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能力代表一个人的文化程度,代表一个人对某种技能的认知高度,代表一个人对世界的理解深度。,大学写作堪称中文教育的牛鼻子,牵一环而动全身。不可否认,应用极广、影响极大的几本通行写作教材在这些年的大学写作教学中的确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但我们也从中发现了不少问题:有的课程定位模糊,培养目标不明确;有的与中小学写作教学理论衔接不好,已在中小学写作教学讲过的依然在讲,此前一些没提到过的反而不提;过于追求文体周全,只考虑体系的严整,却忽视了有所侧重,致使每部分理论都语焉不详,否定了基础写作“一通百通”的重要性;有的好看却不好用,更适合作查阅文本而非讲用文本,内容设计与大学写作教学课时安排极不匹配,很难对照执行,这些“写作教程”呼之为“写作学理论”也许更合适。我们在调查时还发现,许多院校都自编一本教材与通行教材配合使用,使用通行教材一是讲授写作理论的需要,二是一些检查、评估部门惯于把它们作为指定教学用书,而用自编教材则是依托教学实际,真正符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写作能力的需要。
本书力求依托全国大学写作学科建设的全局观来编写,而以文学写作为根基,把其他文体视为延展;选择*有代表性的15种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