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昨天太近,明天太远
1
北纬39°以北,一个气温不到10摄氏度的清晨,我站在漆黑的传送带末端,等待着冰冷的铁灰色金属托盘无声地滑落到我面前。
恹恹欲睡的工作人员神色安然而麻木,不与任何人对视,只是机械地挥了挥手,让我拎走托盘里经过安检的包,继续迎接下一个手握护照和登机牌的旅人。每天从他们身边经过的一张张面���都逐渐模糊成了同一个样子,即使千百种身份也都只有同一个目的:通行。
离开这座城市,从此处通行。一挥手一盖章,你便明白由这一刻开始只有身后的地方叫北京。
天还没有透亮,候机大厅里陈列着茫然等候的人群:有人捧着外卖袋吃早餐,有人躺在椅子里补眠,有人膝上搁着电脑对准屏幕打呵欠。
落地玻璃窗的窗格将视线划成一块一块,窗外无边无际的机场跑道犹如拼图般静默在这个清晨。此时此刻整个北半球都未曾彻底醒来,唯有我右手食指上的戒指反射出温柔的光。
我坐在两年又七个月的时光末端,等待登机通道上方那块液晶显示屏亮起。
在身后这座城市里漂浮了九百多个日日夜夜,我转过一个并不完整的圈,再也回不到原点。这一瞬间,记忆像寒潮般从身后淹没过来。回过头,恍惚看见当年的自己——那个拖着大行李箱的小身影站在人来人往的月台,继而背对时间的单行道渐行渐远,直到完全消失不见。
那是两年之前,十月的某天,我再次回到北京。
出发那天,干燥晴朗的天空中浮着一些意义不明的松散的云,像一张宽大的手掌在我头顶摊开,展示掌心里无法预知的曲线。
我一直相信,离开一个地方的定义是永远不再回来。
这么说来,其实我从不曾真正离开过北京。
火车窗外的电线杆一根一根有节奏地将灰蓝色的天空划破,再随着车轮撞击铁轨的声音倏地从我的视线里掠过、向后移去。十月的阳光像沙子一样透过玻璃贴在皮肤上,依然刺眼却早已经不再灼热。
列车员来换票。我摸出衣兜里那张坚硬的金属片,换回一张印着黑字的粉红色纸。那张纸上印着我的目的地——黑得几乎要溢出油墨的三个字:北京西。
抬头看看行李架上的大箱子,又看看手上的票和窗外的天,我这才恍然大悟,相信眼前这一切都是真实的——两年前我独自离开北京,今天又孤身一人再回来。
离开是因为一个叫林非的男人,回来是因为另一个叫Frank的假洋鬼子——哦,不对,应该说是ABC。林非是我的前男友,我们认识十年,其中在一起六年,又已经正式分开了四年零两个月;两年前我毕业,离开北京回了南方。而素未谋面的假洋鬼子Frank是我的老板,一周之前的Mail和电话面试决定了我的命运——从明天开始我将坐在他公司某个角落不起眼的格子间里灰头土脸地奋斗,获得的回报是刚刚够养活我自己的微薄薪水。
顾昕来接我的时候还背着个书包,很显然是刚刚下课或者刚刚逃课。顾昕今年都研二了,而我在一家薪水很不错但气氛半死不活的国企闷了快两年,终于抵制不住诱惑又回了北京。又是从头开始。
她一见我就把箱子拽过去拖着:“快点,人多着呢,赶紧出站排队打车。估计排个半小时差不多。”
一听说排队打车,我嚎叫起来:“你你你不是说开车来吗?!”
“我也想啊,这不按尾号限行嘛。谁让你来的不是时候——哎,你大箱子这么重,贩卖人口的啊?”
我又有种想拍她的冲动。这妞两年居然一点都没变,短头发、大书包、一年四季都用宽大的裤子罩住长腿。说话还是颠三倒四拣着急的嚷嚷。
“喂,我说你又逃课了吧?”我冒出一个疑问,此时此刻我们正混杂在金属围栏后排队的人潮里慢慢往前挪动。
她这才贼笑着摸摸头:“不算逃课,不跟你说过老板是我爸学生嘛,我告诉他了今天有事不去。”
见她那样,我忍不住语**长地跟她谈了句人生:“顾听同学,你说你都研二了,在旧社会咱这个年纪,孩子都能打酱油了,你怎么还浑身充满一股高中生的气质?”
“靠,当心我把你塞后备箱里!”她一巴掌拍过来直捣我的臀部。
她这熟悉的一爪子拍得我差点没有眼泪哗哗——上一拍还是两年前,毕业聚会。
那是吃散伙饭之前的某**。我联系好了工作急着收拾行李回家,匆匆忙忙跟宿舍的人一起吃了个饭就不打算参加全级毕业生的集体聚会了。这四年过得就像一场被吓醒的美梦,虽然很美,但只想赶紧清醒过来逃离出去。
当时正站在餐厅二楼的阳台上,顾昕啪地一爪子袭击我的臀部,“你丫不厚道,跑外边躲谁呢?”
