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读懂中庸好做人巧做事
QQ咨询:
有路璐璐:

读懂中庸好做人巧做事

  • 作者:张桂芳
  •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 ISBN:9787802115262
  • 出版日期:2007年10月01日
  • 页数:336
  • 定价:¥3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中庸做人做事,追求平衡、适度、优位;不偏不倚,与时俱进。中庸不是圆滑、调和,而是恰到好处,**到位!读懂中庸,得人生大智慧、达到为人处世*佳状态。本书以通俗的语言讲述了中庸的做人做事之道,从而为人们更好地做人做事、成就事业提供了有益的哲学启示和思想指导。 中庸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内核,在为人处世上,中庸思想的实用性在历
    史上没有任何思想可以取代。本书以通俗的语言讲述了中庸的做人做事之
    道,从而为人们更好地做人做事、成就事业提供了有益的哲学启示和思想
    指导。
    【做人篇】
    **章 大德必得其位
    ——自信人生二百年
    相信自己的中庸“大德”
    学中庸之道要首先认识自己
    中庸之道会帮助你战胜自我
    学中庸,恢弘志士之气
    学中庸,过坦荡的生活
    中庸讲述“当仁不让”
    中庸之道并不排斥冒险
    中庸讲自信,而不是自满
    “愚者”的本色
    懂得用中庸之道铸就成功的人生

    第二章 君子之道
    ——做人先讲贤德
    中庸之道润物细声
    时时注意自己的修行
    中庸里面的得失观
    中庸的心诚之道
    中庸里*能打动别人的法宝
    有德方望远
    文章节选
    中庸做人做事,追求平衡、适度、优位;不偏不倚,与时俱进。中庸不是圆滑、调和,而是恰到好处,**到位!读懂中庸,得人生大智慧、达到为人处世*佳状态。本书以通俗的语言讲述了中庸的做人做事之道,从而为人们更好地做人做事、成就事业提供了有益的哲学启示和思想指导。 中庸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内核,在为人处世上,中庸思想的实用性在历
    史上没有任何思想可以取代。本书以通俗的语言讲述了中庸的做人做事之
    道,从而为人们更好地做人做事、成就事业提供了有益的哲学启示和思想
    指导。
    【做人篇】
    **章 大德必得其位
    ——自信人生二百年
    相信自己的中庸“大德”
    学中庸之道要首先认识自己
    中庸之道会帮助你战胜自我
    学中庸,恢弘志士之气
    学中庸,过坦荡的生活
    中庸讲述“当仁不让”
    中庸之道并不排斥冒险
    中庸讲自信,而不是自满
    “愚者”的本色
    懂得用中庸之道铸就成功的人生

    第二章 君子之道
    ——做人先讲贤德
    中庸之道润物细声
    时时注意自己的修行
    中庸里面的得失观
    中庸的心诚之道
    中庸里*能打动别人的法宝
    有德方望远
    学中庸,尽现时代的孝道
    中庸追求的“仁”
    学中庸,关心周围的人
    重视亲和的力量
    以中庸之道说话

    第三章 君子素其位而行
    ——为自己做人生的定位
    人无信不立
    学习中庸里的大智慧
    素位而行
    中庸之道并非要求面面俱到
    不可自专
    中庸里的低调做人
    中庸中的忍
    中庸就是避免**
    生于忧患

    第四章 君子而时中
    ——命运在手中
    中庸之道拒绝小聪明
    中庸帮你认识造成困境的原因
    天将降大任
    抓住根本
    夸夸其谈不如脚踏实地
    机不可失
    自强不息
    学中庸,珍惜每**
    中庸之道讲述珍惜当下
    用中庸之道面对错误
    不要做自掘坟墓的人
    用中庸之道经历风雨

    第五章 学而知之
    ——学习的奥妙
    学习中庸之道殊途同归
    学,方能达
    学与思
    以十当一
    好玉应精琢
    业精于勤,荒于嬉
    无止息地追求中庸之道
    固志方能不倦
    学海无涯
    中庸思想的学习“三到”
    择贤而从,不贤则省
    接受批评,即是一种学习

    第六章 庸德之行,庸言之谨
    ——注意自己的言行
    言行自重
    学中庸,谨慎为人
    做个“谦谦君子”
    大智若愚
    明哲保身
    中庸之道追求付诸行动
    中庸之道更看重实践
    躬自厚,薄责于人
    厚积而发
    给人留下*深印象

    第七章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
    ——走好人生丛林
    走好**步
    行路先三思
    学中庸也要放宽眼界
    中庸里面的“吃亏”问题
    走到底的勇气
    藏器而动
    言与信
    防微杜渐路自宽
    保护自己

    第八章 尽人之性
    ——学会面对自己
    追求自己的力量
    自知其无知
    无欲则刚
    付出与报酬
    中庸之道教你把路走完
    多问自己一个为什么
    中庸里的“优胜劣汰”
    不迷信自己
    自我完善
    收益与招损之别
    错了就是错了
    让一步为高

    第九章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待人有术
    道不远人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换一个眼光
    隐恶与扬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中庸崇尚距离感
    不分上下
    尊敬人才
    善用人力资源
    坏人如烫水
    用中庸之道面对不理解
    以人为诫
    成己之美、成人之美

    第十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为人当立志
    无处不在的中庸之道
    志不变,人不变
    中庸强调人生的标志
    志向与中庸追求的“内外平衡”
    中庸要求“才志”搭配
    立志在坚不在锐
    志向就是中庸的“方”
    志向是人生的宝贵财富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中庸”并不是让你循规蹈矩

    【做事篇】
    **章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给自己“加分”
    名不正则言不顺
    先给自己加压
    做事中的“广告”
    超越自己
    学会“跳槽”
    露露尖尖角
    知不足则好学
    学道还要明道
    苦肉计的技巧

    第二章 恃人不如自恃也
    ——自信是事成之翼
    自信是中庸之道的“方”
    只能靠自己
    中庸之道要求你相信自己
    君子立志
    走自己的中庸之路
    学中庸做事,成功并不难
    内方之道
    非凡的凡人
    做事情的勇气
    做事不可无志
    只看自己所有的

    第三章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
    ——柔,方能克刚
    领会中庸中的柔韧
    修养才是敲门砖
    追求中庸的弹性
    学中庸,说好对不起
    与人方便
    中庸也要求注重形象
    恰到好处
    用笑容之柔化解百钢
    说说拍马屁的“圆”
    批评的中庸之道
    仁,不是妇人之仁
    中庸提倡默默无闻的享受

