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中国钢铁工业的崛起
2.1 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冶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但近代钢铁工业的建立则始于1890年兴办汉阳钢铁厂。直至1900年全国仅有生铁产量2.6万t。20世纪前期外国在中国开办了少量的钢铁厂,其中*大的是位于辽宁省鞍山市的昭和制钢所(鞍山钢铁公司的前身)。从钢铁产量看,l949年以前,中国铁的*高年产量为178.7万t(1942年),钢的*高年产量为92.3万t(1943年)。1949年中国粗钢的年产量为l5.8万t,生铁的年产量为25万t,粗钢产量列在世界第26位,仅占全球钢产量的0.1%。可以看出,1949年以前,中国近代钢铁工业只是处在奠基、艰难萌芽和惨淡经营的状态之下,对全球钢铁生产而言可以说是无足轻重的。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把重工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1950年原有的钢铁厂陆续恢复生产。1953年开始实施**个五年计划,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是**个五年计划的**建设项目。其中鞍山钢铁公司的扩建改造、武汉钢铁公司和包头钢铁公司的新建是156项中的**。这期间,全国大批**人才集中在钢铁业。由于**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完成,中国粗钢产量迅速提高,1957年达到了535万t。居世界第9位。
从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看来是不成功的。钢铁工业也由此产生了曲折发展,有着许多沉痛的教训,值得记取。但有一点也值得指出,在1958年“大办钢铁”的过程中,全国各地建立了一批当时被称为“中、小骨干企业”的地方钢铁厂,这些钢铁厂的建立,为改善中国钢铁工业的布局展开打下了基础。
20世纪60年代,中国自主开发了一些冶金技术,例如在当时困难的条件下,建成了氧气顶吹转炉和连铸机。1965年,中国粗钢产量达到了1223万t,居世界第8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