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作为第四代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分支,微型计算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微型计算机与其他大、中、小型计算机的区别,主要在于其**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采用了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其他类型计算机的CPU则是由相当多的分离元件电路或集成电路所组成。为了将这两种CPU相区别,把微型计算机的CPU芯片称为微处理器(Micro Processing Unit,MPU或Microprocessor)。
微型计算机具有体积小、功耗低、质量小、价格低、可靠性高以及使用方便等一系列优点,因此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和迅速的发展。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从1971年Intel公司首先研制成功的4位Intel 4004微处理器算起,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的演变。
1.**阶段
这一阶段(1971—1973年)为4位或低档8位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时代。典型产品是Intel 4004和Intel 8008微处理器以及由它们分别组成的MCS-4和MCS-8微型计算机。系统结构和指令系统均比较简单,主要用于家用电器和简单的控制场合。其主要技术特点如下:
(1)处理器为4位或低档8位。
(2)采用PMOS工艺,集成度低。
(3)运算功能较差,速度较慢。
(4)语言主要以机器语言或简单的汇编语言为主。
2.第二阶段
这一阶段(1974—1978年)为中**8位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时代。典型产品是Intel公司的8080/8085、Motorola公司的MC 6800和Zilog公司的Z80等微处理器以及各种8位的单片机。其主要技术特点如下:
(1)处理器为中**8位。
(2)采用NMOS工艺,集成度比**代提高4倍左右。
(3)运算速度提高10~15倍。
(4)采用机器语言、汇编语言或**语言,后期配有操作系统。
3.第三阶段
这一阶段(1978—1981年)为16位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时代。典型产品是Intel公司的8086/8088、Motorola公司的MC 68000和Zilog公司的Z8000等微处理器。其指令系统更加丰富、完善,采用多级中断系统、多种寻址方式、段式存储器结构、硬件乘除部件等,并配有强有力的软件系统,时钟频率为5~10MHz,平均指令执行时间为1?s。其主要技术特点如下:
(1)处理器为16位。
(2)采用HMOS工艺,集成度比第二代提高一个数量级(一个数量级就是10的1次方)。
(3)运算速度比第二代提高一个数量级。
(4)采用汇编语言、**语言并配有软件系统。
4.第4阶段
这一阶段(1981年以后)为高性能的16位和32位微处理器和微型
……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是大学计算机公共课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与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同属于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第二层次。本书介绍微型计算机(简称微型机或微机)的硬件技术基础。
全书共有6章,第1章阐述了计算机的基本知识;第2章描述了微机的内部结构,微处理器的构造,半导体存储器组成与系统的连接,输入/输出接口与总线,中断系统;第3章介绍了微机的常用外部设备;第4章对微机的选购、组装及常见故障的处理进行了全面的叙述;第5章介绍了指令系统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6章对微机中常用的芯片做了详细说明。
本书是作者根据从事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的教学实践经验编写而成的。为配合计算机基础教学新一轮的“1+X”课程体系的改革,在编写过程中,按照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教材的特点,力求概述清楚,突出**,讲清难点,循序渐进,既注重实用性,又兼顾先进性。全书内容丰富,示例较多,每章后均附有习题。并根据教材,安排了6个较有特色的实验。
本教材从选材到编写,都是集体讨论的结果,凝结了集体的智慧。具体分工如下:本书的第1章由李梦晖编写,第2章由曹岳辉编写,第3章由曹岳辉、唐和章共同编写,第4章由李梦晖编写,第5章由曹岳辉编写,第6章由李力编写。实验部分由陈彦玲、刘爱心、冯勤共同编写,附录由陈彦玲、张葆青共同整理。全书由曹岳辉整理统稿并任主编。蒋外文教授任主审。
本书的编辑出版得到了许多同行专家、教师的支持,在此表示感谢。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和时间紧迫,因此错误和问题在所难免,真诚恳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