    第四章 小不忍则乱大谋
    ——留一点做事的空间
    中庸之道让你退一步
    做事情不是拼老命
    不可过分
    学习孔子的糊涂
    懂得中庸中舍弃的真谛
    有无的不同
    失去并不可惜
    中庸允许撒谎吗
    小不忍会怎样
    变则通
    不敢为天下先
    体现中庸里的谦谨
    累了就歇会儿

    第五章 有大者,不可以盈
    ——克服心高与气傲
    知道自己的身份
    寻求人和
    克服浮躁
    做事先讲礼
    满足感的多与少
    平凡中的不凡
    你就是个凡人
    善心换善果
    把自己包裹起来

    第六章 善与不善,必先知之
    ——抓住事情的关键
    用中庸之道做事的敏感性
    用中庸之道寻求成功的机会
    该出手时就出手
    敢想则敢做
    突发奇想
    用中庸评估自己的能力
    用中庸之道寻求自己的位置
    君子藏器
    自己的利益不可马虎
    尽在你掌握
    小中才见大
    困难或许是美好的
    谈判的资本

    第七章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做好每一件事情
    力所能及
    当下*宝贵
    做事的出发点
    奇迹也是做出来的
    勿以善小而不为
    永远都是刚开始
    每天的功夫
    总是公平的
    学中庸,抓住机会
    8块钱的作用
    成功就在你身边
    面面俱到的细节功夫

    第八章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共事的快乐和烦恼
    和下一代共事
    亲和的威力
    敌人也是良师益友
    言多必失
    “替罪羊”的苦恼
    君子之范
    拒绝的艺术
    明哲保身远纷争
    掌握好身体的距离
    不得罪小人
    “亲热”的烦恼
    应对“非分之念”
    君子之交

