章 又歌:受气成形,三才俱备
    1.气色与吉凶:清则富贵,浊则灾否
    2.面相与吉凶:面黑身白,位至相国
    3.形相与吉凶:南人北形,富贵高名
    第三章 相法妙诀:三停与五行
    1.三停相法:三停端正为贵相
    2.五行相法:相克相刑多破败
    第四章 神秘论:生命的起源
    1.精神与气色:有骨不如有神
    2.形体与骨骼:有形不如有骨
    3.极贵之人的面相:贵人当论骨与神
    4.心通与眼力:心中通彻透明,眼力洞察入微
    第五章 成和子统论:五种贵人形相
    1.形相有别,贵贱不同:从形体相貌来区分五类贵人
    2.五行取形:三主、九曜、十二宫
    卷二 论面部气色吉凶
    **章 杂说:声清则神清,神清则气清
    1.杂说上篇:大贵之相有三
    2.杂说中篇:成形不可变,体具不可移
    3.杂说下篇:形体身骨是看相的根本
    第二章 金书宝印:形体的相称
    1.金书宝印上篇:神与气合为贵相
    2.金书宝印下篇:风土环境对形相的影响
    第三章 面部一百二十位:上应三才,下配五岳
    1.人面一百二十位:三停三主
    2.**直下一十三位:十三部位之相
    3.天中横列八位:天中部位之相
    4.天庭横列八位:天庭部位之相
    5.司空横列八位:司空部位之相
    6.中正横列九位:中正部位之相
    7.印堂横列八位:印堂部位之相
    8.山根横列十位:山根部位之相
    9.年上横列十位:年上部位之相
    10.寿上横列十位:寿上部位之相
    11.准头横列八位:准头部位之相
    12.人中横列八位:人中部位之相
    13.正口横列八位:正口部位之相
    14.承浆横列六位:承浆部位之相
    15.地角横列七位:地角部位之相
    第四章 五岳四渎与五官六府:丰隆相朝,上下相应
    1.二仪相应:丰满相朝为贵
    2.五岳:丰隆而相朝为贵
    3.四渎:端直清大为贵
    4.五官:清秀丰隆为贵
    5.六府:平满光莹为贵
    第五章 五行生克
    1.五行所生:仁义礼智信
    2.五脏所出:眼舌鼻唇耳
    3.五表所属之方:东西南北中
    4.五行相生歌:相生与吉凶
    5.五行相克歌:相克与吉凶
    6.五行比和相应:脸近于眼口为贵
    第六章 四学堂位和三辅学堂:聪明智识之相
    1.四学堂位:官内禄外
    2.三辅学堂:上中下辅
    卷三 论道德与气色
    **章 可有德而形恶,不可形美而无德:形相与品德
    1.心术论:正心术
    2.论德:德在形先,形居德后
    3.死生论:生为劳佚,死为休息
    第二章 形能有余,神不能不足:形相和精神
    1.论神:形安而神全
    2.论神有余:上贵之相
    3.论神不足:多招牢狱枉厄
    第三章 气以保形,形以安气:形与气
    1.论气:气以养形
    2.大畜秘神气歌:五行旺相休囚死
    3.紫堂灵应补气歌:面部气色吉凶
    第四章 论气色:气色与吉凶
    1.气色法诀:观气色的方法
    2.气色形状:五色吉凶
    3.六神气色:六神之色与吉凶论断
    4.玄灵宝文:气色发于天府
    5.色论:五行之人气色
    6.四季气色形状:四时气色吉凶
    7.青色出没:五行属木,旺在春
    8.青色吉凶歌:青色吉凶论断
    9.黄色出没:五行属土,旺在四季
    10.黄色吉凶歌:黄色吉凶论断
    11.赤色出没:五行属火,旺在夏
    12.赤色吉凶歌:赤色吉凶论断
    13.白色出没:五行属金,旺在秋
    14.白色吉凶歌:白色吉凶论断
    15.黑色出没:五行属水,旺于冬
    16.黑色吉凶歌:黑色吉凶论断
    17.紫色出没:旺在四季,发皆为吉
    18.紫色吉凶歌:紫色吉凶论断
    19.十天罗:气色与凶煞
    20.论气色定生死诀:气色与生死
    21.论病气定生死之诀:五脏有五气,五气各有时
    卷四 论形相
    **章 形神之相:神须形始安,形须神始运
    1.论形神:神形有余为有福之兆
    2.论形:神足于形为贵
    3.五形:人禀天地之气而有五行之类
    4.论看形神体像:凡看形神,须类物性
    5.论形不足:可神足而形不足,不可形足而神不足
    6.论形有余:长寿少病,富而有荣
    第二章 动物形相:动物比附的相人之术
    1.鹤形者:鹤形人之相
    2.凤形者:凤形人之相
    3.龟形者:龟形人之相
    4.犀形者:犀形人之相
    5.虎形者:虎形人之相
    6.狮子形者:狮形人之相
    7.龙形者:龙形人之相
    8.五短之形:五者俱短为贵
    9.五长之形:五者俱长为贵
    第三章 五音之相:相生为吉,相克为凶
    1.论声:五音吉凶
    2.五音:五音与五行
    第四章 行走、坐卧之相:行相、坐相与命运
    1.行部:行相与命运
    2.论坐:坐相与命运
    3.论卧:卧姿与命运
    4.论饮食:吃相与命运
    卷五 论骨肉和四肢
    **章 骨肉之相:骨肉相称为贵
    1.论骨肉:刚柔适中,骨肉相称
    2.骨节:骨节之相
    3.论额部:耸然而阔为贵
    4.论头部:高峻丰圆为贵
    5.额纹:方广丰隆而有好纹为贵
    6.枕头部:有骨丰起,一生富寿
    第二章 眉目之相:主贤愚之辨
    1.论面部:三停皆称,上相之人
    2.论眉部:耸秀长垂为贵
