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黄帝面部诊治基础
**节 黄帝面部诊法发展概述
一、面部诊法的起源
中医诊法起源很早,以文字记载看,《周礼》中就有“以五气、五声、五色胝其死生”的记载。说明3000多年前就有了比较系统的五色诊法和五声诊法,可视为面部诊法*早的文字记载。《史记》载扁鹊精通面部望诊,见齐桓侯面色,即知其病之微甚;又载淳于意传公乘阳庆“五色诊病,知人死生”之法。《内经》中引用的古代医药文献资料,也同样表明在《内经》成编以前就已经有面部色诊的专门论述。
二、《内经》中的面部诊法
《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内经》中的经络理论、脏腑理论、窍脏相应理论、脏腑身形理论等奠定了面部诊法的理论基础。不仅如此,《内经》还记载了许多实用的具体诊法,并创造性提出了面部的脏腑肢节配位分部理论,对后世面部诊法学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其有关论述,发展至今,仍被尊为法则与典范。
(一)《内经》中的面部整体诊法
《内经》十分重视面部整体的诊法,强调神、色、形、态,而特别注重色诊。如论察色的纲领,其言:“五色各见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浅深;察其泽天,以观成败;察其散搏,以知远近;视色上下,以知病处”。根据面色推断疾病的性质,则言“五脏六腑固尽有部,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
(二)《内经》中的面部分部诊法
《内经》在前人诊疗实践的基础上,还总结出了许多具体实用的不同分部诊法与特殊诊法,作为纲领以指导具体疾病的诊断。如在面部脏腑配位诊法方面,就有五官五脏分诊法、五方五脏分诊法、明堂脏腑肢节配位分诊法等方法;又如五形人体质诊法、三亭寿夭诊法、颧骨诊法、面王诊法等都各有不同的应用原则。另外《内经》中还记载了许多特殊诊法,如黄疸病诊法、面部水肿病诊法、睛明诊法等,都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三、黄帝面部诊法的发展
《内经》诊法理论,自问世以来,一直指导着临床诊疗实践。《内经》面部诊法的理论和具体应用,历代医家都有所继承和发展。以下概括为三个方面介绍。
(一)局部诊法内容的丰富
《内经》面部局部望诊的内容较少,后世,特别是近几十年的发展,丰富了面部局部望诊内容。如以诊察面部器官为主的目诊法、耳诊法、鼻诊法、唇诊法、舌诊法都各自形成了独立的诊法体系。如一些特殊部位与腧穴的诊法和印堂诊法、太阳穴诊法、山根诊法、颧颊诊法、人中诊法、眉须诊法、腭诊法、咽喉诊法等都积累了许多经验,丰富了面诊法的内容。《内经》面部诊法以望色形为主,后世望面诊察的内容得到了丰富,如望面部白斑、巩膜细丝或黑点或蓝斑以及望唇下颗粒、舌乳头突出诊断蛔虫病;又如观面部山根纹了解脏腑气血盛衰及邪气所在,观鼻部蟹爪纹、两颧蟹爪纹、舌部静脉曲张等都丰富了面部局部诊法的内容,并且有较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诊察技术的提高
《内经》面部诊法以传统的望诊方法为主。近几十年,不少学者利用现代测色技术对面部色诊进行实验研究,有人试制了中国人标准肤色板,也有人对《内经》面部五色诊进行了定量化研究。又如耳诊法有了长足发展,耳穴电测定、耳穴染色、耳温测定等技术已普遍应用于临床。又如眼底诊法、鼻黏膜、舌黏膜显微镜诊法均可认为是传统望诊法的延伸。
(三)面诊理论认识的深入
《内经》关于面部经络、五官、五脏生理关系的论述是面部诊治法的理论基础。有人用实验方法论证《内经》脏腑一颜面相应学说的科学性,也有人在《内经》面诊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新的面部诊断法则。生物全息理论的出现和应用,对于认识《内经》面部诊法理论体系具有划时代意义。
第二节 黄帝面部治法发展概述
一、《内经》中面部**方法的应用
《内经》中面部施术、用药**疾病的方法,对后世面窍疗法具有极重要的影响;《内经》中的面窍导引行气法,也为后世发扬光大,成为极重要的保健疗法。
(一)针刺疗法与**疗法
《灵枢·杂病》记载的“哕,以草刺鼻,嚏而已”应当说是鼻内针刺疗法的起源。后世面针疗法、鼻针疗法、唇针疗法、舌针疗法、眼针疗法等面窍针刺法与《内经》以草刺鼻窍法一脉相承。《内经》刺鼻治哕,取效的关键是“嚏”,故又可以认为是取嚏疗法的起源。在以物刺鼻取嚏的基础上,发展了**取嚏法。《内经》相近时代的医家,如仓公、扁鹊已开始使用**取嚏法。这可从《肘后方》中记载的扁鹊葱黄心刺鼻法及《千金翼方》记载的仓公散吹鼻方得到印证。至汉代张仲景则将**取嚏法广泛应用于急性病证的救治。
(二)导引行气法
《灵枢·病传》、《灵枢·官能》都记载有“导引行气”法。并且记载了导引面部官窍之气,以起到保健**作用的具体方法。如《内经》记载的“哕”病,即现代通常所讲的“呃逆”,现代医学称为“膈肌痉挛”,致病机制为呼吸肌的异常兴奋。“呃逆”的现代疗法中,即有反复的吞咽、屏息法,通过对呼吸系统异常兴奋的**以达到**目的。《灵枢·杂病》治哕病用“无息而疾迎引之”即是导引鼻窍之气,以达到调利肺气的目的。“息气”,《内经》认为有调益肺气的作用,如《素问·刺法论》篇言:“人欲实肺者,要在息气也”,高士宗注言:“息,犹止也”。息气,即止气、屏气,是短时间闭塞口鼻,防止天气入肺,以调节肺气的行气方法。此法与养生家的胎息法、胎使法一脉相承,为行气强身的基本方法。与现代医学中的呼吸训练技术、呼吸反馈训练调节生理机能、**疾病的方法相一致。
