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九省通衢”严格来说,的确已是一个历史概念,历史上的武汉确实交**利,但就今天而言,这一概念已失去了其往日的重要意义,它已不能成为武汉经济发展的**条件和区位优势的体现。
“南楚好辞,巧说少信”,这种古已有之的地域文化陋习,体现为市场经济中的信用缺乏,这些表现不仅让湖北人自己难以有大的作为,而且不利于改善湖北的投资环境,直接影响湖北人的形象和湖北的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楚越之地,地熟饶食,无饥馑之患”;“江滩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则体现为相对优越的地理条件,养成人们懒散的惰性,不尚财,不重财富积累,习惯于粗放经营,不求精细,不注重管理,小富即安。
湖北自然资源的丰富,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节约资源和环保意识的相对薄弱:不如北方人节水,不如东部珍惜土地,不如沿海珍惜矿产资源;湖北农业经济占的比重较大,随之而来的是时间观念不强,节奏不快,效率不高;湖北经济结构相对比较封闭,造成人们的开放意识不够;而且湖北的经济专业化程度不高,产品生产的精细精神不够,等等。此外,湖北整体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经济文化发育不足,所以开拓精神、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守信精神、精细精神相对也较为滞后。
事实上,湖北人原本应该是很“出色”而且也不难“出色”的。别的不多说,光是这九省通衢的地理位置,它的北边是作为中国政治文化**的北京;南边,是经济活力*强的广州和珠江三角洲;东边,则是标志中国近代文化历程的上海;西边,又有得天独厚、深藏不露的成都。只要吸取一点东南西北的“城市季风”,也能“水过而地皮湿”,如鲲鹏般“直上九万里”。
然而湖北人在当今社会经济大潮中却受到不公平待遇,这是难以让人置信,成为一个谜。当然这个谜得有待湖北人自己去破解。 提起湖北人,人们会想到什么?遍及全国的“九头鸟”酒家、一个普通的图书品牌,可能还有黄鹤楼、屈原……无论是什么,都是比较正面的形象,而且博得了良好 的信誉。
同时,根据湖北人特点,人们还会联想到诸如精明、斤斤计较、窝里斗、蛮气与匪气等等。但是,世间对湖北人那充满不屑与恶意的谣言与中伤也都不少。“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一个“佬字”,你就可以了解到人们的两种意识。
一是“佬”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贬义词,比如“美国佬”就带有蔑视的含义。
二是认为湖北人只适合小打小闹,是上不了桌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