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我国奶牛业的发展途径
我国的奶牛业,由于起步较晚,加上广大群众消费习惯的影响,直至今天,不论是奶牛群的质量和数量,饲养管理技术,还是乳品的消费量,都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这也说明奶牛业在我国是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产业。目前我国已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面临着世界**乳品不断进入市场和国际竞争的局面。因此,必须加速改进奶牛的质量,提高产量,改进饲养管理技术,增加乳品消费量,争取在短期内能使我国的奶牛业在各个方面都能达到国际水平,使我国广大人民都能吃到“现代奶”。
近年来,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我国奶牛的存栏数量、总产奶量以及乳制品的产量,都呈上升的趋势(表1-1,表1-2),但和肉类、蛋类相比,则上升的速度还不快。2000年全国奶类总产量为919.1万吨,其中奶牛及改良牛[主要是指荷斯坦牛及其杂种,内蒙古的三河牛(红白花),新疆褐牛(由瑞士褐牛与当地牛杂交而育成)和部分西门塔尔牛等]的产奶量为827.4万吨,占奶类总产量的90%,但人均占有量仅为6.2千克。在此基础上,**计划2005年及2030年,奶类总产量分别达到1350万吨及4 250万吨,使人均占有量达到10千克及25千克,但这与世界人均年消费量100千克以及欧美各国人均消费量260~300千克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有些乳业专家形象地描述,目前我国牛奶每人每天的消费量,仅相当于两瓶眼药水的分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