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植物制片的目的和方法概述
制片技术是植物显微技术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从事植物生物技术、植物细胞学、结构植物学、植物生殖生物学、植物发育生物学等研究的必要技术基础。在植物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形态发生、作物遗传育种、分子鉴定、作物与病原菌互作、资源植物(含**植物)的鉴定和利用、林木材性鉴定等多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中,都需要应用植物制片技术。由于各种植物器官的性质有差异以及研究目的不同,就需要不同的制片方法。制片技术在生物科学领域内占有重要的地位,已成为生物学工作者常用的一门实验技术。近年来随着功能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需要揭示基因在植物体的表达部位及在特定发育时期的作用,这就需要植物显微技术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本章根据常用的植物制片基本原理及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介绍。
**节 植物制片的目的、类型和方法
植物制片的目的:因为植物体较大且不透明,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要研究植物体的内部结构,一定要经过特殊的处理,使材料减少厚度及体积,使光线透过样品才能进行显微观察。处理后的材料要求小而薄、完整、透明、保持原结构,又具有颜色容易辨认。要达到上述要求,就需要采取不同的制片方法。
植物制片技术很多,其中有些是不同技术的组合,如石蜡切片与化学或者生化技术结合形成组织化学技术、与免疫技术结合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形成原位杂交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形成组织结构的三维重建技术等。因此,植物制片技术是生物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不论制片技术如何发展,对于初学者来说,熟练掌握制片的基本技术是必要的,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为学习其他实验技术打下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