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章 海南岛自然地理概况
1.海南岛自然地理概况
海南岛位于中国*南端大陆边缘海的大陆架上,以浅海与大陆分开,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是一个典型的大陆型岛屿。海南岛形似一个呈东北至西南向的椭圆形大雪梨,总面积3.39万平方公里,是我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
2.地质发育与地形地貌
海南岛已知的*早的地层年龄是18亿年。海南岛白第四纪起才逐渐与大陆分离,因此海南岛地层发育较齐全,从中元古界长城系到新生界第四系,除缺泥盆系和侏罗系外,其它地层均有分布。从印支期直至燕山期,海南岛一直处于剧烈的地质活动之中,直至燕山晚期,岛屿南部的地质活动才趋于稳定,但在“王五一文教”断裂带以北地区仍发生强烈的玄武岩喷发。
海南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以五指山、鹦歌岭为隆起核心,向外围逐级下降。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构成环形层状地貌,梯级结构明显。在丘陵分布地区,形成局部避风避寒的地形。岛北部是浅海沉积物和玄武岩组成的宽广台地,海拔50m以下,有近代火山锥。海南岛的山脉多数海拔在500~800m之间,五指山山脉位于海南岛中部,主峰海拔1867.1m,是海南岛*高的山峰,是由1.4亿年前早白垩纪酸性火山岩喷发构成的高大山体。海南岛比较大的河流大都发源于中部山区,组成辐射状水系。
海南岛主要以砖红壤为主。砖红壤是在热带季风气候的水、热条件和生物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发育而形成的,是强烈脱硅富铝化的深厚红色土壤,主要分布于海拔100~500m以下的丘陵及台地上,土体深厚,呈红棕色强酸性反应,pH值4.5~5.5左右。当前多为次生植被所覆盖,一般比较干燥,肥力不高。西南部阶地主要为燥红土、褐色砖红壤区,地上植物生长旺盛,旱季有机质分解缓慢,积累下来,故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达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