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经济增长一直依赖投资推动,使得资本一劳动比率快速上升,并伴随资本一产出比率的上升。结果是投资收益率持续下降使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表现出不敏感,就业增长已经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如何协调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一直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也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长期以来,理论界存在一种误区——认为就业具有派生性和从属性,是依附于经济增长的,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加快经济增长,对劳动就业和劳动力市场问题的研究不够重视。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以经济增长来解决就业问题本身就存在着实现的可能性问题,就业问题根本上要通过发展就业来解决,不能脱离社会经济的发展阶段来谈就业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书经过充分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认为中国要在资本和劳动良性互动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增长模式的调整实现以劳动就业促进经济增长。
本书以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转型为背景,针对资本深化、就业不足、内需疲软、就业增长和就业结构滞后于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经济增长速度趋于下降的问题,探讨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通过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市场的运行状况,以及就业增长、就业结构和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动态分析,判断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