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篇
赴美航班上(2006年1月5日星期四)
我们乘坐的是美国联合航空公司UA850航班。登机之初是忙乱的,除了安置行李,还要不停地跟儿子说话。一位高大、两鬓斑白、持重慈祥、着黑色制服的人走过来,他指着儿子说:“我可以和他照张相吗?”“你是机长吗?”我问,他点点头。
我很激动,手忙脚乱地翻找相机。能和这种大型波音777飞机的机长合影,可是一次很难得的机会啊。
等我找到相机,机长已经在几米外与乘务员聊天。我向他招手、抛“媚眼”,并且喊了几次“captain”。他显然看到了,但仍然没有过来。
别人有事的时候,是不可以打扰的,这个道理我难道不懂���?但我似乎早已经习惯了一根筋,只顾自己的事情,我会随意打断别人的谈话,或者在别人周围烦躁不安地走来走去。
这次我安静了下来,远远望着他,手中捧着相机,脸上堆着傻笑。果然,没一会儿工夫,机长冲我招了下手。
他竟然让我带着儿子到驾驶舱里去照相,这下我更激动了!
四岁半的儿子没见过世面,竟然死活不肯进去。拉拉扯扯、推推搡搡,终于照了几张相,有他和机长,他和戴着机长大檐帽的我。匆忙之中,只记得机舱狭小,满是仪表,坐了四个人。儿子害怕生人,我却沾光开了眼界。
乘务员都是老太太。据说她们的服务格外细心周到。一位老太太停在我身边,严肃地对我说:“你不可以在这里来回走动。记得我刚才跟你说过吗?你不可以待在这儿。”我们三人的机票两张是公务舱,一张是经济舱。刚才登机的时候,我就在公务舱忙碌。这个老太太好像是乘务长,确实告诉过我。公务舱是公务舱,经济舱是经济舱,这个我当然懂。但对坐在公务舱的家庭成员,登机时照顾一下,飞行中探望一下,应不为过吧?妻子看到周围那么多空位子,还要我跟他们商量商量,让我也坐到公务舱来呢。
经济舱的乘客不得进入公务舱,也许这就是规矩。规矩就得遵守,没有什么变通的余地。我随后再没有进入公务舱。在长达13个小时的飞行中,儿子想我,就到经济舱来看我,然后我会送他到公务舱门口,目送他回到座位。当初买票时,我想过凭这张老脸赖在公务舱不走;登机后,想过陪伴儿子坐在公务舱;我多次目送儿子,甚至想到可能会感动乘务员。但我终于没能回到公务舱。我的动脑筋、灵活性,在美国规矩面前都不好使了。
我多次站在公务舱和经济舱的分界线看着儿子活动。我觉得我很傻,真的很傻。在美国生活三年,一定会变得更傻,连动脑筋和灵活性都没有了。
对了,老太太并非不通人情。儿子找不到座位时,她会主动帮忙。她还告诉我:“我知道你的家人有语言问题。如果需要,我会来找你帮忙。”
如果说这位老太太很严格,那么另一位老太太就很慈祥了。她叫Chevyl Mayberry,她说她的外孙女刚好与我儿子同岁。她教我儿子画圆圈,画五角星。儿子抓起笔,画了一个歪歪扭扭四不像的东西,她都会鼓掌欢呼:“Good Job!”面对如此强烈的反响,儿子都有点羞涩了。 她和儿子玩了好长时间。我突发奇想,请求她给儿子起个英文名字。我说,Jack或Tom之类,幼儿园可能有很多,不便区别。她答应了。
过了一会儿,我见到她,再次提醒她这事。她说,整个机组成员都在想!
我本是担心她答应取名只是随便一说,没想到她却是如此认真。相形之下,我感到有些尴尬。也许我习惯了总是催促别人兑现承诺,而不是充分相信他人。难道在美国,人与人之间总是“言必信,行必果”的吗?