    3.论眼部:深入鬓发,大贵之相
    第三章 腰背、腹脐之相:端阔平圆,广厚平润
    1.腰背法论:腰背的相法
    2.论腰:端直阔厚为贵
    3.论背:广厚平润为贵
    4.论腹:宽阔广大为贵
    5.论脐:深阔圆正为贵
    第四章 四肢之相:五行调和,舒展匀称
    1.论四肢:柔软清洁为贵
    2.论手:纤长细软为贵
    3.相掌纹:掌上三纹
    4.手背纹:五和之理
    5.爪部:尖长坚厚为贵
    6.论足:细软多纹为贵
    卷六 男女贵贱之相
    **章 相黑痣:痣与人的贵贱吉凶
    1.黑痣部:生于显处多凶,生于隐处多吉
    2.头面黑痣:头面痣相
    3.手足黑痣:手足痣相
    4.身体上下黑痣:身体痣相
    第二章 男子之相:男子形相与命运
    1.男儿贵格:眉清目秀,额角方正
    2.两府格:额广而平,鼻隆而直
    3.两制格:天仓不陷,地角不尖
    4.正郎格:鼻直口方,肩背丰隆
    5.员郎格:额方骨耸,金匮方平
    6.男豪富:耳耸大兼长,颧骨插天仓
    7.长寿禄:脑圆成玉枕,清德寿无疆
    8.夭寿:眉促又相连,三十入黄泉
    9.先贱后贵:额小初年滞,逢时自发苗
    10.先富后贫:额广荣初主,中年祸必招
    11.四相不露:一露二露,有无裤
    12.三停:相称为贵
    13.五大:完整无缺陷为贵
    14.八大:八大之形
    15.五小:端正无缺陷而俱小为贵
    16.八小:相应端美为贵
    17.六贱:六贱之说
    18.六极:寒贱之相
    19.六恶:六恶之形
    20.男克子孙:发粗眉重,骨弱垂肩
    21.相无兄弟:耳轮反转,双颊尖削
    22.孤独无妻:骨颊高耸,鱼尾无肉
    23.带杀格:两眼如狼,鼻头尖尖
    24.辨美恶有二十:善恶相杂
    第三章 女子之相:女子形相与命运
    1.女子相:柔和秀美为贵
    2.女人九善:头圆额平,骨细肉滑
    3.女人九恶:蝇面蓬头,蛇行雀步
    4.女人贤贵部:眉长而秀,眼秀而清
    5.女人贱恶部:目生三角,肉粗骨硬
    6.女富贵:耳耸垂珠,神和色怡
    7.女贫贱:额窄眉高,嫉妒奸诈
    8.妇人孤独:眼下无肉,掩口笑不断
    附录
    一、三才图会:身体七卷•人相类
    二、《太清神鉴》原文
    三、相术辞典
    编辑推荐语
    历代宫廷密藏的相学宝典,探索传统相术学的必读之书。
    400余幅精美古图和手绘插图,200多个示意图表,6卷文渊阁足本。
    明朝广为人知的一部相书,皇上钦点,断人贵贱,以此书为重要佐证。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庞大的一部百科丛书,由清乾隆皇帝钦定纂修,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开始,历时10年才*终编修完成。该丛书共收录图书3503种,总计约10亿字,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四库全书》汇集了从先秦到清代前期各种学科门类的重要典籍,为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完备的集大成之作。
    《四库全书白话图解》丛书精选《四库全书》中收录的部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以适应现代读者阅读需要的编辑方法,经过精心校勘、白话评注、生动图解编撰而成。本丛书既保留了《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的权威版本,又加注了通俗易懂的白话提要;此外,还辑录了大量古代珍贵图版,并精心绘制了便于读者理解的手绘图、表格、图表等,用现代编辑手法大大增强了古代典籍的可读性,让传统经典生动易懂,同时兼具一定的文献价值、版本价值和收藏价值。
    《四库全书·子部》一共收录了四部相术学著作,《太清神鉴》即为其中*重要的一部,被公认为中国古代相术学的集大成之作。《四库全书》将其收录为子部·术数类,使其更好地保持了原貌并流传于后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作者认为此书虽属假托之作,但书中内容多属宋代以前相书中的论述,因此对此书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图解太清神鉴》以《四库全书》文渊阁足本六卷《太清神鉴》为底本,对其进行了精心的点校,还对古籍原文进行了白话释意,加入了简练的小标题,使其结构更加合理有序。此外,本书运用插图、图表、图解等现代手法,对原书进行了生动阐释,使读者能够在畅快的阅读中了解相术学这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由于古代科学的落后和古人认识水平的局限,相术学有着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甚至流于荒谬。但是作为一种几乎是整个中华民族曾普遍有所接触的文化现象和文明遗产,它也值得我们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之泉。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