    第九章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通往成功的大道
    好身体,好事业
    压力与动力
    不偏不倚一
    做事的分寸感
    有信用方能行事
    赚钱的门道
    哪里都能做事情
    以小搏大
    学习中庸的坚持
    追随领导目标
    临阵逃脱非好汉
    行路难,行人生路更难。正因为难,所以我们也在不断探索着能够降 低其难度的方法或者学问。而提到中国人的做人做事学问,就不得不提“ 中庸”。 什么是“中庸”?可不是我们很多朋友想的那样是“消极保守”,是“ 缩头乌龟”,是“和稀泥”……也难怪,一提到“中”,大家就会想到“ 不得罪人”;一提到“庸”,大家就会想到“平庸”,其实,这些印象都 是对中庸之道的误解。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部分 ,是一种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目标。 古人说:“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放到现在来看 ,“中”与“庸”无不是表达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庸”即是“用”,我 们中国人的学问大都是和人生相结合,可不是酸溜溜的纸上谈兵。那么如 何“用”呢?这就是做人要做到的“中”,便是要掌握一个度,把生活的各 个方面调整在自己能够掌控的方面。就好像吃饭,一个人有一个人的饭量 ,多吃了,势必肚子胀;少吃了,难免饿自己的肚子——不管如何,都会 伤害自己,这正是“中庸”所欲避免的“过”与“不及”的做人之道,用 一句话来表示则可以说是:内外平衡,抓大放小,可方可圆,收放自如。 就做人来说,这句话就表现为:既不纵欲,也不禁欲;既不愚忠,也 不奸诈;既不轻生厌世,也不贪生失节;升了迁不专横跋扈,丢了职不低 三下四;发了财不要为富不仁,受了穷不要人穷志短;既不让天下人负我 ,我也不负天下人;做人要不卑不亢,不左不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 移……看看,短短一句话,几乎涵盖了中国几千年的做人到理,其实几千 年的做人至理恰恰都是从“中庸”演变而来的。 怎么样才能达到我们做事的目的呢? 孔子在评价《诗经》中的《关雎》一篇时,说它“乐而不淫,哀而不 伤”,也就是说,它表达出来的情感恰到好处,快乐但不至于放荡,忧愁 又过于悲伤。孔子常有“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温而厉” 等等话语,就是要告诫人们:可以满足个人欲望,但不要贪婪;人要保持 庄重,但不要骄傲;人要有威严,但不能显得凶猛。这些都是君子人格所 具有的中庸之德的体现。 在孔子来看,做事的中庸之道其实也不难,*简单的来说,做事也如 同做人一样:内外平衡,抓大放小,可方可圆,收放自如。 中庸两个字实不简单,尤其是在它的正确解读上殊不容易。由于它覆 盖着一切事物,包含了所有的道理,因此可以说,世人能否真正能领悟, 适当的运用,对人类智慧也是一个考验,我相信,前人虽然初步悟出这两 个字,可并不代表比今人更会运用,它的意义仅在于给我们开出了一条大 道而已。 中庸之道润物细声 “君子之邀,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 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光彩照人往往不一定是*珍贵的,世界上*明亮的宝石,其价值或许抵 不上一块能够制造原子弹的铀矿石。而真正的君子,其做人更是像春雨一 般,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味道。所以说;君子的道深藏不露而日益彰明 ;个人的道显露无遗而日益消亡。君子的道。平淡而有意味,简略而有文 采,温和而有条理,由近知远。由风知源,由微知显,这样,就可以进入 道德的境界了。 春秋末年,晋国有一个当权的**叫智伯。他虽名叫智伯,其实一点 都不聪明,却是个蛮横不讲道理、贪得无厌的人。他本来有很大一块封地 ,却平白无故地向魏宣子索要土地。 魏宣子也是晋国的一个**。他很讨厌智伯的这种行为,不肯给他土 地。他的一个臣子叫任章,很有心计,任章对宣子说:“您*好给智伯土 地。” 宣子问:“我凭什么要白白地送给他土地呢?” 任章说:“他无理求地,一定会引起邻国的恐惧,邻国都会讨厌他; 他如此利欲熏心,一定会不知满足,到处伸手,这样便会引起整个天下的 忧虑。您给了他土地,他就会更加骄横起来,以为别人都怕他,他也就更 加轻视他的对手,而更肆无忌惮地骚扰别人。那么他的邻国就会因为害怕 他、讨厌他而联合起来对付他,那时他的死期就不远了。” 宣子非常高兴,马上改变了主意,割让了一大块土地给智伯。 智伯尝到了不战而胜、不劳而获的甜头,接下来,便伸手向赵国要土 地。赵国不答应,他便派兵围困晋阳。这时,韩、魏联合,趁机从外面打 进去,赵在里面接应,在里应外合,内外夹攻之下,智伯很快便死亡了。 当然,历史上还有不少明白人,他们深知做人切忌过于外显。当你拒 绝了平静的心境时,也就是在放弃幸福的生活。 东汉时,有一个叫羊续的人到南阳郡做太守。 南阳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老家,这个地方北靠河南省的熊耳 山,南临湖北省的汉水,土地平坦,气候温暖,水源充足,农业生产和工 商经济比较发达。由于生活安定富裕,这里郡、县等各级政府机构中请客 送礼、讲排场、比吃喝之风颇盛。 羊续到任后,对这种不良风气十分不满。但是,他知道要纠正一郡之 风,先从郡衙和郡守做起。于是,他下定了决心。 **,郡里的郡丞提着一条又大又鲜的鲤鱼来看望羊续。他向羊续解 释说,这条鱼并不是花钱买来的,也不是向别人要来的,而是自己在休息 的时候从白河里打捞上来的。接着他又向羊续介绍南阳的风土人情,极力 夸赞白河鲤鱼的鲜美可口。他又表白说,这条鱼绝非送礼,而是出于同僚 之情,让新到南阳的人尝尝鲜,增强对南阳的感情。羊续再三表示自己心 领了,但是鱼不能收。那郡丞无论如何不肯再把鱼提回去,他说,要是太 守一定不肯收,就是不愿意同他共事了。羊续感到盛情难却,只好把鱼收 下。郡丞放下鱼,欢天喜地告辞走了。郡丞走了以后,羊续提起那条鱼想 了一会儿,就让家里人用一条麻绳把鱼拴好,挂在自己的房檐下边。 过了几天,郡丞又来家里拜望羊续,手里提着一条比上次更大的鲤鱼 。羊续很不高兴了,他对郡丞说:“你在南阳郡是除了太守以外地位*高 的长官了,你怎么好带头送礼给我呢?”郡丞听了,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 刚想再说几句什么,可是抬头一看,上次送的那条鱼已经风干得硬邦邦了 ,一下子脸红到脖子根,很不好意思地离开了太守的家。从此,南阳府上 下再也没有人敢给羊太守送礼了。 这件事情很快就传开了,南阳的百姓非常高兴,纷纷赞扬新来的太守 。有人还给羊续起了一个“悬鱼太守”的雅号。 空气无声无色无味,谁也看不见听不到嗅不出,可是谁也离不开它。 德行能到这种境界,当然是种至人了。可谁又能达到这种境界呢?就是孔圣 人也未必就能达到吧。 所以还有次一等的境界,这就是“轻如鸿毛”的境界。借用诗圣杜甫 的诗,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这种境界,和风细雨,沁人心脾而人人肺腑,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 化,这大概就是圣人的境界吧。 时时注意自己的修行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怎么样能把人做到*好?这是个千古以来的大问题,聪明的中国人知道从内 部找依据,我们的依据便是加强自身的道德修行。为什么说君子是中庸的? 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内外平衡、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而小人之所以违 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想一想我们的身边,你所欣赏 的人是否就是随时注意自己修为者,而你所不齿者是否就是那些“无所忌 惮”的小人呢? 熟悉��牛公司的人都说,牛根生演绎了一个中国企业快速发展的传奇 ,而在这个掺杂着做人艺术和资本财富的故事中,牛根生的“修德”功夫 也一次次地被大家提起。 “小胜凭智,大胜靠德”,这是常挂在牛根生嘴边的话,因为“德” 是制服人心的*佳利器。“想赢两三个回合,赢三年五年,有点智商就行 ;要想一辈子赢,没有‘德商’**不行。” 牛根生所竖起的蒙牛大旗之所以有这样的号召力,这与牛根生的“德 商”有着*为直接的联系。 在伊利工作期间,因为业绩突出,公司曾奖励牛根生一笔钱,让他买 一部好车,而牛却用这笔钱买了四辆面包车,此举使得其直接部下一人有 了一部车;据接近牛根生的人介绍,当时牛根生还曾将自己的108万元年薪 分给了大家。 这就是牛根生给部下的一种心理预期,这样的预期让他们知道,只要 牛根生能走向成功,牛根生绝不会亏待跟自己一起打天下的部下。也正是 因为这样的预期,曾经的老部下便义无反顾地投其麾下。就好像牛根生离 开伊利,卖掉伊利股票成立蒙牛时,原来跟随牛根生的兄弟便一起投奔到 了牛根生的麾下。 人性很复杂,人心更是难以揣测,而牛根生却能自如地管理人心。也 许这要源于牛根生“以德服人”的准则。牺牲自己,成全别人,听起来都 像是不真实的歌颂之词,而牛根生做到了。 2005年1月12日,牛根生再次将自己的“德商”发挥到了**,宣布将 其个人所得股息的51%捐给“老牛基金会”,49%留作个人支配;在他百 年之后,将其所持股份全部捐给“老牛基金会”,这部分股份的表决权授 予其后任的集团董事长,家人不能继承其股权,每人只可领取不低于北京 、上海、广州三地平均工资的月生活费。 与那些商学院科班出身的企业家相比,牛根生**称不上什么资本运 作高手,事实上牛根生也反对这样的称呼,他甚至不愿意听到别人过多地 提到“资本运作”这四个字。 牛根生对于资本有着自己*为朴素的理解,“如果我当初只用自己的 100万块钱做事,肯定做不大,所以我想用1000万来做事,于是我就把别人 的钱和自己的加起来。” 牛董事长的做人标准体现的正是“行贤而无自贤之心”,他在外表上 做出默默无闻的贡献,却树立了一个重视道德修为的光辉形象,他是一个 成功者,更是一个有德者。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真正成功的人,他们哪一 个不是在自己的位置上默默完善自己呢?庄子说:“圣人无名”,大概也就 是这个意思吧。 P18-21
    目录
    中庸做人做事,追求平衡、适度、优位;不偏不倚,与时俱进。中庸不是圆滑、调和,而是恰到好处,**到位!读懂中庸,得人生大智慧、达到为人处世*佳状态。本书以通俗的语言讲述了中庸的做人做事之道,从而为人们更好地做人做事、成就事业提供了有益的哲学启示和思想指导。 中庸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内核,在为人处世上,中庸思想的实用性在历
    史上没有任何思想可以取代。本书以通俗的语言讲述了中庸的做人做事之
    道,从而为人们更好地做人做事、成就事业提供了有益的哲学启示和思想
    指导。
    【做人篇】
    **章 大德必得其位
    ——自信人生二百年
    相信自己的中庸“大德”
    学中庸之道要首先认识自己
    中庸之道会帮助你战胜自我
    学中庸,恢弘志士之气
    学中庸,过坦荡的生活
    中庸讲述“当仁不让”
    中庸之道并不排斥冒险
    中庸讲自信,而不是自满
    “愚者”的本色
    懂得用中庸之道铸就成功的人生