果然,北京时间凌晨六点钟,当飞机快要降落在芝加哥机场时,老太太告诉我:经研究决定,他叫Jon。John太普通,Jon很好,昵称可以是Jonny。我没有问她,这个名字是什么含义。据说英文名字没有什么含义,好听就行。一位美国老太太,给她喜欢的中国小男孩起的英文名字,一定很好。何况,这是在他**次去美国的空中得到的名字!于是,从此刻起,他就叫Jon了。
在芝加哥入境,我们换乘另一架小一点的波音757飞机,航班号仍然是UA850。刚放好行李,机长就把儿子请进驾驶舱,说让他看看飞机是怎么开的。儿子这次参观,完全是走过场,几秒钟就出来了,机长怎么挽留都没用。我刚才在大型飞机上已经见过世面了,这次也就没有那么勉强他,对驾驶舱的印象仍然是空间狭小、满是仪表。
驾驶舱属于禁地,写有“未经允许不得入内”。但两架飞机的机长都邀请儿子入内参观,恐怕不仅仅是因为儿子长得可爱吧?儿童充满了好奇。在儿童眼里,是不存在什么“禁地”的。如果儿子要求进驾驶舱看看,我一定会告诉他,那里不能去。而两位美国大叔不约而同地主动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也使我对美国社会如何教育孩子产生了好奇。
儿子胆小,当时是害怕面对陌生人和新环境,他爹却藉此大饱眼福。真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
居住,心情,工作(1)(2006年1月14日星期六)
办公室和住处是前后楼,不存在上下班“交通”问题。工作可以按自己的计划开展,多数时间在办公室看资料,也会和美国的相关单位有些接触。
门口的大街,车水马龙,但我的生活却一下子安静下来。回想在北京时,每天披星戴月,公共汽车拥挤不堪。上班时电话不断,会议无数,下班后吃喝应酬。特别是*近三个月,忙于出国前的各项安排,近乎疯狂地忙碌着。那样的日子,都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
而此刻,一只高速旋转的陀螺,慢慢停了下来。
家里有一些事情需要安顿,工作也需要开展。但我再也没有那么着急上火,只要按照计划,一步步去完成就行了。看这里的美国人,一个个不慌不忙的,笑眯眯的。他们的内心,一定比我还安静。
这几天华盛顿的天气阴晴各半,下了两场雨,气温在华氏50度左右,温和湿润,有时候阳光灿烂,天空是一望无际的纯净深蓝色。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心境,人是应该长寿的吧?
居住,心情,工作(2)(2006年1月14日星期六)
昨天中午,美国对口工作单位的一位女士Susan召集了十几位相关部门的人士和我见面。她说,这是一个非正式见面,只是让大家熟悉一下。
来到她单位的一个小会议室,客人陆续都来了。大家寒暄,一个个都喜气洋洋的。墙边的桌上摆着一些吃的东西:三明治、蔬菜、饮料等。Susan事先就告诉我,这是美国式的午餐,非常简单。她说,24小时之内,就有这么多人要来见你,可见你多么重要!他们不是冲着吃饭来的,这样的饭不值一提。
大家取了各自的吃的落座,边吃边聊。每个人先自我介绍,我也介绍了自己的情况。我说对美国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有些困惑,大家就纷纷向我解释。小小房间,欢声笑语,暖意洋洋。
我来到美国,人生地不熟,对于如何开展工作的确心中没有底。现在见到这么多将来工作有联系的人,大家都慷慨答应帮忙,心里踏实了许多。同时,也很感激Susan的安排。其实很多事情,即使是**大事,也都是人做出来的。人与人之间只要坦诚相待,加强沟通,就能相互理解,很多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其实这是一次欢迎会。我喜欢这样的方式,简单,但充满热情。
以前多次来过美国,就连这个单位的那间会议室,我都去过两次。但每次都是匆匆过客,这次却是要和他们长期相处,我不知道自己的表现如何。
今天打开电子邮箱,发现昨天下午就有一封邮件,是参加欢迎会的另一个单位的女士发来的。她说,她回到办公室,和同事们提到了和我的见面,“they all anxious to meet with you as well”,邀请我下周四去吃午饭,并且尽量安排我参观办公楼。我准备回复:“I am more than honored to be invited and I am also anxious to meet with you and your colleagues.”
给儿子注射疫苗(2006年1月21日星期六)
儿子上低幼班(Pre-Kindergarten),需要注射几种疫苗。学校的护士告诉我,有两个地方是免费的,并建议我去那里。
免费,当然好了。
过了两天,等到了免费时段,是下午4点半到7点半。我们5点多到了那个地方。要在门口登记,还要证明自己在华盛顿居住。我刚到,还没有身份证,拿出护照,出示学校的表格,好说歹说,人家才勉强让我进入,并且重申:以后要有证明。
进门后是长长的走廊,一侧排满了人,有些人干脆坐在地上。顺着走廊往后走,拐了个弯,仍然有人排队。室内暖气很足,密不透气,非常闷热,我心里却凉了半截。更要命的是,在队尾站了半个小时,竟然一步都没有向前挪!我的妈呀,这得排到哪天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