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商周历史阶段的盐业与巴人文化
进入夏商周的历史阶段,人们从考古发现的材料中进行研究。认为三峡地区的文化面貌是以釜、罐为其特色。为什么在三峡地区能够形成一支有别于他地文化面貌的独特的物质文化,这支文化的主体民族,许多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们认为它属于巴人文化的内容。另从甲骨文字中可见,商人曾多次率军队攻击巴方,这是什么原因,商远离故土,去攻击一个处在偏远地方的部落或部族集团?而三峡地区在夏商时期,文化特点鲜明、繁荣而强盛,这就使人不得其要领,惑而不解。今天的考古发现,从物质文化的特点上看,在接近夏代时,则从中原有一支文化(煤山文化)突至三峡。而进人商代,商在湖北黄陂建立了盘龙城为据点,并扩展到石门皂市一带,三峡中也有其材料。如此长驱直人,扩展夏商文化与其影响,是领土的要求?还是虏人的需要?还是掠夺这里的资源与物产?这都是需要加以认真研究和讨论的问题。就我们看来,夏前期媒山文化的契人,当是这里的特殊物产--食盐。商对巴地的征战,也主要是其经济物产,次为夺虏其人,特别是对盐需要与窥求。如果占有,可使其氏族、部落听从商王朝的指挥,或者听令于朝廷,而我们今天从历史角度上看,商的征伐,迫使巴人奋起反抗。*终未能占领其地。由于成为世仇,而在周人推翻商朝统治时,巴人举兵相助,这不仅是故事的传说,定有其当时特定的历史因素才能激起巴人对商的仇恨。甲骨文中所记载商伐巴的战争几十次,要我理解,这征战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夺取巴人的食盐为商王朝服务。所以导致战争冲突绵延不断。而巴人没有能够形成*为强大的**集团,而是时而集中,时而分散的部落社会。这与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条件较艰苦,加之地缘又主要是形成线状与散落式分布为主,虽有一定的物产之利,终难以形成强大的而历久的集团。虽然后世称巴为国并有其一定的地域范围。 中国的少数民族,迄今已确认的有五十五个,大半在边疆。其中,人口达百万以上,而都不在边疆的,只有一个民族。然而,正是这个深居祖国**的民族,为了保卫祖国的海疆,不辞往返万里,甘作殊死之战,成为抗��的劲旅,屡破顽敌,叠建奇勋。
沿流讨源,早在殷末周初,这个民族的祖先就曾协助周武王讨伐殷纣王。在牧野之战中,他们士气高昂,兵锋凌厉,向敌军进攻时载歌载舞,使敌军前列的徒兵因气馁心惊而倒戈反走,为周人击灭殷朝的决战立下了头功。
后来,在汉王刘邦的部队里,这个民族的祖先屡膺前驱重任,摧锋陷阵,加快了汉朝统一中国的步伐。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所说,刘邦观看了他们的歌舞,赞日:“此武王伐纣之歌也”.“乃命乐人习之”。
仅仅凭着上面陈述的几项业绩,就应当把这个民族的名称用擘窠大字写在中华各民族的“凌烟阁”上。
这个民族今称土家,其近源是有多种因地而异的名号的“蛮”、“夷”,其远源是巴人。据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土家族有五百七十余万人,分布在武陵山脉及其邻近地带,大半在鄂西南和湘西北,小半在川东南(今属重庆市)和黔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