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奶牛高效益饲养技术(修订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奶牛高效益饲养技术(修订版)

  • 作者:秦志锐 张忠诚
  • 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 ISBN:9787508220574
  •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01日
  • 页数:302
  • 定价:¥16.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秦志锐研究员等编著。内容包括:建立奶牛群、公牛繁殖能力检查、 奶牛的人工授精技术、奶牛发情控制技术、奶牛的营养需要、干草与青贮、生长奶牛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成年母牛的饲养、奶牛群改良的基础工作、奶牛场的选配工作、奶牛的特殊管理、农村奶牛舍建筑与内部设备,共12章。另有奶牛的胚胎移植等4个附录。本书吸取了国内外奶牛高产的科研成果和经验,理论结合实际,内容丰富,技术实用。适合各类奶牛场员工、奶牛养殖专业户、畜牧科技工作者和畜牧兽医院校师生阅读应用。
    文章节选
    **章 我国奶牛业的发展途径
    我国的奶牛业,由于起步较晚,加上广大群众消费习惯的影响,直至今天,不论是奶牛群的质量和数量,饲养管理技术,还是乳品的消费量,都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这也说明奶牛业在我国是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产业。目前我国已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面临着世界**乳品不断进入市场和国际竞争的局面。因此,必须加速改进奶牛的质量,提高产量,改进饲养管理技术,增加乳品消费量,争取在短期内能使我国的奶牛业在各个方面都能达到国际水平,使我国广大人民都能吃到“现代奶”。
    近年来,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我国奶牛的存栏数量、总产奶量以及乳制品的产量,都呈上升的趋势(表1-1,表1-2),但和肉类、蛋类相比,则上升的速度还不快。2000年全国奶类总产量为919.1万吨,其中奶牛及改良牛[主要是指荷斯坦牛及其杂种,内蒙古的三河牛(红白花),新疆褐牛(由瑞士褐牛与当地牛杂交而育成)和部分西门塔尔牛等]的产奶量为827.4万吨,占奶类总产量的90%,但人均占有量仅为6.2千克。在此基础上,**计划2005年及2030年,奶类总产量分别达到1350万吨及4 250万吨,使人均占有量达到10千克及25千克,但这与世界人均年消费量100千克以及欧美各国人均消费量260~300千克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有些乳业专家形象地描述,目前我国牛奶每人每天的消费量,仅相当于两瓶眼药水的分量。
    ……
    目录
    **章 我国奶牛业的发展途径
    **节 提高对奶牛的认识
    第二节 提高荷斯坦牛的质量和数量
    第三节 改善饲养管理
    第四节 台湾省的奶牛业
    第二章 建立奶牛群
    **节 选择品种
    第二节 购买牛只
    第三节 中国荷斯坦牛
    第三章 公牛繁殖能力检查
    **节 检查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第四章 常用生殖激素及处理方法
    **节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和催产素
    第二节 促性腺激素
    第三节 性腺激素
    第四节 前列腺素
    第五节 下丘脑——垂体——性腺系统对奶牛生殖机能的调节
    第六节 提高奶牛繁殖力和克服繁殖障碍常用的激素合成类似物及用法
    第五章 奶牛的人工授精技术
    **节 采精
    第二节 精液品质检查
    第三节 奶牛精液的冻冻保存
    第四节 奶牛的发情鉴定
    第五节 奶牛的输精
    第六节 母子牛的妊娠诊断
    第六章 奶牛发情控制技术
    **节 母牛的同期发情
    第二节 母牛的诱发发情
    第七章 奶牛的胚胎移植及产业化
    **节 奶牛的胚胎移植
    第二节 技术程序
    第三节 奶牛胚胎移植产业化及相关技术的应用
    第八章 奶牛的营养需要
    **节 干物质需要
    第二节 能量需要
    第三节 蛋白质需要
    第四节 粗纤维需要
    第五节 无机盐的需要
    第六节 维生素的需要
    第七节 水的需要
    第九章 干草与青贮
    **节 干草
    第二节 青贮
    第十章 生长奶牛各阶段的饲养管理
    **节 犊牛消化机能的发育
    第二节 犊牛及育成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第十一章 成年母牛的饲养
    **节 干奶母牛的饲养
    第二节 泌乳牛的饲养
    第三节 高产奶牛的饲养
    第十二章 奶牛群改良的基础工作
    **节 牛体标记
    第二节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
    第三节 荷期坦奶牛的体型鉴定
    第四节 奶用公牛后裔测定
    第五节 奶牛登记
    第十三章 奶牛场的选配工作
    **节 选配的原则和方法
    第二节 防止近新交配
    第十四章 奶牛的特殊管理
    **节 挤奶
    第二节 保证牛奶卫生质量的方法
    第三节 其他管理
    第十五章 农村奶牛舍建筑与内部设备
    **节 家庭副业的奶牛舍建筑
    第二节 家庭专业综合奶牛建筑
    第三节 家庭散栏饲养奶牛场建筑布局与设施
    第四节 大中型工厂化散栏饲养奶牛场建筑布局
    第五节 我国新兴的“家庭奶牛场规划区”
    第六节 适合国情的散栏饲养奶牛场建筑布局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