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QQ咨询:
有路璐璐:

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 作者:李怡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48693
  •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01日
  • 页数:223
  • 定价:¥23.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301148693
    • 作者
    • 页数
      223
    • 出版时间
      2009年01月01日
    • 定价
      ¥23.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从晚清到五四,一般被视做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期”,在这一过程当中,日本成为了激活中国作家生存感受、传输异域文化的“中介”。黄遵宪、梁启超到创造社的几代中国作家通过留日体验完成了对创作主体的自我激活,在一个全新的意义上反观自己的世界,表达****的新鲜感悟,这有效地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文章节选
    **章 “新语句”遭遇中的新观念的滥觞——留日中国知识界的关键词语与关键思想
    语言是我们的存在之本,人的存在首先就是一种语言中的存在,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一切文化形式都是某种语言的存在。在个人那里,对文化的感知与体验首先就是从我们赖以生存的语言开始的,没有对于“词语”的掌握,我们其实也无法“确定”我们的感知与体验。思想家舍勒说得好:“词语意义还有一种力量——确定我们在自身体验和他人体验上所感知事物的力量。若没有什么专门的词可描述一种体验,也就不能被经历该体验的个人所感知;或者,若只有一种极为一般的、毫无差别的词汇意义可用于一种体验,则该体验的特殊品质则大都只在与该词义相应的程度上被经历,被该体验的个人所感知。”
    当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一踏上日本的国土,异域给予他们的**感受便是陌生的语言,这里既有因陌生而产生的不适与距离,也有因新奇而产生的向往与追求。当然,作为与汉文有着明显亲缘关系却又在近代大量汇入西洋新词的日文,它带给中国人的感受还相当的复杂:某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某种自我语言更新的启迪,某种自我发展的信心,还有,某种文化发展的便捷。
    随着近代以来中日关系的发展,对日语(文)的这种感受似乎早早就浮现在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脑海中了,后来更以留日学生与学者的出现而大为加强,并且上升为对于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变迁的一种自觉的助力。
    日语在近代的一大特点便是大量从西方文化中引入新词,新词的引入是日本思想文化近代化的重要表现。
    ……
    目录
    引子
    导论 “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章 “新语句”遭遇中的新观念的滥觞——留日中国知识界的关键词语与关键思想
    一、“民族”的主义与“革命”的排满
    二、“世界”体验与“进化”学说
    三、“新民”理想与“心力”追求
    四、“个人”的理念与“自我”的意识
    五、菊花与刀:词语与文化遭遇的个体差异
    第二章 初识日本与中国文学的“新路”
    一、生存实感的引入与中国“新”诗
    二、生存实感的规避与“小说界革命”的曲折
    三、日本艺术资源与中国戏剧改革
    四、中国散文新貌:本土需要与日本经验的契合
    第三章 1907:鲁迅兄弟的深度体验与中国文学的“别立新宗”
    一、1907年前后
    二、鲁迅:从体验日本到“入于自识”
    三、周作人:体验与日本的“协和”
    四、《新生》:孤独的“深度”
    第四章 立场与格局的嬗变:从《甲寅杂志》到《新青年》的思想经验
    一、《甲寅》月刊与现代民族**体验的嬗变
    二、《新青年》的思想立场与中国新文学的开端
    三、新的“格局”与新的体验
    第五章 挣扎中的“创造”与新文学复杂格局的形成
    一、现代社会漩流中的个人
    二、从挣扎到创造
    三、“文学革命第二期”与新文学复杂格局的形成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本书涉及重要人物、著作及事件索引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