“去,我这不是思考人生嘛。”我伸出一只手调戏她。
她把她手里死沉死沉的黑色大单反往我脖子上一挂,挂得我差点没断气。还不解恨地接着给我一掌,“别傻看了赶紧拍吧。咱这儿你以后可是看不着了。”
一想到这,我屁股上还有点疼。
不对,屁股疼是真的。因为又听见顾昕在耳边嚷嚷:“你到底上不上车啊?”
很不幸,看来我真的又中了她一掌。
2
我学的是法文。专治舌头打不了卷儿的一门专业。
毕业两年,同学们深造的深造嫁人的嫁人,估计只剩我孤家寡人又一事无成了。如今要到一家颇有点名气的女性时尚网站做编辑——说得好听是开始混时尚圈了,说得平实点儿就是一淹没在互联网海洋里的小蚂蚁.
出租车在风和阳光里驶过街道,一切景物都平缓地滑过视线。公路、指示牌、路边的植物、建筑……都像忽然之间蹦到我眼前一样鲜活无比。时光开始不停退后、退后。我惊讶地发现我已经跟这座城市形同陌路。
路边到处都是“北京欢迎你”的大标语。城市依然那么亲切,只是我已经彻底陌生。
“发什么呆呢?”顾听扭头看我。
我十分羞涩地指指窗外的大标语,说:“呃……那个,小顾同志啊,回去之后就说是我的指示,下次别这么铺张了啊。做人要低调。”
“滚,要知道咱首都人民为了迎接你可是建了一鸟巢啊,你说不住就不住对得起党和人民吗?”
“住住住!我怎么可能对不起同志们啊,哎,师傅,咱去鸟巢……”我还没满怀激动地下完指示,头就被她的爪子给按玻璃上了。
“师傅您接着开,甭理她。”她说了之后开始掏我上衣口袋,“喂,你说你写了地址放兜儿里的呢,在哪?”
“左边!”我挣扎了会儿,总算逃脱魔掌,从上衣左边口袋里摸出一张写了字的纸条。那是我从现在开始的住址——为了这间我只见过照片的小房间,我需要支付每月薪水的三分之一以及所有下班之后的时间。
这是一位学姐搬家后转租给我的,据说是听说我要来,把房子留了大半个月没转给别人。并且我也急需地方落脚,这里对于一个特别不习惯在人家家蹭住的单身女人来说跟雪中送炭没多大区别。于是我很感激地租了过来,哪怕后来发现每天堵车的时间比上下班的路程还长,哪怕房间小得除了床之外只够一个人侧身走过。
一拎着行李进门,颐昕就嚷嚷开了:“我说宁默同学,听说您是一时尚网站的编辑啊,我可是头一回见到这种活法:从时装秀场上回来后睡隔板房……”
“你叽歪什么啊,我这住的是别墅。不然你看谁家公寓这么多房间?没有吧。瞧这规模**是别墅。”我回嘴,把站在一旁的房东逗得直乐。
房东是一三十多岁的大姐,北京人,一看长相就挺有才的。是挺有才的,不然怎么能把好好的一四室两厅改装成了十间小卧室分租出去?
交好房租安顿好、买齐日用品之后,颐昕拉我出去跟为数不多的几个还留在北京的同学吃晚饭。等回到家已经天黑了。从公交车上下来,看着小区边的路灯在黑暗里排成带着奇妙弧度的曲线。
上楼,回家。电梯小姐大概是第二次看到我,缩在大外套里对我友善而好奇地微笑,目送我在九楼走出电梯。
所幸小卧室还有个一平方米左右的阳台,还能晾个衣服搁个小电锅。
从此,一个穿不起Prada的未来女魔头便开始了住隔板房的日子。
3.
忘了说,我叫宁默。宁静的宁,默然的默。
据说爸妈给我取名来自“是以君子宁默毋躁,宁拙毋巧。”估计他们俩是想我成为一有涵养有文化有气质的淑女来着,结果没想到我从小就活蹦乱跳没淑女过,现在还成了一整天趴在电脑前为流量殊死战斗的小网编。
工作性质使然,我每天要跟无数标价牌上很多个零的商品、无数比世界小姐还美貌知性的品牌公关、无数对媒体力量寄予厚望的客户打交道。这一切并不影响我简单甚至俭朴的生活,我的生活当然也不能影响到听起来很**的工作。
我住的小屋离公司只有四十分钟路程,当然这四十分钟还包括常规的堵车。
因此,每天早上6:30我都必须准时被闹钟叫醒,接下来刷牙洗脸再花一个半小时折腾穿衣服化妆——不是我不爱睡觉爱折腾,如今把自己打扮像样点去上班纯粹是赶鸭子上架。
**天上班,我一到公司就傻了:这儿连HR都穿得像肥皂剧里的标准OL一样——又紧又窄的套装、纤细得摇摇欲坠的高跟鞋、身上散发着那种能在大商场化妆品区闻到的香味、说话不时夹杂几个半吊子英文词,比如“请把这份project send出去”“这件事情非常easy,你只要folloW就行了”。
当HR领我到我的办公桌前,更大的震撼出现了:请问旁边这这这些姑娘都是编辑还是明星?!并且,其中有一个男编,粉色衬衫黑框眼镜,站起来才发现他身高很可观、下半身穿了一条浅咖啡色紧腿裤,当场我就被镇住了——男编还是男模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