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文化罂粟
关于老子,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这样开始叙述: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老子是南方的楚人,又在北方的周为官,做周守藏室之史。长期浸淫于北方,可以说,老子的思想是南方文化与北方文化结合的产物。难怪他的思想包含着巨大的激情,却又如此抽象,理智,甚至冷酷。
司马迁接着叙述了有关老子的两件事:一是孔子到周去。曾向老子问礼。老子告诫孔子要去掉骄气与多欲,去掉傲慢的神色与过分的追求。孔子回来后,用“龙”来向学生描述他见到的老子,推崇备至。这与《孔子世家》中的记载有出入,或者是两件事分开记叙。在《孔子世家》中,孔子适周问老子礼后,老子送他出来,送孔子几句教训的话,其中两句很发人深省,是一个老于世故人的口气:
为人子者毋以有已,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意思是说,做儿子,不要在父亲面前有自我,做臣下,不要在君主面前有自我。这里“有己”,我译为“有自我”,包含有“自作聪明”。“比父亲、君王聪明”,“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独立意志”等内容。做儿子,做臣下,在父亲面前,在君主面前有自我,显得比他们还聪明,是不招他们喜欢的。老子是深察人性的缺点的。
还有一件事是有关《道德经》(即《老子》)成书的记载。司马迁说,老子居周既久,见周之衰,就准备离去。当老子骑着青牛要出关而去时,被关令尹喜挡住了。据说这位关令尹喜也是周之大夫,是一个隐德行仁的高人。他预先望见有紫气东来,知道将有真人经过,便留意观察东来行人,果然迎得老子。尹喜对老子说,“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你要从人间隐退了。在你远行之前,为我们留下你的思想吧。
司马迁接着叙道:
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看司马迁说老子,一开始语气颇坚决自信,籍贯、姓氏、官守都言之凿凿。但在叙完老子出关,“莫知所终”以后,突然又变得不自信而自疑起来:或日:老莱子亦楚人也……
老子是老莱子?老莱子是老子?更可疑者,司马迁这位反对“言不雅驯”的人,竞说出这样荒诞不经的话来:
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司马迁大约也是被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弄得神经兮兮了。才说出这样他自己历来反对的“昏话”。这还没完,老莱子我们还没弄清呢,他又说起了一个“太史儋”:
自孔子死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或日儋即老子。或日非也,世莫知其然否。看来,司马迁这回真的是彻底的糊涂了。只好叹口气,说一句圆场的话:老子,隐君子也。
是的,老子的生平,对我们而言,是无始无终的:我们不知道他从哪里来,也不知道他到了哪里去。尤其是他的终点,更是成为哲学史上的一大悬案。一般人的一生,以死为终点,而他,则没有死,只有“隐”,只有“出关而去”。他自己说过“出生入死”的话,敢情他的出关,是在另一个时空的再生?
确实,对我们而言,他只是离席而去了,在后来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不是一个死者,而只是一个“缺席者”。我们在讨论自然、社会和人生时,一直给他保留着席位,一直在引用他的思想。什么时候他能姗姗而来,直接参与我们的话题?
后来,还有一个说法,说他一生下来就满头白发。我以为这不仅是有关他个人经历、心灵与智慧的隐喻性象征。更是有关我们这个早熟民族的心灵与文化的深刻的隐喻。他的职业:“周守藏室之史”实际上也可能是一个隐喻,与前一个隐喻是一个因果系统——我们历史悠久,饱经风霜。我们少年老成,老奸巨滑。
老子是一位令人望而生敬的人.他智囊般硕大的头颅内包含着无比深刻的人生智慧;他还是一位令人望而生畏的人,他额头上密密的皱纹中隐藏着太多的阴谋与陷阱;他神奇地出现在我们民族的孩童时代,雪泥鸿爪一般,惊鸿一瞥,然后又神奇般地远遁他方。在夕阳的余辉中,他骑青牛,执麈尾,晃动身影,出关而去。弃故土如弃敝屦。描述他的行踪正可以用这样一个词:神出鬼没——出如神迹,没如鬼杳。
他是一位深谙历史的学者,“周守藏室之史”,就是周王朝政府档案馆的馆长。那时的政府档案馆中所保存的文献.不外乎就是史官们记事记言的史书,是王朝的大事记,是诸国的相砍书;是你死我活的兴与亡,是此起彼伏的盛与衰。是阴谋与权变,是杀戮与残忍,是眼泪与狞笑,是尔虞和我诈。他整天关在阴冷的屋子里读这些东西,能不“一篇读罢头飞白”?难怪他“生而发白”。这些东西成为他了解和理解社会、人生的感性材料和基础,成为他哲学的依据和指控人类文明的证据。
对于某些人来说,人类集体的经历和创痛会成为他自己个性的感性体验,老子正是这类超常人中的一个,他生在那么多既经的历史之后,正是历史的一个晦气重重的遗腹子。面对着“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的历史血河,他怎能不由美少年变为鸡皮“老子”,并在他额头上深深浅浅密布的皱纹中,埋下与阴谋、与冷酷甚至与残忍难分难解的智慧?班固说.道家出予史官,是有感而发吧。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那岂不是在说,读史使人少热情而多冷静,少诗意而多理智,少幻想而多现实,少天真而多心机,少童心而多老滑,或者更直接地说,读史使人衰老,使人世故!
