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编成于公元6世纪中叶,距现在已经近一千五百年了,是我国出现*早的一篇启蒙读物。它通篇首尾连贯,音韵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既是一篇四言长诗,也是一部袖珍的百科知识全书。因此,它成为我国古代***的一部启蒙教材。
直至今天,这部**的启蒙教材仍然有着很高的价值,它不仅仅是普通的启蒙读物,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史的入门教材。大体来说,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教孩子认字。《千字文》全篇整整一千个字,很神奇的是,这些字一个都不重复。有人统计说它重复用了六个字,其实是不对的,如“云腾致雨”和“禅主云亭”,这两个“云”在古代并不是同一个字,前者是乌云的云,古代写做“雲”,后者是说话的意思,才写做“云”。不但如此,这一千个字还多是与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及历史文化息息相关的,所以,使用率也很高。用它来识字,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积累词汇。《千字文》不仅提供了使用率很高的单字,而且,其词汇也极为丰富,语言优美,辞藻华丽,还有。很多是我们常用的成语,如寒来暑往、吊民伐罪、知过必改、空谷传声、临深履薄、川流不息等等。事实上,由于它四字一句,意蕴丰厚深远,简洁而富有表现力,几乎每句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