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
13年前本人曾出版了一本《有机污染物化学》作为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该书取材于1983年开始给研究生讲课的内容,几经修改、补充、完善,于1990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值得欣慰的是该书被不少科研院所和高校作为研究生教材使用,并于1995年获教育部**教材一等奖,1998年又获科技进步二等奖(教材类),得到了国内同行们的认可。
历经多年,随着环境科学的发展,深感该书的内容急需更新。经我校研究生院**,教育部组织专家评议,并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会议审定,将该书正式列为*****研究生教学用书,并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为了写好这本书,我们还组织了国内有关专家召开了一次座谈会,邀请的专家包括大连理工大学陈景文教授、清华大学魏东斌博2、北京师范大学刘新会博——2、华南理工大学吴纯德博士、暨南大学钟萍博2、中科院南海研究所林志芬研究员等。专家们对该书的内容及章节结构都进行了具体论证,为该书撰写的框架奠定了基础。
经讨论,决定将该书分为三部分,共二十五章。**部分为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这是有机污染物的基础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有机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所谓迁移,指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物理过程,在此过程中,污染物的结构未发生变化,包括污染物的分配、溶解、挥发、吸附等过程;所谓转化,即有机物的生物化学过程,在此过程中,污染物的结构发生变化,包括光降解、水解、氧化还原和生物降解、富集等过程。主要阐明有机物在环境中的过程机制。在这一部分,作为案例,我们还将污染物在河流、湖泊、地下水的变化过程纳入其中,加入一些物理和数学模型,以便更深入地评价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行为。
第二部分是关于有机物结构一性质/活性相关。有机污染化学发展至今,已呈现出由描述性向推理性、由定性向定量、由宏观向微观发展的趋势,因而,对分子结构特征的定量描述并阐明生物、化学等过程的重要规律,自然成为有机污染化学基础研究的重要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