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无损检测的概述
**节 基本技术术语
一、无损检测
无损检测是指在不损伤和破坏材料、机器和结构物的情况下,对它们的化学性质、机械性能以及内部结构等进行检测的一种方法,是探测其内部或外表的缺陷(伤痕)的现代检验技术。无损检测常规方法有直接用肉眼的宏观检验和用射线检测、超声检测、磁粉检测等仪器检测。肉眼宏观检测可以不使用任何仪器和设备,但肉眼不能穿透工件来检查工件内部缺陷,而射线检测等方法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仪器或设备来进行检测,既可以检查肉眼不能检查的工件内部缺陷,也可大大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于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无损检测,这需要根据工件的情况和检测的目的来确定。
新的检测方法还在相继产生,但是在现代工业中应用*为普遍也较为成熟的试验方法,也就是平常所称的“常规无损检测”方法,主要是:
①射线检测(简称“RT”);
②超声波检测(简称“UT”);
③渗透检测(简称“PT”);
④磁粉检测(简称“MT”);
⑤涡流检测(简称“ET”)。
二、无损检测评价技术的定义
所谓“无损检测”,是指在不损伤和破坏材料结构的情况下,对材料或设备构件的物理性质、工作状态和内部结构进行检测,并由所测的不均匀性或缺陷,来判断材料是否合格、是否正常的各种检测技术。一台设备在制造过程中,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缺陷,如裂纹、疏松、气泡:夹渣、未焊透和未熔合等;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应力、疲劳、腐蚀等因素的影���,各种缺陷又会不断产生和扩展。现代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不但要检测出缺陷的存在,而且要对其作出定性、定量评价,其中包括对缺陷的定量测量(形状、大小、位置、取向、内含物等),进而对有缺陷的设备分析其缺陷的危害程度,以便在保障**运行的条件下,作出带“伤”设备可否继续服役的选择,避免由于设备不必要的检修和更换所造成的浪费。如石化企业的设备,很多是在高温、高压、高速或高负载条件下运行,这些设备如果在制造过程中装上具有裂纹等缺陷的部件,或在运行过程中,其构件产生疲劳裂纹或应力腐蚀裂纹,必然会缩短使用寿命,降低**可靠性,甚至导致恶性事故的发生。为此,要应用无损检测评价技术,对设备故障实行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