《素问·刺法论》篇还记载一种**慢性肾病的面窍导引行气法。即“所有自来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令无数”。此导引行气法,已具备了包括入静、胎息、胎食、存想诸方面相结合的综合功法。该疗法可以导引鼻咽经气以补益肺气,以肺金生肾水,为“虚则补母”功法。
《内经》将导引行气法与针刺法相结合,用于疾病的**。如《灵枢·刺节直邪》篇“发朦”针法,刺听宫穴并配合“以手竖按其两鼻窍而疾偃其声”,其机制即是导引鼻窍之气以通耳。与现代医学咽鼓管吹张法完全一致,与瓦氏咽鼓管吹张法(1740年)基本相同。其法妙在针刺与导气法相结合,治耳无所闻,效如论中所言“神明相得者也”。《素问·缪刺论》救治尸厥,竹管吹耳,导引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五络之气以醒神。可见吹耳导气法与刺鼻、搐鼻取嚏法一样,均可用于尸厥等急性病证的救治。
二、黄帝面部**方法的发展
(一)面部官窍**疗法的发展
《内经》刺鼻治哕法、竹管吹耳救尸厥法开辟了官窍刺激疗法的先河。至张仲景《金匮要略·杂疗方》记载的官窍刺激疗法就有:鸡肝及血涂面、牵牛临面(牛舐面部)、鸡冠血吹鼻、皂荚末吹鼻、菖蒲屑吹鼻、薤汁灌鼻、薤汁灌耳、桂屑着舌、左角发酒灌喉、桂汤濡喉、温酒灌口法等十余种,用于救治卒死、尸厥一类急性病证。梁陶弘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载有“点眼”、“吹鼻”、“着舌”、“启喉”、“熨耳”五首“**开五窍以救卒死中恶之方”。说明面部官窍**刺激疗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官窍用药,不仅可以用治急性病证,晋唐以后广泛用于其他全身性疾病的**。如《鮲溪外治方选》治伤寒无汗用甘草、冰片化水点眼角,《理瀹骈文》治伤寒时疫,有四条不同的**,可随证选用,另外还收集了治虚寒呃逆、瘟疹、腰痛、心痛、胃腹痛、吐泻等许多点眼治方。在官窍**疗法中,以鼻药法为*常用,笔者将在鼻治法中详细介绍,此不赘言。
(二)面部腧穴针刺疗法的发展
《内经》中记载的面部腧穴脏腑组织配位点及面部经络循行理论,奠定了后世颜面针刺疗法及面部官窍针刺疗法的基础。如面针的穴位,是根据《灵枢·五色》篇记载的面部脏腑肢节配位分部确定的。鼻针疗法的腧穴点也是在《灵枢·五色》篇面部脏腑肢节配位分部点基础上确立的。耳针、眼针、唇计、鼻三焦针、口针等官窍刺激疗法,都是在《内经》脏腑经络五官系统论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的神经反射理论、生物全息理论等,经过不断的**实践总结出来的。
(三)面部官窍特殊疗法的发展
1.五色疗法
《内经》建立了五脏五色配应的理论,不仅指导疾病的诊断,还为后世色彩疗法奠定了理论基础。色彩属于一种物理能量,这种能量经目感受,人通五脏,对五脏的生理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素问·金匮真言论》言:“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南方色赤,入窍于口……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此即五脏五色的配应理论。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不同色彩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各自有不同的调制作用。如吴尚先《理瀹骈文》“养心戴红布抹其胸”法,即是在《内经》脏色相应理论指导下发明的。
2.五音疗法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了五脏五音相应的理论。五音合于五脏,归属于五行,内应五志。故五音不仅能调控人体的情志活动,还能调控五脏的生理功能。利用“五音”可组合成有规律的复合声波振动,根据五脏的功能状态,可选择相应的复合波,使之产生对脏腑功能的良性调节作用。五音疗法与现代医学发展的音乐疗法具有相似的理论基础,同时都具有物理和心理的双重**作用。
3.五味疗法
五味刺激作用于舌体,对脏腑机能具有一定的刺激调节作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金匮真言论》等阐释了五脏五味配应理论。《素问·五脏生成》言:“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由此奠定了五味刺激疗法的理论基础。
4.五臭疗法
五臭,即臊、焦、香、腥、腐五种气味,分别配应于肝、心、脾、肺、肾五脏。五臭刺激,经鼻窍感受,人通五脏,对五脏六腑生理功能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五脏五臭配应理论表明,五脏与五臭,亦各有所喜和不欲,利用其相生相制的关系,根据五臭对五脏功能的不同调节作用可指导具体疾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