    第二章 君子之道
    ——做人先讲贤德
    中庸之道润物细声
    时时注意自己的修行
    中庸里面的得失观
    中庸的心诚之道
    中庸里*能打动别人的法宝
    有德方望远
    学中庸,尽现时代的孝道
    中庸追求的“仁”
    学中庸,关心周围的人
    重视亲和的力量
    以中庸之道说话

    第三章 君子素其位而行
    ——为自己做人生的定位
    人无信不立
    学习中庸里的大智慧
    素位而行
    中庸之道并非要求面面俱到
    不可自专
    中庸里的低调做人
    中庸中的忍
    中庸就是避免**
    生于忧患

    第四章 君子而时中
    ——命运在手中
    中庸之道拒绝小聪明
    中庸帮你认识造成困境的原因
    天将降大任
    抓住根本
    夸夸其谈不如脚踏实地
    机不可失
    自强不息
    学中庸,珍惜每**
    中庸之道讲述珍惜当下
    用中庸之道面对错误
    不要做自掘坟墓的人
    用中庸之道经历风雨

    第五章 学而知之
    ——学习的奥妙
    学习中庸之道殊途同归
    学,方能达
    学与思
    以十当一
    好玉应精琢
    业精于勤,荒于嬉
    无止息地追求中庸之道
    固志方能不倦
    学海无涯
    中庸思想的学习“三到”
    择贤而从,不贤则省
    接受批评,即是一种学习

    第六章 庸德之行,庸言之谨
    ——注意自己的言行
    言行自重
    学中庸,谨慎为人
    做个“谦谦君子”
    大智若愚
    明哲保身
    中庸之道追求付诸行动
    中庸之道更看重实践
    躬自厚,薄责于人
    厚积而发
    给人留下*深印象

    第七章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
    ——走好人生丛林
    走好**步
    行路先三思
    学中庸也要放宽眼界
    中庸里面的“吃亏”问题
    走到底的勇气
    藏器而动
    言与信
    防微杜渐路自宽
    保护自己

    第八章 尽人之性
    ——学会面对自己
    追求自己的力量
    自知其无知
    无欲则刚
    付出与报酬
    中庸之道教你把路走完
    多问自己一个为什么
    中庸里的“优胜劣汰”
    不迷信自己
    自我完善
    收益与招损之别
    错了就是错了
    让一步为高

    第九章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待人有术
    道不远人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换一个眼光
    隐恶与扬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中庸崇尚距离感
    不分上下
    尊敬人才
    善用人力资源
    坏人如烫水
    用中庸之道面对不理解
    以人为诫
    成己之美、成人之美

    第十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为人当立志
    无处不在的中庸之道
    志不变,人不变
    中庸强调人生的标志
    志向与中庸追求的“内外平衡”
    中庸要求“才志”搭配
    立志在坚不在锐
    志向就是中庸的“方”
    志向是人生的宝贵财富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中庸”并不是让你循规蹈矩

    【做事篇】
    **章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给自己“加分”
    名不正则言不顺
    先给自己加压
    做事中的“广告”
    超越自己
    学会“跳槽”
    露露尖尖角
    知不足则好学
    学道还要明道
    苦肉计的技巧

    第二章 恃人不如自恃也
    ——自信是事成之翼
    自信是中庸之道的“方”
    只能靠自己
    中庸之道要求你相信自己
    君子立志
    走自己的中庸之路
    学中庸做事,成功并不难
    内方之道
    非凡的凡人
    做事情的勇气
    做事不可无志
    只看自己所有的

    第三章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
    ——柔,方能克刚
    领会中庸中的柔韧
    修养才是敲门砖
    追求中庸的弹性
    学中庸,说好对不起
    与人方便
    中庸也要求注重形象
    恰到好处
    用笑容之柔化解百钢
    说说拍马屁的“圆”
    批评的中庸之道
    仁,不是妇人之仁
    中庸提倡默默无闻的享受

    第四章 小不忍则乱大谋
    ——留一点做事的空间
    中庸之道让你退一步
    做事情不是拼老命
    不可过分
    学习孔子的糊涂
    懂得中庸中舍弃的真谛
    有无的不同
    失去并不可惜
    中庸允许撒谎吗
    小不忍会怎样
    变则通
    不敢为天下先
    体现中庸里的谦谨
    累了就歇会儿

    第五章 有大者,不可以盈
    ——克服心高与气傲
    知道自己的身份
    寻求人和
    克服浮躁
    做事先讲礼
    满足感的多与少
    平凡中的不凡
    你就是个凡人
    善心换善果
    把自己包裹起来

    第六章 善与不善,必先知之
    ——抓住事情的关键
    用中庸之道做事的敏感性
    用中庸之道寻求成功的机会
    该出手时就出手
    敢想则敢做
    突发奇想
    用中庸评估自己的能力
    用中庸之道寻求自己的位置
    君子藏器
    自己的利益不可马虎
    尽在你掌握
    小中才见大
    困难或许是美好的
    谈判的资本

    第七章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做好每一件事情
    力所能及
    当下*宝贵
    做事的出发点
    奇迹也是做出来的
    勿以善小而不为
    永远都是刚开始
    每天的功夫
    总是公平的
    学中庸,抓住机会
    8块钱的作用
    成功就在你身边
    面面俱到的细节功夫

    第八章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共事的快乐和烦恼
    和下一代共事
    亲和的威力
    敌人也是良师益友
    言多必失
    “替罪羊”的苦恼
    君子之范
    拒绝的艺术
    明哲保身远纷争
    掌握好身体的距离
    不得罪小人
    “亲热”的烦恼
    应对“非分之念”
    君子之交

