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环境学基础教程(第二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环境学基础教程(第二版)

  • 作者:贾振邦 黄润华 贾振邦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144628
  •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01日
  • 页数:375
  • 定价:¥35.3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环境学基础教程》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级规划教材。
    环境科学被称为研究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环境学基础教程》正是以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为主线,系统地阐述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章主要讨论环境问题和环境科学的内容,包括人类的环境观和环境伦理。第二章论述地理环境发生与演变的过程。《环境学基础教程》的*大特色反映在第三章至第七章,分别叙述人类与地球表面各个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和岩石圈的关系,尽可能定量地阐明上述各圈层给人类生存和发展所能提供的条件和制约,阐述人类对这些圈层所造成的影响和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与紧迫性。第八章从环境学的角度论述了人口问题。*后,第九章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题总结全书。
    《环境学基础教程》是高等院校地理类专业的基础课教材,也可作为环保和理、工、农、医以及文史、语言等专业师生环境教育的参考书。
    文章节选
    第四节 环境伦理
    一、道德与伦理
    在人类社会中,一切行为无不涉及道德与伦理的概念。环境问题也是如此,在处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时,更是经常涉及道德与伦理的观念。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环境伦理是由他(她)的环境观决定的。
    道德的观念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而且,道和德的概念也并不是自古就联系在一起的,在古汉语中道与德分开使用,这可追溯到殷周时期。
    道,是道教的根本信仰。“道可道,非常道”。道是没有形状、无处不在、不可言说、永恒不灭的。道教一切教义均由此延伸。
    德,也是道教的重要概念。随顺自然,循于道,即为有“德”。与道合并,道德,视为天地之祖,也作为伦理规范的准则。
    道德,就是以社会意识的形式,以善恶价值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标准、原则和规范。战国时《荀子》一书开始道德连用。古汉语中的道德概念兼有道德规范义和个人品性修养义。西方道德一词,*早亦兼含二义,即指风俗习惯和个人性格、品性。
    现代意义上的道德概念,客观上,是指为了维系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而对社会成员提出的客观要求,表现为道德关系、道德标准、道德原则和规范、道德生活准则等。它贯穿于婚姻、家庭、职业、公共场合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主观上,指社会行为主体内化的道德意识、道德判断、道德意志、道德感情、道德信念、道德品质、道德风格和道德习惯。
    道德是在人类社会的一定生产方式或经济关系中产生的,依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存在,它受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即经济关系的制约,反映经济关系的要求,随生活条件与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成员都依据其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关系形成自己的道德。不同的**有相同的或相似的经济���件、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其道德也会有一定的共同性。道德还具有历史继承性,也具有与其他社会意识相似的独立性。
    伦理,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伦理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什么是道德上的善与恶,是与非。伦理学的同义词是道德哲学。伦理学的任务是分析、评价和发展规范的道德标准,以处理各种道德问题。伦理学寻求从根本上界定是与非,而不管文化上的差异。例如,大多数文化都敬畏生命。认为一切个体均有生的权利。剥夺一个个体的生命被认为是不道德的。 本书**版出版以来,承蒙广大读者的错爱,有些高等院校选用为教材或教学、考研参考书。**次印刷迅速告罄,此后又重印了两次,以满足读者的需求。
    本书**版虽然出版于1997年,但成稿较早,所收集的资料多截至20世纪80年代末期。近20年来,世界环境状况有了很大变化,环境科学有了很大发展,公众的环境意识也有了很大提高。作者在多年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又积累了不少新资料,对一些问题也有了新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很有必要对本书进行改写。
    本书的特点在于偏重对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论述。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作者在北京大学开设研究生讲座期间,所编写的讲义就题为“人类与环境”。本书**版定名为《环境学基础教程》,所遵循的依然是这一思路,即以地球的各圈层为纲,分析地球环境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所提供的条件和制约,以及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所达到的程度。书中多处提到,当前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在许多方面已经接近环境所能忍受的极限。在有关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讨论中,作者尽可能地给读者提供必要的定量数据,供读者参考,让读者判断当前人类与环境的矛盾达到了何等程度,以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增强他们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因此,本书的主要对象是非环境专业的所有学生。无论他们学习任何专业,他们都共同生活在环境之中,都要对环境有正确的认识,都有责任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本书再版时把一些新发现、新资料和新观点以专栏的形式放在相应的章节中,其中有些发现尚待核实,有些资料尚待验证,有些观点未必正确。之所以呈现于此,是为了给读者提供参考,开拓思路,展开讨论。
    在本书再版过程中,得到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理科分社徐丽萍副编审自始至终的关心和督促,使书稿得以如期完成;责任编辑陈海柳细致入微的工作,使书稿中的一些讹误得到修正;张月娥编审在审阅过程中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本书编者对她们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目录
    **章 绪论
    **节 环境和环境问题
    一、人类的环境
    二、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第二节 环境科学
    一、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二、环境科学的分科
    第三节 人类的环境观
    一、天命论
    二、地理环境决定论
    三、征服论
    四、协调论
    第四节 环境伦理
    一、道德与伦理
    二、环境伦理
    三、不同社会层次的环境伦理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地球环境的发生与演变
    **节 宇宙、星系与地球
    一、宇宙起源
    二、“大爆炸”与“**弹簧”
    三、星系的形成与演化
    第二节 地球上的生命
    一、地球生命起源
    二、生命进化
    三、人类进化

