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高速接触网零部件
接触网是一个庞大的空间机械系统,它用零部件实现有序的连接和接续,把接触线、承力索、支持装置、绝缘元件、电气设备以及支柱等连接成一个能传递电能并且有支持功能,同时具备相应强度的机械性质的整体系统。这个系统应能经受自然界多种气象条件的侵袭,保证良好地向高速运行的电力机车传送电能。
接触网的零部件是接触网系统的关节及纽带,任何接触网零部件的损坏,即意味着供电系统的破坏,使整体运行及供电系统陷人瘫痪。在一定意义上说,接触网零部件是整体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既不能缺少,也不能被破坏。
随着电气化铁路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线索的张力也在逐渐增大,因而,各种零部件的重要程度也更加突出地显现出来,不仅是机械性能要提高,而且其电气性能、温度性能、防腐性能、抗振性能都要强化和提高。就零部件整体而言,其材质应具备强度高、韧性好、耐腐蚀的特点;就其性能而言,应具有重量轻、结构简单、耐振性好、可靠性高、装卸方便;从经济角度而论,应该是取材广泛,造价低廉,制造程序简易。
当前,高速接触网零件发展的方向是采用优质材料,实现挤压成型模式,并要求零件结构新颖、重量轻、防腐性能好。为满足要求,材质上应根据不同使用条件选用铜材、铝材、不锈钢、合成材料等,加工工艺采用精密模锻、精密冷冲成型、精密铸造成型、数控自动化加工成型等。表面处理采用抛丸、表面氧化等电化学处理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性和可靠性,以达到少维修或无维修的目的。
接触网零部件的类别多,形式多样,差异性也很大,很难把全部零部件的功用、技术特征说明说透,下面就常用零部件所具有的共同问题略加阐述。 随着社会及经济的发展,必然对铁路交通提出更高要求,这是被证明了的客观规律。20世纪60年代,日本建成了世界**条高速电气化铁路——东京至大阪的新干线,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因而,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法国及德国先后建成时速达300km/h的高速电气化铁路,极大地推动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当今世界的铁路,提高列车运行速度是一项共同追求的目标。我国也在积极推进高速电气化铁路建设,先后对广(州)一深(圳)线及哈(尔滨)一大(连)线进行了目标速度为160~200km/h的电气化改造,接着又着手修建了时速为200~250km/h的秦(皇岛)一沈(阳)高速客运专线,并正在筹建时速为300~350km/h的(北)京一沪(上海)高速铁路。与此同时,我国还在大面积、大幅度地提高现有电气化铁路的运行速度,主要电气化干线逐步达到时速160~200km/h,并将形成以北京为**,以上海、广州、沈阳等城市为速度圈的高速铁路网。为适应我国高速电气化铁路发展的需要,作者撰写了《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这本书。
本书以高速接触网基本技术原理为核心,深入地分析了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和高速接触网的受流理论;全面地总结了我国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技术成就,系统地论述了接触网领域的理论成果,概括地介绍了国外高速接触网的先进技术。因而本书是集理论性、学术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科技图书,它体现了接触网学科领域内的前沿性技术。
全书共13章:**至三章阐述了高速接触网的基本原理、参数计算及CAD方法;第四至六章叙述了高速接触网的基本结构、供电设施及技术特征;第七至九章论述了高速接触网的振动特性、受流理论及仿真原理;第十至十三章概述了高速接触网的施工工程、检测技术及运营维护。书中所述的各个部分前后贯通,有机衔接,既互相联系,又保持相对的独立,以适应教学、设计、施工、运营等各个专业单位及广大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研究和参考的需要。
本书除**研究、分析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振动特性及受流理论以外,还论述了与生产实际紧密相关的高速接触网的施工技术、检测技术以及**运营维护等有关技术问题。在撰写过程中,还特别注意到内容的系统性和实用性,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和统一。在拟定上述章节和内容时,考虑到施工工程对高速接触网运行质量的重要影响,特约朱飞雄撰写了第十章。同时,王祖峰、张北斗审阅了部分章节,并提出诸多宝贵意见,借此特表谢意。尽管如此,由于时间仓促和作者拥有的资料有限,书中的缺点和不足定会存在,敬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