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大学物理学:上册
QQ��询:
有路璐璐:

大学物理学:上册

  • 作者:唐世洪
  •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951058
  •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01日
  • 页数:313
  • 定价:¥36.5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是作者在多年讲授大学物理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颁布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而成的。全书内容精炼、概念清晰,力图在有限的课时内清晰准确地讲授大学物理的基本内容及物理学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本书将能力培养与知识的传授有机地融为一体,在内容的选取上涵盖了大学物理*基本、*重要的知识点,在保留经典物理基本框架的同时,对近代物理部分(相对论和量子物理),以及新技术的基本物理原理和应用进行了加强和拓展。全书共分上、下两册,上册包括力学、热学、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下册包括电磁学、光学和量子物理。全书各章均有丰富的例题和习题。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非物理类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其他专业和社会读者阅读。
    文章节选
    **篇 力学
    第1章 质点的运动
    本章中,首先我们在空间(位置)、时间(时刻和时间间隔)、参考系和坐标系等概念的基础上,给出阐明描述物体运动的一些物理量——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然后**介绍自然坐标系下运动的描述,并将圆周运动、抛体运动、直线运动等视为在切向运动和法向运动取不同值的情况。
    1.1 参照系坐标系质点
    1.1.1 参照系
    我们知道,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动。研究机械运动就是要研究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位置如何随时间变动的。怎样研究,从哪些地方人手呢?怎样判断火车是否在运动?我站在教室里,你说我是运动的,还是不运动的?
    运动与不运动这个问题,正好回答了为什么要引入参照系这个问题。
    因为物体的运动只能是相对的,所以为了确定某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另一个物体或物体群作为参考依据,这些被选作参考依据的物体或物体群称为参照系。
    1.1.2 坐标系
    参照系的选定使我们可以判断某一物体是否在运动,但是不能定量地描述某时刻物体处在何处。如果仅被告知某一汽车在东偏南的方向上运动,却无法知道其确切位置及其运动速度,所以,有必要引入固结于参照系上的坐标系。
    在中学一般多讨论一维运动,实际上,物体的运动多在三维空间中进行,故一般用三维坐标进行讨论。
    常用的坐标系有直角坐标系(Oxyz、球坐标系(rθφ)。
    注意研究物体的运动可采用不同的坐标系,坐标值随坐标系的种类不同而不同,但反映的物理实质是一样的。
    ……
    目录
    第0章 矢量及其运算
    0.1 绪论
    0.2 矢量及其运算
    **篇 力学
    第1章 质点的运动
    1.1 参照系坐标系质点
    1.2 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
    1.3 自然坐标系下质点运动的描述
    1.4 运动学中的两类问题
    1.5 相对运动
    习题
    第2章 质点力学的基本规律
    2.1 牛顿运动定律
    2.2 非惯性系惯性力
    2.3 功动能动能定理
    2.4 功能原理
    2.5 质心质心运动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火箭飞行
    2.6 质点的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习题
    第3章 刚体的转动
    3.1 刚体定轴转动运动学
    3.2 力矩转动定律
    3.3 转动动能力矩的功动能定理
    3.4 刚体的角动量和冲量矩动量矩守恒定律
    3.5 进动
    3.6 总结
    习题
    第4章 狭义相对论基础
    4.1 经典力学的基本困难
    4.2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
    4.3 时空相对性
    4.4 洛伦兹变换
    4.5 狭义相对论动力学
    习题
    第二篇 热学
    第5章 气体动理论
    5.1 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假设及研究方法
    5.2 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
    5.3 理想气体的温度公式与状态方程
    5.4 能量均分定理理想气体的内能
    5.5 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规律
    5.6 玻耳兹曼分布律重力场中粒子按高度的分布
    5.7 分子碰撞和平均自由程
    5.8 气体中的迁移现象
    5.9 实际气体的范德瓦尔斯方程
    习题
    第6章 热力学基础
    6.1 热力学过程
    6.2 热力学**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
    6.3 循环过程卡诺循环
    6.4 热力学第二定律与卡诺定理
    6.5 熵和熵增加原理
    习题
    第三篇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第7章 振动学基础
    7.1 简谐振动
    7.2 阻尼振动共振
    7.3 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
    习题
    第8章 波动学
    8.1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
    8.2 波动方程
    8.3 波的能量能量密度波的吸收
    8.4 惠更斯原理波的反射和折射波的干涉
    8.5 驻波
    8.6 机械波的多普勒效应
    习题
    附录A 常用物理常数表
    附录B 物理量的名称、符号和单位(SI)一览表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