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节 比较优势的理论来源(二)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阐明了一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即一国应该出口密集地使用本国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地使用本国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但里昂惕夫之谜引起了人们对该理论的怀疑,导致了许多经济学家做了许多研究工作去寻求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意想不到的结论。本节将简要地介绍一些主要解释的内容,进而探讨以下问题:国际贸易与生产格局如果不是由要素比例决定,那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一、熟练劳动说
根据里昂惕夫本人的解释,他认为谜与H-O原理是一致的。他认为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大约是其他**工人劳动生产率的3倍。在以劳动效率为单位的条���下,美国就成为劳动丰裕而资本稀缺的**了。因此,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也可以这样理解,即美国生产的进口替代品的K/L在国外实际为K/(3L),因此美国从国外进口的产品就具有劳动密集型了)。至于美国工人劳动生产率高的原因,他的解释是,由于美国企业科学的管理、高水平的教育、优良的培训、可贵的进取精神等。但是,一些研究表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例如,美国经济学家克雷宁(Krelnin)经过验证,认为美国工人的效率*多为欧洲工人的1.2~1.5倍。因此,他的这个论断通常不为人们所接受。
在此基础上,美国经济学家基辛(D.B.Keesing)对这个问题进一步加以研究。他利用美国1960年人口普查资料,将美国企业职工区分为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指不熟练和半熟练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