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社在打碎原有**机器的基础上所建立的无产**政权,正如马克思从公社革命实践中总结的那样,首先一条是废除常备军和警察,摧毁这些实行压迫的物质力量,斩断缠绕在社会机体上的“蟒蛇”,让社会重新获得解放和发展。公社的**个法令就是废除常备军而用武装的人民来代替它。首先是在**城市巴黎建立了由工人组成的国民自卫军,并以此为榜样规定在农村地区也应该由服役期限极短的国民军来代替原有的常备军。马克思充分肯定了这一创举,认为应当把它制度化,并且在公社失败的几个月后又进一步分析和强调建立人民武装的重要性,认为公社未能通过把一切劳动资料转交给从事生产的劳动者的办法消灭现存的压迫条件,从而清除“**统治和**压迫的**的基础”,“但是,在实行这种改变以前必须先建立无产**专政,其首要条件就是无产**的大军。”①
(三)以公社的公仆制度代替官僚制度
马克思总结巴黎公社所建立的无产**政权的另一条重要经验,是取消特权、废除官僚制度。公社实行真正的普选制,由巴黎各区选出的城市代表组成公社,代表对选民负责,随时可以撤换,其中大多数自然都是工人,或公认的工人**的代表,而不是像资产**议会那样,每三年或六年决定一次由什么人来代表和压迫人民。公社真正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职能,破除了**管理的神秘性,把军事、政治和行政职务变成了真正工人的职务。同时,公社规定从上到下一切公职人员都只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薪金,****官吏所享有的一切特权以及支付给他们的办公费,都随着这些官吏的消失而消失。这样,社会公职就“不再是**政府走卒们的私有物”④,“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老爷们”被“随时可以罢免的勤务员”所代替,旧政府权力的合理职能终于“归还给社会的负责任的勤务员”了。马克思在这里总结公社经验而提出的“社会公仆”或“勤务员”的观念,是千百年来传统观念的革命变革,改变了“官贵民贱”的世俗观念,从根本上改变了官民之间的关系,端正了**公职人员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和思想。
(四)摧毁精神压迫的工具
公社在废除了反动统治的物质权力以后,立刻着手摧毁反动统治对人民进行精神压迫的工具。首先宣布教会与**分离,剥夺一切教会所占有的财产,让教士重新过私人的清修生活,靠信徒的施舍而不是靠**的支持。同时,一切学校对人民免费开放,不受教会和**的干涉,使人人都能享受教育,使教育和科学都能从宗教和剥削**的奴役下解放出来。这样,人民
…… 本书是**教委在“八五”期间组织编写的,后又作为**教委“九五”**教材立项。本书作者大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八卷本)的作者,小部分是近十多年来成长起来的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中青年学者。我国真正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教学和研究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本书是在这近20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写的。
我国过去在大学里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课和原理课,这似乎是告诉人们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一个历史过程,而是一本本经典作家的著作,而原理就是从这些著作中抽绎出来的。但是既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科学,它就有它萌芽、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就必定有正确与错误、真理与谬误的互相交错和转化,因此,一当“文革”结束,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得以确立,“百家争鸣”政策真正贯彻,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在我国的研究和教学中开展起来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把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水平推上了一个新的阶段,因为以历史的眼光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大增强了它的科学性和实践性,这对于人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是十分有利的。所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1981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稿》为滥觞,陆续出版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材或专著,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八卷本)可以说是这类著作中*详尽的一种。但这部400万字的巨著并不能当作教材来使用,特别是90年代以来,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争论日益突出,一本新的能反映时代特点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发展水平的教材的需要就提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者们面前,这就是本书编写和出版的主要原因。
**教委社科司1993年颁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大纲》采取了一种新的框架,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萌芽到今天大约150年的发展分为三个50年,每个50年各占3章,即**、二、三章叙述和评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19世纪下半期在欧洲的形成、传播和发展,第四、五、六章分别为20世纪上半期在俄国(包括后来的苏联)、西方**和中国的传播、研究和发展,第七、八、九章分别为20世纪下半期在苏联、西方**和中国的发展。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体系,本书采取了这个体系,但把第九章又分为两章,第十章专门介绍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