    第三章 人类与大气圈
    **节 大气圈的结构与组成
    一、大气圈发展史
    二、大气圈的结构
    三、大气的组成
    第二节 大气污染及其类型
    一、大气污染的含义
    二、大气污染分类
    三、大气污染源的类型
    第三节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及其转化规律
    一、大气污染物的种类
    二、大气环境中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
    第四节 人类活动对大气圈的影响
    一、世界气候的异常现象及其变化趋势
    二、温室效应
    三、阳伞效应
    四、南极臭氧洞
    五、酸雨
    六、热污染
    七、大气圈氧平衡失调——潜在的危险
    第五节 大气污染的危害
    一、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二、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
    三、大气污染的其他危害
    四、大气污染经济损失的估算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人类与水圈
    **节 世界水资源
    一、世界水资源与水循环
    二、世界对水的需求
    三、世界供水前景
    第二节 水利工程的环境效应
    一、大型水库的环境效应
    二、案例研究——三门峡大坝与阿斯旺大坝
    三、地下水过度开采
    四、河道整治
    五、湖泊的湮灭
    第三节 水体污染
    一、水体的概念
    二、天然水的物质组成
    三、天然水体的自净作用
    四、水体污染
    第四节 主要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一、需氧污染物
    二、植物营养物
    三、油类物质
    四、重金属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人类与生物圈
    **节 生物圈的概念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一、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类型
    二、生态系统的功能
    第三节 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
    一、生态平衡及其被破坏
    二、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
    第四节 联合国的人与生物圈计划
    一、人与生物圈计划的目的
    二、人与生物圈计划的研究内容
    三、生物圈保护区的特征
    四、生物圈保护区的功能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 人类与土壤圈
    **节 世界土地资源
    一、世界土地资源概况
    二、世界土地资源的消长
    第二节 人类对土壤圈的影响
    一、土壤侵蚀
    二、荒漠化
    三、盐渍化和水涝
    四、土地和危险废弃物
    第三节 农药与土壤污染
    一、农药的分类
    二、农药与环境污染
    三、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降解与转化
    第四节 土地与粮食问题
    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 人类与岩石圈
    **节 岩石圈与自然资源
    一、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
    二、自然资源及其分类
    三、非再生资源生产周期理论
    第二节 岩石圈中的能源与矿物资源
    一、能源分类
    二、世界能源供求现状与前景
    三、矿物资源
    第三节 人类对岩石圈的影响
    一、深井灌水触发地震
    二、气田的开采与回灌引起地面沉降、断层活动和地震
    三、矿山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四、其他影响
    复习思考题

    第八章 人口与环境
    **节 世界人口发展简史
    一、过去的人口
    二、世界人口增长的三个时期
    三、世界人口增长的原因
    四、未来世界人口的预测
    第二节 中国人口问题
    一、中国人口发展简史
    二、中国人口的现状和特点
    三、中国今后人口的发展
    第三节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一、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二、对水资源的影响
    三、对能源的影响
    四、对大气质量的影响
    第四节 人口动态学
    一、种群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二、生物种群的增长曲线
    第五节 人口预测模型
    一、人口预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二、人口预测模型
    复习思考题

    第九章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节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一、衡量**(地区)财富的标准
    二、人文发展指数(HDl)
    三、绿色国民账户
    四、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
    第四节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全球《21世纪议程》的基本思想
    二、全球《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
    三、《中国21世纪议程》简介
    第五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复习思考题

    代跋——新自然观与人类文明
    附录1 人类环境宣言
    附录2 内罗毕宣言
    附录3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附录4 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宣言
    附录5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
    参考文献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