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篇 孙子《导读》
**章 《孙子》与军事学
《孙子》一书从问世起,就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在战争实践中发挥着指导作用。孙膑围魏救赵是孙子“攻其所必救”战法的典型运用,而马陵减灶再擒庞涓则是“能而示之不能”原则的生动实践。赵充国出镇西陲,上书数言兵事,多引孙子之言以为指导,终破羌人**。李孝恭因不听李靖“待其气衰然后奋击”之言而败于萧铣。马燧则因善于“制人”而大败田悦。辛稼轩以孙子思想为指导而著《九议》、《十论》,为抗金出谋献策。戚继光也以孙子思想为章本而练兵平“倭”。凡此等等,史不绝书。杜牧在其《注孙子序》中说:“孙武所著十三篇,自武死后几千载,将兵者,有成者,有败者,勘其事迹,皆与武所著书一一相抵当,犹印圈模刻,一无差跌(失)。”此话虽不免有些夸大,但古来为将者却莫不把《孙子》作为“兵经”看待,这确是事实。战争无论胜败,我们大都可以从《孙子》中找到原因。
《孙子》中有关战略原则,亦即作战形式、方针、指导等,是以“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一思想为基石的。《孙子》把“知彼知己”看成是指导战争的先决条件。也就是说,战争指导者,对决定战争胜败的“五事” (一日道,二日天,三日地,四日将,五日法),以及“七计”(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熟练,赏罚孰明)要深究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