看多了罪恶,不是与世同浊,心肠随之冷酷;便是脱胎换骨,超凡人化,蜕化出一颗大慈大悲的心灵。综观老子的遗著,好像他这两者兼而有之,犹之乾坤始奠之前的混沌宇宙。在他为我们留下的“五千精要” (刘勰对《道德经》的评语》中,除了谈到了宇宙的生成构成,对后世影响*大的有两点:一日治国。二日处世。
老子治国的方法。也就是班固所说的道家特别重视的“君人南面之术”。可他的治国之术,实在是简单,用他的话说,简单到“治大国若烹小鲜”,就如同炒一碟小鱼而已!为什么呢?因为在他看来,治国的关键不在于我们殚精竭虑地去做什么,而是只要我们把现在正干的事停下来,什么也不做就是了:
不崇尚贤才,从而使百姓不争夺;不看重难得的财货,从而使百姓不做盗贼;不让百姓看见能引起占有欲的东西,从而使百姓的人心不乱。所以,圣人治理天下,是让人民心灵空虚而肠胃充满,志向卑弱而筋骨强健。让人民经常处于无知识无欲望的状态.从而让那些智者不敢有什么作为。实行了无为。就是无所不为了。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为。》 (三章》
一口气说出八个“不”字,四个“无”字,听起来就如同摇头摆手避之如恐不及,口里一连串的“不不不……”和“别别别……”,这是对现存社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全盘否定。为什么“不尚贤”?因为贤是人的智力、能力和德行的总和,是对一个人的综合评价。“贤”的坏处在于它是“有为”的工具,人越贤,闹的动作也会越大,潜在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这世界上,很多坏事都是那些“有能力”的人做出来的。很多的祸都是他们闯下的。被历史与现实的无穷变幻与无数鬼脸弄得心惊肉跳神经兮兮的老子渴望宁静。那种远古的无争无夺的,无知无识的,无是无非的宁静。所以老子要“不尚贤”。还要“不贵难得之货”。“货”是什么?是人人都欲得的物质享受。“货”的坏处在于它刺激了人的欲望。这“货”与“贤”相辅相成。据段玉裁的解释,“货”乃辗转易手之财,“贤”则是由“多财”引伸而出的人之多能。故尔,“货”是所争的目的,“贤”则是争夺的手段。货越贵,人就越要去争;人越贤,争夺就越激烈,阴谋就越周密,用心就越机巧。所以老子说“圣人之治”应该是“虚其心而实其腹,弱其志而强其骨”。“虚其心”、“弱其志”就是使百姓心志空虚,无所欲求,安于现状。这当然是“愚民政策”,但客观地说,老子这种“愚民政策”的目的不是为了便于统治者的统治和榨取,而是他真的认为这样的“愚”乃“淳朴”的表现,是“赤子之心”的那种状态,是道德的人与道德的社会的*高境界。另一方面。能让人民“实其腹”、“强其骨”,老子毕竟比“率兽食人”《孟子语》的统治**要仁慈得多了。
“使夫智者不敢为”,智者哪怕是看到了社会的黑暗,发现了上层权势者的阴谋自私与对大众利益的损害,面对着一群肠胃充实头脑空虚,筋骨强健心志卑弱的大众,他还敢呐喊么?他也只有彷徨于无地吧?
所以,鲁迅才有这样的疑惑:一个铁笼子里一群人昏睡以待死,而有一两个人醒来了,这一两个人是喊叫好?还是也一同昏睡好?英国著《论自由》的穆勒也对此现象进行过描述。他说,在专制的社会里出现过并且还会出现伟大的思想家,但决不会出现思想活跃的大众。所以,思想家天才的思想火花只能在小范围内悄悄地传播,并自生自灭,而永不能以其光辉照亮社会的一般生活。愚昧的大众不仅是暴政的受害者,也是暴政的同伙,先知先觉的迫害者啊。那集体的暴力正是暴君*爱调动的迫害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