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旅游景观美学
QQ咨询:
有路璐璐:

旅游景观美学

  • 作者:祁颖
  •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9787503853456
  •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01日
  • 页数:194
  • 定价:¥2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是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共分l0章,分别为导论,美学基础,旅游
    审美心理,山岳景观审美,水体景观审美,生物、气候、特异景观审美,中国古建筑景观审美,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审美,中国古代雕塑景观审美,中国画、碑刻及楹联景观审美。全书体系完整,各章设有本章概要、学习目标、关键性术语、知识窗、思考题、经验性训练、本章**阅读书目等栏目。本书特色在于,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各章*后一节都设有景观实例欣赏,这对于理解和掌握该章内容会有很大帮助。
    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教材,也可作为旅游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还可以作为相关业务人员、普通旅游者了解景观、认识景观的参考书。
    文章节选
    第1章 导论
    1.2 旅游景观
    旅游审美活动的进行离不开旅游景观,抛开旅游活动,也就没有所谓的旅游景观。因此,旅游景观是旅游活动发展的概念性产物;旅游景观本身早已有之,只是单纯地以“景观”出现而已。随着旅游业的产生与发展,并越来越普及化、大众化,一些“景观”中能够满足旅游者审美需求的部分便成为旅游景观。
    1.2.1 旅游景观的概念
    “旅游景观”概念的提出是在旅游业全面兴起之后,从根本上来说,是��景观”概念的延伸和细化。为此,有必要先了解“景观”概念的演变及基本含义。
    (1)景观
    “景观”(landscape)是一个随时间发展演进和学科认识不断深入而内涵、外延逐渐丰富的概念。对它的认识和理解,不同时代、不同学科、不同文化背景的主体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景观”一词*早出现在希伯来文《圣经》的旧约全书中,被用来描写所罗门城的瑰丽景色。l6世纪末,“景观”主要被用作绘画艺术的一个专门术语,指自然景色。18世纪,一些园林设计师从追求艺术效果出发,开始采用“景观”一词,园林中的建筑与自然结成的具有审美欣赏意义的客观有机整体被称为景观。景观的含义发生了变化,已不仅仅局限于自然部分,也包含了人为建造具有观赏意义的景象。到了l9世纪初,近代地理学创始人德国地理学家A.Von.洪堡将
    “景观”引入地理学,指出“景观”是“一个地理区域的总体特征”。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形成了以研究景观形成、演变和特征为对象的景观学。我国对“景观”一词的使用至近代开始出现。从辞源角度看,“景,光也”;“观,谛视也”,即“景”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观”则是主体的欣赏行为。显然,作为客体的景离不可开主体的参与。
    ……
    目录

    前言
    第1章 导论
    1.1 旅游景观美学
    1.1.1 旅游景观美学的概念
    1.1.2 旅游景观美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1.2 旅游景观
    1.2.1 旅游景观的概念
    1.2.2 旅游景观的构成及特点
    1.3 旅游景观美
    1.3.1 旅游景观美的特征
    1.3.2 旅游景观美的要素
    1.4 旅游景观观赏原理
    1.4.1 旅游景观观赏的方法
    1.4.2 旅游景观观赏的距离
    1.4.3 旅游景观观赏的角度
    1.4.4 旅游景观观赏的时间
    第2章 美学基础
    2.1 美感与审美活动
    2.1.1 美感的含义
    2.1.2 美感的特性
    2.1.3 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
    2.2 审美存在
    2.2.1 自然美
    2.2.2 艺术美
    2.2.3 形式美
    2.3 审美形态
    2.3.1 优美与崇高
    2.3.2 悲剧与喜剧
    2.3.3 荒诞
    第3章 旅游审美心理
    3.1 审美心理要素
    3.1.1 审美感知
    3.1.2 审美想象
    3.1.3 审美情感
    3.1.4 审美理解
    3.2 旅游审美动因
    3.2.1 旅游审美需要
    3.2.2 旅游审美目标
    3.2.3 旅游审美动机
    3.3 旅游景观审美的心理过
    3.3.1 旅游审美潜能的介入
    3.3.2 旅游审美心境的形成
    3.3.3 旅游审美意识的调动
    3.3.4 旅游审美心理场的建立
    3.4 旅游审美能力培养
    3.4.1 旅游审美能力
    3.4.2 审美感受力培养
    3.4.3 审美想象力培养
    3.4.4 审美理解力培养
    3.5 中西方审美心理差异
    3.5.1 重理性与重实用
    3.5.2 对美与善关系的不同认识
    3.5.3 重写实与重写意
    第4章 山岳景观审美
    第5章 水体景观审美
    第6章 生物、气候、特异景观审美
    第7章 中国古建筑景观审美
    第8章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审美
    第9章 中国古代雕塑景观审美
    第10章 中国画、碑刻及楹联景观审美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