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电视制作概况
**节 电视制作的回顾
电视制作(Television Production),广义上讲包括制成一个电视节目的全过程;狭义上讲,人们有时专指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电视台的片尾可以看到“制作”字幕,这里的“制作”常常指的是电视节目后期制作过程中,使用编辑机、特技机、字幕机等制作设备,配合编辑、记者完成节目制作的技术人员。
电视台主要由节目制作和节目播出两大部分组成。节目制作主要完成各类节目带的制作任务;节目播出主要将节目制作部门完成的节目带顺序播出。
电视制作,包括节目生产过程中的艺术创作和技术处理两个部分。电视制作的全过程常常可以分为构思创作、拍摄录制和编辑混录这三个制作阶段。我们沿用电影制作的观念,电视节目制作通常分成前期制作和后期制作两个基本过程。前期制作包括构思、采拍,是指在台内演播室中进行节目摄录和对现场或野外素材摄录;后期制作包括编辑、合成,是指对前期拍摄的节目素材进行电子编辑、加特技效果、叠加字幕或图形、配音配乐以及播出节目带复制等一系列加工处理。这种阶段的划分并不适合电视直播、转播等把前期拍摄、编辑混录与播出同步进行的过程。还有一些纪实性、突发性的新闻报道也不存在前期构思的问题。但是,这种典型的程序或阶段仍有其实用价值。
一、直播与录播的回顾
录像机的出现解决了电视节目的存储和复制问题,提供了电视节目的简单传递交流手段和方便��实现“延时重播”。由于它的出现,电视节目的制作出现了像电影一样的后期制作工艺,节目的播出由单一的直播(直接拍摄播出,全电子过程)转向录播(节目录于磁带上再播出)。而在这之前几乎全部电视节目都是当地实况播出节目或电影复制节目。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的二十年中,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传统的报纸、杂志等媒体不断地推陈出新,新兴的广播、电影、电视飞速发展,以网络为代表的电子媒体迅速崛起,构筑了当下多种媒体并存、相互促进、百花争艳的立体传播态势。但是,新闻传播的理论研究一直滞后于新闻传播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入西方的新闻传播理论仍无法摆脱西方传播理论的框架。近年来,虽然许多理论工作者为此做了许多的工作,但还远未能从根本上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新闻传播理论体系。
这是一件必须完成的艰苦工作。它至少有以下两重意义:
一是社会主义**的新闻传播实践必须有更为科学的新闻传播理论,必须有符合我国实际的传播理论来指导。西方传播学理论的形成、发展有其自身的历史、文化背景。它是西方特定的哲学思想、社会文化发展的结果,是对这种思想、文化影响下的新闻传播实践研究的结果。因而,在西方传播学理论的构架中,它所包含的许多社会、政治、文化的价值评判标准很难适用于我国。学理的内容可以借鉴,但不能套用,更不能照搬,否则我们将在实践中犯大错误。
二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的新闻传播实践需要认真地梳理、总结。只有清醒地认识历史,才可能准确地把握将来。我们党历来重视舆论宣传工作。在几十年来的新闻传播实践中,我们形成了许多优良的传统,也走过不少弯路。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我们以严谨的态度,科学地、全面地进行整理、分析。这同样是促使我国传播事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由浙江传媒学院(筹)(原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组织编写的这套《现代传播系列丛书》,可以说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试图通过研究媒体传播的具体现象来丰富我国自己的新闻传播学术宝库。
立足本土文化关怀,以西方传播学理论为借鉴,努力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形成叙述的宏大文化背景,对当下传播现象进行多元文化的探究,从而显现出一种难得的开放性,这是该丛书的首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