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乡土中国的变迁
QQ咨询:
有路璐璐:

乡土中国的变迁

  • 作者:王兆成
  •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9046275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266
  • 定价:¥3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自1985年至2008年的20多年中,美国学者先后有200多人次到山东邹平进行连续性、蹲点式社会研究,邹平从而成为美国学者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观察并记录乡土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美国学者以“山东省邹平县区域性研究项目”为起点和平台,通过对邹平农村的持续性考察和跟踪式研究,亲历了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带来的深刻变化,见证了改革开放30年来乡土中国的重大变迁。
    《乡土中国的变迁》一书通过对美国学者这一持续考察过程的回顾和描述,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及深远历史意义。《乡土中国的变迁》纪实性、研究性相结合,以点带面,史论兼具,述评结合,图文并茂,具有客观性、真实性、生动性、可读性的特点。
    文章节选
    刘局长的老家偏远一点,交通也不是非常便利。好在当时已通车,所以我们得以开车前往。出于礼貌,刘局长当天特意陪同迈克夫妇回到自家所在的村庄。当时正值雨后,村里的道路基本上都是土路,因此十分泥泞。从当地村民的房子也可以看出,这并不是一个富裕的村庄。由于是雨天,所以绝大多数村民都没有出工。见到我们一行人来到村里,他们都走出户外来围观。显然,由于交通的不便和信息的封闭,他们对长着大鼻子的洋人的到来感到十分新奇。外办的同志介绍说,这个村庄很少有外国人来访,此前只有少量韩、日两国人士来过,而欧美人士则是**次到来,所以几乎所有的村民都出来围观。迈克见到这种情景,觉得十分有意思,大声对帕斯特先生说:“哦,罗伯特,太有意思了,我好像是回到了70年代的中国。”面对一帮孩子,帕斯特先生问:“你们知道今年的奥运会在什么地方举行吗?”人群中有人回答说:“在美国举行。”帕斯特高兴地说:“对,在美国,在我的家乡亚特兰大举行。”然后他半开玩笑地说,“你们谁愿意和我一道去美国看奥运会?”略带羞涩的孩子们在一片哄笑中却没有人作答。随后我们分成两拨迈克和洛伊丝去看望刘局长的母亲,我则陪同帕斯特先生直接去村民家中走访。我们对村民的走访是随机性的,这也是迈克和帕斯特先生所希望的。在村民家中,帕斯特先生比较详细地询问了村民选举的情况,村委会和村支部的日常运作、管理程序,以及农民的收入情况等等,受访村民也不受拘束地作出回答。应当说,邹平之行给帕斯特先生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他的到来,为卡特总统的到来作了必要的铺垫。
    正是在迈克的努力下,1997年7月下旬,卡特总统来华期间访问了邹平。当时,卡特及其夫人一行来中国访问,访问团的重要成员还有民主党参议员萨姆.纳恩、卡特研究**主任罗伯特·帕斯特等。在与江泽民、李鹏等时任党和**领导人进行会晤并到成都、上海、西安、漓江等地访问之后,迈克.奥克森伯格问卡特:“总统先生,除这些之外,你还想在中国做些什么事情呢?”卡特说:“我还要到外地看一看,看1981年我以总统的身份访问中国以来,中国人民的生活取得了多么大的进步。”奥克森伯格说“那我向你**一个*值得看的地方。”于是他**了邹平。7月25日,卡特一行人到达邹平,开始了为期两天的考察访问。在谈到这次访问的感受时,卡特说“这一次结识了这么多新朋友,我特别高兴。我和夫人这一次来访问,终生难忘。奥克森伯格把我们**到这里来我们非常感谢他。”此
    …… 美国学者眼中的乡上中国
    在中国两千多个县中,山东省邹平县非常普通,但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却成为中国农村*早向美国学者开放的调查点,受到海内外人士的关注。自1985年至2008年的20多年中,美国学者先后有200多人次到邹平进行连续性、蹲点式社会研究,邹平从而成为美国学者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观察并记录乡土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美国学者以"山东省邹平县区域性研究项目"为起点和平台,通过对邹平农村的持续性考察和跟踪式研究,亲历了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带来的深刻变化,见证了改革开放30年来乡土中国的重大变迁。
    一、研究项目的缘起与确立
    1979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访问美国,与美方达成了"互派留学生与学者"的总协议,其中包括美国**科学院每年派学者到中国农村进行追踪式、连续性、蹲点式调查的项目。
    1984年10月,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来华进修委员会主席迈克·奥克森伯格(Michel Okserlberg)根据协议提出,希望中国社会科学院协助在中国的农村选一个长期调查点,从1987年起接待美国学者来华进行较长期连续性的社会调查研究。
    目录
    美国前总统卡特的致辞
    序 美国学者眼中的乡土中国\1

    邹平:美国学者观察中国农村的窗口
    美国学者在邹平的社会研究\迈克·奥克森伯格\21
    邹平县冯家村对外开放调查点的设立过程\姚东方\25
    美国前总统卡特先生的邹平之行\杨学锋\32
    奥克森伯格与山东邹平考察\袁征\43
    我所认识的奥克森伯格先生\石昌祥\66

    美国学者:邹平往事
    1985:农村结构改革研究\托马斯·伯恩斯坦\79
    1986年的邹平县冯家村\托马斯·戈尔德\89
    我和邹平:一段回忆\艾恺\94
    邹平:连续性和变革\戴慕珍\118
    邹平往事\史泰丽\125
    变化着的邹平\任柯安\130
    我的田野生活\梅学良\137
    邹平2001:通往全球化的道路\韩忠可\152
    “真正的中国”\洛伊斯·奥克森伯格\158

    美国学者:转型中的邹平
    邹平之行:关于中国农村转型的思考及对农村社会研究的意义\黄树民\163
    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邹平\魏昂德\178
    邹平:地方政府与经济\戴慕珍\181
    县政府与啤酒厂\魏昂德\185
    变化中的冯家村\黄树民、斯图尔特·奥登豪\187
    农业商品化\史泰丽\1 92
    农村的卫生保健\韩德森、斯科特·斯特鲁普\199
    邹平的学校与教育\彭恩霖\205

    **邹平
    邹平30年\夏应禄\211

    附录一 在邹平县做社会科学研究:向美国科学院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递交的一份有关研究资源和研究条件的报告\艾恺\219
    附录二 1980~2008年美国学者在邹平考察时间、人员及考察主题列表\254
    编后记\265
    ……
    编辑推荐语
    当我们参观邹平县的农田和工厂时,显而易见1978年后的改革政策已经给生活在这里的人民带来了巨大改变。
    ——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
    中国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基础,农村仍然是中国的**。不了解中国的农村,就不会真正了解中国。
    ——迈克奥克森伯格
    我很幸运有这样的机会看到并记录下了邹平的发展过程,与邹平建设者们的相识将难以忘怀。
    ——戴慕珍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