    第九章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通往成功的大道
    好身体,好事业
    压力与动力
    不偏不倚一
    做事的分寸感
    有信用方能行事
    赚钱的门道
    哪里都能做事情
    以小搏大
    学习中庸的坚持
    追随领导目标
    临阵逃脱非好汉
    行路难,行人生路更难。正因为难,所以我们也在不断探索着能够降 低其难度的方法或者学问。而提到中国人的做人做事学问,就不得不提“ 中庸”。 什么是“中庸”?可不是我们很多朋友想的那样是“消极保守”,是“ 缩头乌龟”,是“和稀泥”……也难怪,一提到“中”,大家就会想到“ 不得罪人”;一提到“庸”,大家就会想到“平庸”,其实,这些印象都 是对中庸之道的误解。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部分 ,是一种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目标。 古人说:“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放到现在来看 ,“中”与“庸”无不是表达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庸”即是“用”,我 们中国人的学问大都是和人生相结合,可不是酸溜溜的纸上谈兵。那么如 何“用”呢?这就是做人要做到的“中”,便是要掌握一个度,把生活的各 个方面调整在自己能够掌控的方面。就好像吃饭,一个人有一个人的饭量 ,多吃了,势必肚子胀;少吃了,难免饿自己的肚子——不管如何,都会 伤害自己,这正是“中庸”所欲避免的“过”与“不及”的做人之道,用 一句话来表示则可以说是:内外平衡,抓大放小,可方可圆,收放自如。 就做人来说,这句话就表现为:既不纵欲,也不禁欲;既不愚忠,也 不奸诈;既不轻生厌世,也不贪生失节;升了迁不专横跋扈,丢了职不低 三下四;发了财不要为富不仁,受了穷不要人穷志短;既不让天下人负我 ,我也不负天下人;做人要不卑不亢,不左不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 移……看看,短短一句话,几乎涵盖了中国几千年的做人到理,其实几千 年的做人至理恰恰都是从“中庸”演变而来的。 怎么样才能达到我们做事的目的呢? 孔子在评价《诗经》中的《关雎》一篇时,说它“乐而不淫,哀而不 伤”,也就是说,它表达出来的情感恰到好处,快乐但不至于放荡,忧愁 又过于悲伤。孔子常有“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温而厉” 等等话语,就是要告诫人们:可以满足个人欲望,但不要贪婪;人要保持 庄重,但不要骄傲;人要有威严,但不能显得凶猛。这些都是君子人格所 具有的中庸之德的体现。 在孔子来看,做事的中庸之道其实也不难,*简单的来说,做事也如 同做人一样:内外平衡,抓大放小,可方可圆,收放自如。 中庸两个字实不简单,尤其是在它的正确解读上殊不容易。由于它覆 盖着一切事物,包含了所有的道理,因此可以说,世人能否真正能领悟, 适当的运用,对人类智慧也是一个考验,我相信,前人虽然初步悟出这两 个字,可并不代表比今人更会运用,它的意义仅在于给我们开出了一条大 道而已。 中庸之道润物细声 “君子之邀,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 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光彩照人往往不一定是*珍贵的,世界上*明亮的宝石,其价值或许抵 不上一块能够制造原子弹的铀矿石。而真正的君子,其做人更是像春雨一 般,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味道。所以说;君子的道深藏不露而日益彰明 ;个人的道显露无遗而日益消亡。君子的道。平淡而有意味,简略而有文 采,温和而有条理,由近知远。由风知源,由微知显,这样,就可以进入 道德的境界了。 春秋末年,晋国有一个当权的**叫智伯。他虽名叫智伯,其实一点 都不聪明,却是个蛮横不讲道理、贪得无厌的人。他本来有很大一块封地 ,却平白无故地向魏宣子索要土地。 魏宣子也是晋国的一个**。他很讨厌智伯的这种行为,不肯给他土 地。他的一个臣子叫任章,很有心计,任章对宣子说:“您*好给智伯土 地。” 宣子问:“我凭什么要白白地送给他土地呢?” 任章说:“他无理求地,一定会引起邻国的恐惧,邻国都会讨厌他; 他如此利欲熏心,一定会不知满足,到处伸手,这样便会引起整个天下的 忧虑。您给了他土地,他就会更加骄横起来,以为别人都怕他,他也就更 加轻视他的对手,而更肆无忌惮地骚扰别人。那么他的邻国就会因为害怕 他、讨厌他而联合起来对付他,那时他的死期就不远了。” 宣子非常高兴,马上改变了主意,割让了一大块土地给智伯。 智伯尝到了不战而胜、不劳而获的甜头,接下来,便伸手向赵国要土 地。赵国不答应,他便派兵围困晋阳。这时,韩、魏联合,趁机从外面打 进去,赵在里面接应,在里应外合,内外夹攻之下,智伯很快便死亡了。 当然,历史上还有不少明白人,他们深知做人切忌过于外显。当你拒 绝了平静的心境时,也就是在放弃幸福的生活。 东汉时,有一个叫羊续的人到南阳郡做太守。 南阳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老家,这个地方北靠河南省的熊耳 山,南临湖北省的汉水,土地平坦,气候温暖,水源充足,农业生产和工 商经济比较发达。由于生活安定富裕,这里郡、县等各级政府机构中请客 送礼、讲排场、比吃喝之风颇盛。 羊续到任���,对这种不良风气十分不满。但是,他知道要纠正一郡之 风,先从郡衙和郡守做起。于是,他下定了决心。 **,郡里的郡丞提着一条又大又鲜的鲤鱼来看望羊续。他向羊续解 释说,这条鱼并不是花钱买来的,也不是向别人要来的,而是自己在休息 的时候从白河里打捞上来的。接着他又向羊续介绍南阳的风土人情,极力 夸赞白河鲤鱼的鲜美可口。他又表白说,这条鱼绝非送礼,而是出于同僚 之情,让新到南阳的人尝尝鲜,增强对南阳的感情。羊续再三表示自己心 领了,但是鱼不能收。那郡丞无论如何不肯再把鱼提回去,他说,要是太 守一定不肯收,就是不愿意同他共事了。羊续感到盛情难却,只好把鱼收 下。郡丞放下鱼,欢天喜地告辞走了。郡丞走了以后,羊续提起那条鱼想 了一会儿,就让家里人用一条麻绳把鱼拴好,挂在自己的房檐下边。 过了几天,郡丞又来家里拜望羊续,手里提着一条比上次更大的鲤鱼 。羊续很不高兴了,他对郡丞说:“你在南阳郡是除了太守以外地位*高 的长官了,你怎么好带头送礼给我呢?”郡丞听了,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 刚想再说几句什么,可是抬头一看,上次送的那条鱼已经风干得硬邦邦了 ,一下子脸红到脖子根,很不好意思地离开了太守的家。从此,南阳府上 下再也没有人敢给羊太守送礼了。 这件事情很快就传开了,南阳的百姓非常高兴,纷纷赞扬新来的太守 。有人还给羊续起了一个“悬鱼太守”的雅号。 空气无声无色无味,谁也看不见听不到嗅不出,可是谁也离不开它。 德行能到这种境界,当然是种至人了。可谁又能达到这种境界呢?就是孔圣 人也未必就能达到吧。 所以还有次一等的境界,这就是“轻如鸿毛”的境界。借用诗圣杜甫 的诗,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这种境界,和风细雨,沁人心脾而人人肺腑,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 化,这大概就是圣人的境界吧。 时时注意自己的修行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怎么样能把人做到*好?这是个千古以来的大问题,聪明的中国人知道从内 部找依据,我们的依据便是加强自身的道德修行。为什么说君子是中庸的? 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内外平衡、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而小人之所以违 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想一想我们的身边,你所欣赏 的人是否就是随时注意自己修为者,而你所不齿者是否就是那些“无所忌 惮”的小人呢? 熟悉蒙牛公司的人都说,牛根生演绎了一个中国企业快速发展的传奇 ,而在这个掺杂着做人艺术和资本财富的故事中,牛根生的“修德”功夫 也一次次地被大家提起。 “小胜凭智,大胜靠德”,这是常挂在牛根生嘴边的话,因为“德” 是制服人心的*佳利器。“想赢两三个回合,赢三年五年,有点智商就行 ;要想一辈子赢,没有‘德商’**不行。” 牛根生所竖起的蒙牛大旗之所以有这样的号召力,这与牛根生的“德 商”有着*为直接的联系。 在伊利工作期间,因为业绩突出,公司曾奖励牛根生一笔钱,让他买 一部好车,而牛却用这笔钱买了四辆面包车,此举使得其直接部下一人有 了一部车;据接近牛根生的人介绍,当时牛根生还曾将自己的108万元年薪 分给了大家。 这就是牛根生给部下的一种心理预期,这样的预期让他们知道,只要 牛根生能走向成功,牛根生绝不会亏待跟自己一起打天下的部下。也正是 因为这样的预期,曾经的老部下便义无反顾地投其麾下。就好像牛根生离 开伊利,卖掉伊利股票成立蒙牛时,原来跟随牛根生的兄弟便一起投奔到 了牛根生的麾下。 人性很复杂,人心更是难以揣测,而牛根生却能自如地管理人心。也 许这要源于牛根生“以德服人”的准则。牺牲自己,成全别人,听起来都 像是不真实的歌颂之词,而牛根生做到了。 2005年1月12日,牛根生再次将自己的“德商”发挥到了**,宣布将 其个人所得股息的51%捐给“老牛基金会”,49%留作个人支配;在他百 年之后,将其所持股份全部捐给“老牛基金会”,这部分股份的表决权授 予其后任的集团董事长,家人不能继承其股权,每人只可领取不低于北京 、上海、广州三地平均工资的月生活费。 与那些商学院科班出身的企业家相比,牛根生**称不上什么资本运 作高手,事实上牛根生也反对这样的称呼,他甚至不愿意听到别人过多地 提到“资本运作”这四个字。 牛根生对于资本有着自己*为朴素的理解,“如果我当初只用自己的 100万块钱做事,肯定做不大,所以我想用1000万来做事,于是我就把别人 的钱和自己的加起来。” 牛董事长的做人标准体现的正是“行贤而无自贤之心”,他在外表上 做出默默无闻的贡献,却树立了一个重视道德修为的光辉形象,他是一个 成功者,更是一个有德者。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真正成功的人,他们哪一 个不是在自己的位置上默默完善自己呢?庄子说:“圣人无名”,大概也就 是这个意思吧。 P18-21
    编辑推荐语
    中庸做人做事,追求平衡、适度、优位;不偏不倚,与时俱进。中庸不是圆滑、调和,而是恰到好处,**到位!读懂中庸,得人生大智慧、达到为人处世*佳状态。本书以通俗的语言讲述了中庸的做人做事之道,从而为人们更好地做人做事、成就事业提供了有益的哲学启示和思想指导。 中庸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内核,在为人处世上,中庸思想的实用性在历
    史上没有任何思想可以取代。本书以通俗的语言讲述了中庸的做人做事之
    道,从而为人们更好地做人做事、成就事业提供了有益的哲学启示和思想
    指导。
    【做人篇】
    **章 大德必得其位
    ——自信人生二百年
    相信自己的中庸“大德”
    学中庸之道要首先认识自己
    中庸之道会帮助你战胜自我
    学中庸,恢弘志士之气
    学中庸,过坦荡的生活
    中庸讲述“当仁不让”
    中庸之道并不排斥冒险
    中庸讲自信,而不是自满
    “愚者”的本色
    懂得用中庸之道铸就成功的人生

