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总论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属于会计基本理论,从近三年的试题看,本章考试分数不高,题型均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本章属于非**章节,考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
【本章考点提示】
**节 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
三、会计的对象
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第二节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及其内容
会计要素是指会计对象是由哪些部分所构成的,是会计对象按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二)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1.资产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1)资产的特征:①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②资产是为企业拥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拥有,也是企业所控制的。
(2)资产的分类。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变现的资产以及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
2.负债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1)负债的特征:①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一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②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
(2)负债的分类。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流动负债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清偿、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到期应予以清偿、或者企业无权自主地将清偿推迟至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的负债。非流动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
3.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又合称为留存收益。
(三)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1.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人。
2.费用
费用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3.利润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利润有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四)事业单位会计要素
事业单位的会计要素不同于企业会计要素,它共分为五大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1)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2)负债。是指事业单位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者劳务偿付的债务,包括借入款项、应付款项、应缴款项等。
(3)净资产。是指事业单位的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差额,包括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等。
(4)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包括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及其他收入。
(5)支出。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和其他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及损失以及用于基本建设项目的开支,包括拨出经费、事业支出、经营支出等。
二、企业会计等式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等于权益(包括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是复式记账的理论基础,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二)收入-费用=利润
该等式反映了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是编制利润表的基础。但从广义而言,收入、费用与利润的口径不一致,所以,收入减费用,并经过调整后,才等于利润。
第三节 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
一、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分类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会计科目按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等科目。
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
(二)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
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包括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在合法性的基础上,应根据企业自身特点,设置符合企业需要的会计科目。
二、会计账户
(一)账户的概念和分类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账户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按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损益类账户等。
(二)账户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账户分为左右两部分,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资产、成本、费用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负债、所有者权益、收人类账户借方登记减少额,贷方登记增加额。
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的关系为: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一本期减少发生额
对于资产、成本、费用类账户: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
对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
账户的内容具体包括账户名称、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所依据记账凭证编号、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余额等。
(三)账户记录的试算平衡
根据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以及借贷记账法“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检查所有账户记录是否正确,可以采用两种试算平衡方法,即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
1.发生额的试算平衡。平衡原理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公式为: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2.余额的试算平衡。公式为: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3.试算平衡的局限性:
**,如果试算表借贷不相等,肯定记账有错误。
第二,下列错误不能通过试算平衡发现:漏记某项经济业务;重记某项经济业务;某项经济业务记错有关账户;某项经济业务在账户记录中,颠倒了记账方向;借方或贷方发生额中,偶然发生多记或少记并相互平衡。
(四)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1.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
总分类账户对明细分类账户具有统驭控制作用;明细分类账户对总分类账户具有补充说明作用。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在总金额上应当相等。
2.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要求做到:所依据会计凭证相同、借贷方向相同、所属会计期间相同、计入总分类账户的金额与计入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合计金额相等。
(五)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和区别
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两者的区别是: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
第四节 会计凭证
一、会计凭证的意义和种类
(一)会计凭证的意义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发生和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合法地取得、正确地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在会计核算中具有重要意义:
1.记录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
2.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内部控制。
3.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运行。
(二)会计凭证的种类
会计凭证按照编制的程序和用途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类。
二、原始凭证
(一)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包括:(1)原始凭证 名称;(2)填制原始凭证的日期;(3)接受原始凭证单位的名称;(4)经济业务的内容(含数量、单价、金额等); (5)填制单位签章;(6)有关人员签章;(7)凭证附件。
(二)原始凭证的种类
1.按来源分为: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
2.按填制手续及内容分为:一次凭证、累计凭证和汇总凭证。
3.按格式分为:通用凭证、专用凭证。
4.按经济业务的类别分为:款项收付业务凭证、出入库业务凭证、成本费用凭证、购销业务凭证、固定资产业务凭证、转账业务凭证。
(三)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
原始凭证的填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记录要真实;内容要完整;手续要完备;书写要清楚、规范;编号要连续;不得随意涂改、刮擦、挖补;填制要及时。
单位自制的原始凭证必须有经办单位领导人或者其他指定的人员签名盖章;对外开出的原始凭证必须加盖本单位公章等;从外部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盖有填制单位的公章;从个人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有填制人员的签名盖章。
原始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或更正,更正处应当加盖出具单位印章。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
(四)原始凭证的审核
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包括: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完整性;正确性;及时性。
对于真实、合法、合理但内容不够完整、填写有错误的原始凭证,应退回给有关经办人员,进行补充完整、更正错误或重开后,再办理。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三、记账凭证
(一)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
记账凭证应具备以下基本内容或要素:名称;填制日期;编号;内容摘要;经济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及记账方向;经济业务事项的金额;记账标记;附件张数;有关人员签章。
(二)记账凭证的种类
(1)按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2)按填列方式分为复式记账凭证、单式记账凭证和汇总记账凭证。
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以及通用记账凭证均为复式记账凭证。复式记账凭证全面反映了经济业务的账户对应关系,有利于检查会计分录的正确性,但不便于会计岗位上的分工记账。单式记账凭证反映内容单一,便于分工记账,便于按会计科目汇总,但一张凭证不能反映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全貌,不便于检验会计分录的正确性。
(三)记账凭证的编制
对于涉及“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经济业务,为避免重复记账,一般只编制付款凭证,不编收款凭证。
(四)记账凭证的审核
记账凭证审核的主要内容是:内容是否真实;项目是否齐全;科目是否正确;金额是否正确;书写是否正确。
四、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
(一)会计凭证的传递
会计凭证的传递是指从会计凭证的取得或填制时起至归档保管过程中,在单位内部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的传送程序。
(二)会计凭证的保管
第五节 会计账簿
一、会计账簿的意义和种类
(一)会计账簿的意义
设置和登记账簿,是编制会计报表的基础,是连接会计凭证和会计报表的中间环节。
账簿与账户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二)账簿的种类
1.账簿按其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备查账簿。
备查账簿的登记依据可能不需要记账凭证,甚至不需要一般意义上的原始凭证。
2.账簿按账页格式不同,可分为两栏式、三栏式、多栏式和数量金额式。
普通日记账和转账日记账一般采用两栏式账簿;各种日记账、总分类账以及资本、债权、债务明细账都可采用三栏式账簿;收入、费用明细账一般均采用多栏式账簿;原材料、库存商品、产成品等明细账一般采用数量金额式账簿。
3.账簿按外型特征的不同,分为订本账、活页账和卡片账。
订本账一般适用于总分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各种明细分类账一般采用活页账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