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可编程控制器概述
1.1 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
可编程序控制器问世于1969年���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的汽车制造工业非常发达,竞争也十分激烈,各生产厂家为适应市场需求不断更新汽车型号,必然要求相应的加工生产线随之改变,整个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也就必须重新设计和配置,这样不但造成设备的极大浪费,而且新系统的接线也十分费时。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继电器控制就有过多的不足。正是从汽车制造业开始了对传统继电器控制的挑战,1968年美国General Motors(GM)公司,为了适应产品品种的不断更新、减少更换控制系统的费用、缩短更换控制系统的周期,要求制造商为其装配线提供一种新型的通用程序控制器,并提出10项招标指标。
1)编程简单,可在现场修改程序;
2)维护方便,*好是插件式;
3)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柜;
4)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柜;
5)可将数据直接送人管理计算机;
6)在成本上可与继电器控制柜竞争;
7)输入可以是交流115V;
8)输出为交流115V,2A以上,能直接驱动电磁阀等;
9)在扩展时,原系统只需很小的变更;
10)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至少能扩展到4 KB。
这就是**的GM l0条。如果说各种电控制器、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可编程序控制器出现的物质基础,那么GM 10条就是可编程序控制器出现的直接原因。
1969年,美国数据设备公司(DEC)研制出世界上**台可编程控制器,并成功地应用在GM公司的生产线上,其后日本、原联邦德国等相继引入,使其迅速发展起来。这一时期它主要用于顺序控制,虽然也采用了计算机的设计思想,但当时只能进行逻辑运算,故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简称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