    第二章 君子之道
    ——做人先讲贤德
    中庸之道润物细声
    时时注意自己的修行
    中庸里面的得失观
    中庸的心诚之道
    中庸里*能打动别人的法宝
    有德方望远
    学中庸,尽现时代的孝道
    中庸追求的“仁”
    学中庸,关心周围的人
    重视亲和的力量
    以中庸之道说话

    第三章 君子素其位而行
    ——为自己做人生的定位
    人无信不立
    学习中庸里的大智慧
    素位而行
    中庸之道并非要求面面俱到
    不可自专
    中庸里的低调做人
    中庸中的忍
    中庸就是避免**
    生于忧患

    第四章 君子而时中
    ——命运在手中
    中庸之道拒绝小聪明
    中庸帮你认识造成困境的原因
    天将降大任
    抓住根本
    夸夸其谈不如脚踏实地
    机不可失
    自强不息
    学中庸,珍惜每**
    中庸之道讲述珍惜当下
    用中庸之道面对错误
    不要做自掘坟墓的人
    用中庸之道经历风雨

    第五章 学而知之
    ——学习的奥妙
    学习中庸之道殊途同归
    学,方能达
    学与思
    以十当一
    好玉应精琢
    业精于勤,荒于嬉
    无止息地追求中庸之道
    固志方能不倦
    学海无涯
    中庸思想的学习“三到”
    择贤而从,不贤则省
    接受批评,即是一种学习

    第六章 庸德之行,庸言之谨
    ——注意自己的言行
    言行自重
    学中庸,谨慎为人
    做个“谦谦君子”
    大智若愚
    明哲保身
    中庸之道追求付诸行动
    中庸之道更看重实践
    躬自厚,薄责于人
    厚积而发
    给人留下*深印象

    第七章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
    ——走好人生丛林
    走好**步
    行路先三思
    学中庸也要放宽眼界
    中庸里面的“吃亏”问题
    走到底的勇气
    藏器而动
    言与信
    防微杜渐路自宽
    保护自己

    第八章 尽人之性
    ——学会面对自己
    追求自己的力量
    自知其无知
    无欲则刚
    付出与报酬
    中庸之道教你把路走完
    多问自己一个为什么
    中庸里的“优胜劣汰”
    不迷信自己
    自我完善
    收益与招损之别
    错了就是错了
    让一步为高

    第九章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待人有术
    道不远人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换一个眼光
    隐恶与扬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中庸崇尚距离感
    不分上下
    尊敬人才
    善用人力资源
    坏人如烫水
    用中庸之道面对不理解
    以人为诫
    成己之美、成人之美

    第十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为人当立志
    无处不在的中庸之道
    志不变,人不变
    中庸强调人生的标志
    志向与中庸追求的“内外平衡”
    中庸要求“才志”搭配
    立志在坚不在锐
    志向就是中庸的“方”
    志向是人生的宝贵财富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中庸”并不是让你循规蹈矩

    【做事篇】
    **章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给自己“加分”
    名不正则言不顺
    先给自己加压
    做事中的“广告”
    超越自己
    学会“跳槽”
    露露尖尖角
    知不足则好学
    学道还要明道
    苦肉计的技巧

    第二章 恃人不如自恃也
    ——自信是事成之翼
    自信是中庸之道的“方”
    只能靠自己
    中庸之道要求你相信自己
    君子立志
    走自己的中庸之路
    学中庸做事,成功并不难
    内方之道
    非凡的凡人
    做事情的勇气
    做事不可无志
    只看自己所有的

    第三章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
    ——柔,方能克刚
    领会中庸中的柔韧
    修养才是敲门砖
    追求中庸的弹性
    学中庸,说好对不起
    与人方便
    中庸也要求注重形象
    恰到好处
    用笑容之柔化解百钢
    说说拍马屁的“圆”
    批评的中庸之道
    仁,不是妇人之仁
    中庸提倡默默无闻的享受

    第四章 小不忍则乱大谋
    ——留一点做事的空间
    中庸之道让你退一步
    做事情不是拼老命
    不可过分
    学习孔子的糊涂
    懂得中庸中舍弃的真谛
    有无的不同
    失去并不可惜
    中庸允许撒谎吗
    小不忍会怎样
    变则通
    不敢为天下先
    体现中庸里的谦谨
    累了就歇会儿

    第五章 有大者,不可以盈
    ——克服心高与气傲
    知道自己的身份
    寻求人和
    克服浮躁
    做事先讲礼
    满足感的多与少
    平凡中的不凡
    你就是个凡人
    善心换善果
    把自己包裹起来

    第六章 善与不善,必先知之
    ——抓住事情的关键
    用中庸之道做事的敏感性
    用中庸之道寻求成功的机会
    该出手时就出手
    敢想则敢做
    突发奇想
    用中庸评估自己的能力
    用中庸之道寻求自己的位置
    君子藏器
    自己的利益不可马虎
    尽在你掌握
    小中才见大
    困难或许是美好的
    谈判的资本

    第七章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做好每一件事情
    力所能及
    当下*宝贵
    做事的出发点
    奇迹也是做出来的
    勿以善小而不为
    永远都是刚开始
    每天的功夫
    总是公平的
    学中庸,抓住机会
    8块钱的作用
    成功就在你身边
    面面俱到的细节功夫

    第八章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共事的快乐和烦恼
    和下一代共事
    亲和的威力
    敌人也是良师益友
    言多必失
    “替罪羊”的苦恼
    君子之范
    拒绝的艺术
    明哲保身远纷争
    掌握好身体的距离
    不得罪小人
    “亲热”的烦恼
    应对“非分之念”
    君子之交

    第九章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通往成功的大道
    好身体,好事业
    压力与动力
    不偏不倚一
    做事的分寸感
    有信用方能行事
    赚钱的门道
    哪里都能做事情
    以小搏大
    学习中庸的坚持
    追随领导目标
    临阵逃脱非好汉
    行路难,行人生路更难。正因为难,所以我们也在不断探索着能够降 低其难度的方法或者学问。而提到中国人的做人做事学问,就不得不提“ 中庸”。 什么是“中庸”?可不是我们很多朋友想的那样是“消极保守”,是“ 缩头乌龟”,是“和稀泥”……也难怪,一提到“中”,大家就会想到“ 不得罪人”;一提到“庸”,大家就会想到“平庸”,其实,这些印象都 是对中庸之道的误解。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部分 ,是一种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目标。 古人说:“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放到现在来看 ,“中”与“庸”无不是表达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庸”即是“用”,我 们中国人的学问大都是和人生相结合,可不是酸溜溜的纸上谈兵。那么如 何“用”呢?这就是做人要做到的“中”,便是要掌握一个度,把生活的各 个方面调整在自己能够掌控的方面。就好像吃饭,一个人有一个人的饭量 ,多吃了,势必肚子胀;少吃了,难免饿自己的肚子——不管如何,都会 伤害自己,这正是“中庸”所欲避免的“过”与“不及”的做人之道,用 一句话来表示则可以说是:内外平衡,抓大放小,可方可圆,收放自如。 就做人来说,这句话就表现为:既不纵欲,也不禁欲;既不愚忠,也 不奸诈;既不轻生厌世,也不贪生失节;升了迁不专横跋扈,丢了职不低 三下四;发了财不要为富不仁,受了穷不要人穷志短;既不让天下人负我 ,我也不负天下人;做人要不卑不亢,不左不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 移……看看,短短一句话,几乎涵盖了中国几千年的做人到理,其实几千 年的做人至理恰恰都是从“中庸”演变而来的。 怎么样才能达到我们做事的目的呢? 孔子在评价《诗经》中的《关雎》一篇时,说它“乐而不淫,哀而不 伤”,也就是说,它表达出来的情感恰到好处,快乐但不至于放荡,忧愁 又过于悲伤。孔子常有“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温而厉” 等等话语,就是要告诫人们:可以满足个人欲望,但不要贪婪;人要保持 庄重,但不要骄傲;人要有威严,但不能显得凶猛。这些都是君子人格所 具有的中庸之德的体现。 在孔子来看,做事的中庸之道其实也不难,*简单的来说,做事也如 同做人一样:内外平衡,抓大放小,可方可圆,收放自如。 中庸两个字实不简单,尤其是在它的正确解读上殊不容易。���于它覆 盖着一切事物,包含了所有的道理,因此可以说,世人能否真正能领悟, 适当的运用,对人类智慧也是一个考验,我相信,前人虽然初步悟出这两 个字,可并不代表比今人更会运用,它的意义仅在于给我们开出了一条大 道而已。 中庸之道润物细声 “君子之邀,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 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光彩照人往往不一定是*珍贵的,世界上*明亮的宝石,其价值或许抵 不上一块能够制造原子弹的铀矿石。而真正的君子,其做人更是像春雨一 般,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味道。所以说;君子的道深藏不露而日益彰明 ;个人的道显露无遗而日益消亡。君子的道。平淡而有意味,简略而有文 采,温和而有条理,由近知远。由风知源,由微知显,这样,就可以进入 道德的境界了。 春秋末年,晋国有一个当权的**叫智伯。他虽名叫智伯,其实一点 都不聪明,却是个蛮横不讲道理、贪得无厌的人。他本来有很大一块封地 ,却平白无故地向魏宣子索要土地。 魏宣子也是晋国的一个**。他很讨厌智伯的这种行为,不肯给他土 地。他的一个臣子叫任章,很有心计,任章对宣子说:“您*好给智伯土 地。” 宣子问:“我凭什么要白白地送给他土地呢?” 任章说:“他无理求地,一定会引起邻国的恐惧,邻国都会讨厌他; 他如此利欲熏心,一定会不知满足,到处伸手,这样便会引起整个天下的 忧虑。您给了他土地,他就会更加骄横起来,以为别人都怕他,他也就更 加轻视他的对手,而更肆无忌惮地骚扰别人。那么他的邻国就会因为害怕 他、讨厌他而联合起来对付他,那时他的死期就不远了。” 宣子非常高兴,马上改变了主意,割让了一大块土地给智伯。 智伯尝到了不战而胜、不劳而获的甜头,接下来,便伸手向赵国要土 地。赵国不答应,他便派兵围困晋阳。这时,韩、魏联合,趁机从外面打 进去,赵在里面接应,在里应外合,内外夹攻之下,智伯很快便死亡了。 当然,历史上还有不少明白人,他们深知做人切忌过于外显。当你拒 绝了平静的心境时,也就是在放弃幸福的生活。 东汉时,有一个叫羊续的人到南阳郡做太守。 南阳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老家,这个地方北靠河南省的熊耳 山,南临湖北省的汉水,土地平坦,气候温暖,水源充足,农业生产和工 商经济比较发达。由于生活安定富裕,这里郡、县等各级政府机构中请客 送礼、讲排场、比吃喝之风颇盛。 羊续到任后,对这种不良风气十分不满。但是,他知道要纠正一郡之 风,先从郡衙和郡守做起。于是,他下定了决心。 **,郡里的郡丞提着一条又大又鲜的鲤鱼来看望羊续。他向羊续解 释说,这条鱼并不是花钱买来的,也不是向别人要来的,而是自己在休息 的时候从白河里打捞上来的。接着他又向羊续介绍南阳的风土人情,极力 夸赞白河鲤鱼的鲜美可口。他又表白说,这条鱼绝非送礼,而是出于同僚 之情,让新到南阳的人尝尝鲜,增强对南阳的感情。羊续再三表示自己心 领了,但是鱼不能收。那郡丞无论如何不肯再把鱼提回去,他说,要是太 守一定不肯收,就是不愿意同他共事了。羊续感到盛情难却,只好把鱼收 下。郡丞放下鱼,欢天喜地告辞走了。郡丞走了以后,羊续提起那条鱼想 了一会儿,就让家里人用一条麻绳把鱼拴好,挂在自己的房檐下边。 过了几天,郡丞又来家里拜望羊续,手里提着一条比上次更大的鲤鱼 。羊续很不高兴了,他对郡丞说:“你在南阳郡是除了太守以外地位*高 的长官了,你怎么好带头送礼给我呢?”郡丞听了,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 刚想再说几句什么,可是抬头一看,上次送的那条鱼已经风干得硬邦邦了 ,一下子脸红到脖子根,很不好意思地离开了太守的家。从此,南阳府上 下再也没有人敢给羊太守送礼了。 这件事情很快就传开了,南阳的百姓非常高兴,纷纷赞扬新来的太守 。有人还给羊续起了一个“悬鱼太守”的雅号。 空气无声无色无味,谁也看不见听不到嗅不出,可是谁也离不开它。 德行能到这种境界,当然是种至人了。可谁又能达到这种境界呢?就是孔圣 人也未必就能达到吧。 所以还有次一等的境界,这就是“轻如鸿毛”的境界。借用诗圣杜甫 的诗,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这种境界,和风细雨,沁人心脾而人人肺腑,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 化,这大概就是圣人的境界吧。 时时注意自己的修行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怎么样能把人做到*好?这是个千古以来的大问题,聪明的中国人知道从内 部找依据,我们的依据便是加强自身的道德修行。为什么说君子是中庸的? 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内外平衡、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而小人之所以违 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想一想我们的身边,你所欣赏 的人是否就是随时注意自己修为者,而你所不齿者是否就是那些“无所忌 惮”的小人呢? 熟悉蒙牛公司的人都说,牛根生演绎了一个中国企业快速发展的传奇 ,而在这个掺杂着做人艺术和资本财富的故事中,牛根生的“修德”功夫 也一次次地被大家提起。 “小胜凭智,大胜靠德”,这是常挂在牛根生嘴边的话,因为“德” 是制服人心的*佳利器。“想赢两三个回合,赢三年五年,有点智商就行 ;要想一辈子赢,没有‘德商’**不行。” 牛根生所竖起的蒙牛大旗之所以有这样的号召力,这与牛根生的“德 商”有着*为直接的联系。 在伊利工作期间,因为业绩突出,公司曾奖励牛根生一笔钱,让他买 一部好车,而牛却用这笔钱买了四辆面包车,此举使得其直接部下一人有 了一部车;据接近牛根生的人介绍,当时牛根生还曾将自己的108万元年薪 分给了大家。 这就是牛根生给部下的一种心理预期,这样的预期让他们知道,只要 牛根生能走向成功,牛根生绝不会亏待跟自己一起打天下的部下。也正是 因为这样的预期,曾经的老部下便义无反顾地投其麾下。就好像牛根生离 开伊利,卖掉伊利股票成立蒙牛时,原来跟随牛根生的兄弟便一起投奔到 了牛根生的麾下。 人性很复杂,人心更是难以揣测,而牛根生却能自如地管理人心。也 许这要源于牛根生“以德服人”的准则。牺牲自己,成全别人,听起来都 像是不真实的歌颂之词,而牛根生做到了。 2005年1月12日,牛根生再次将自己的“德商”发挥到了**,宣布将 其个人所得股息的51%捐给“老牛基金会”,49%留作个人支配;在他百 年之后,将其所持股份全部捐给“老牛基金会”,这部分股份的表决权授 予其后任的集团董事长,家人不能继承其股权,每人只可领取不低于北京 、上海、广州三地平均工资的月生活费。 与那些商学院科班出身的企业家相比,牛根生**称不上什么资本运 作高手,事实上牛根生也反对这样的称呼,他甚至不愿意听到别人过多地 提到“资本运作”这四个字。 牛根生对于资本有着自己*为朴素的理解,“如果我当初只用自己的 100万块钱做事,肯定做不大,所以我想用1000万来做事,于是我就把别人 的钱和自己的加起来。” 牛董事长的做人标准体现的正是“行贤而无自贤之心”,他在外表上 做出默默无闻的贡献,却树立了一个重视道德修为的光辉形象,他是一个 成功者,更是一个有德者。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真正成功的人,他们哪一 个不是在自己的位置上默默完善自己呢?庄子说:“圣人无名”,大概也就 是这个意思吧。 P18-21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