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医古文阅读训练(第二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医古文阅读训练(第二版)

  • 作者:赖文
  • 出版社: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6121775
  • 出版日期:2003年01月01日
  • 页数:76
  • 定价:¥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教材主要培养读取信息的能力。因此,在选文上,着重选择有助于了解中医优良传统、文化底蕴、学术特点、思维方式、治学方法、前人心得经验及其科学意义等对学习和研究中医有教益和启示的内容,使学者在练习的同时,感受中医古文献的学术价值和人文价值。在题目设计上,着眼于把握全文宗旨、观点与思路,理解语句含义。为此,设计了断句、提炼观点、概括宗旨、摘要、理解语意等练习,从中指导阅读理解中医古文献的方法。
    本教材共60篇文选,采用简化字横排,不保留异体字,明显的误字则于字旁用括号标出正字,其余不作改动。全书采用活页式设计,可根据学生水平和教学需要,或一两篇或三四篇一组,灵活选择和搭配使用。
    本教材主要用于课堂教学。适宜采用学生练习、课堂讨论、教师讲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给学生配备必要的工具书。编者认为,作为能力训练教材,让学生从讨论讲评中得出答案,教学效果远优于简单地核对答案,况且在认识相同的情况下,文字表述未必尽同,亦无须强求一致,故《医古文阅读训练》不附答案。
    如何切实提高中医药人员的古医籍阅读能力,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教材的编写正是为此而作的一个尝试。
    文章节选
    (二十六)
    执成方而治病古今之大患也昔人云用古方治今病如拆旧屋盖新房不经大匠之手经营如何得宜诚哉是言昔张仲景先生作伤寒论立一百一十三方言后世必有执其方以误人者甚矣成方之不可执也然则今之女科一书何为而刻乎此书为傅青主征君手著其居心与仲景同而立方与仲景异何言之仲景伤寒论杂症也有五运六气之殊有中表传里之异或太阳太阴不一其禀或内伤外感不一其原或阳极似阴阴极似阳不一其状非精心辨症因病制方断不能易危就安应手即愈此书则不然其方专为女科而设其症则为妇女所同带下血崩调经种子以及胎前产后人虽有虚实寒热之分而方则极平易精详之至故用之当时而效传之后世而无不效非若伤寒杂病必待临症详审化裁通变始无贻误也尝慨后世方书汗牛充栋然或偏攻偏补专于一家主热主寒坚执谬论炫一己之才华失古人之精奥仲景而后求其贯彻灵素能收十全之效者不数数觏读征君此书谈症不落古人窠臼制方不失古人准绳用药纯和无一峻品辨证详明一目了然病重者十剂奏功病浅者数服立愈较仲景之伤寒论方虽不同而济世之功则一也此书晋省钞本甚多然多秘而不传间有减去药味错乱分量者彼此参证多不相符兹不揣冒昧详校而重刊之窃愿家置一编遇症翻检照方煎服必能立起沉疴并登寿域或亦济人利世之一端也夫道光十一年新正上元同里后学祁尔诚谨序(《傅青主女科》祁尔诚序)
    【练习】
    一、用“。”符号给上文断句。
    二、简答:
    1.作者如何评价《傅青主女科》?
    2.作者详校并重刊《傅青主女科》的原因是什么?
    3.作者认为《伤寒论》与《傅青主女科》立方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4.摘录一句对学习方剂有启发的话。
    目录
    (一)周学海《读医随笔》
    (二)程衍道《医法心传·自序》
    (三)林珮琴《类证治裁·自序》
    (四)张介宾《景岳全书·传忠录下·医非小道记》
    (五)王孟英《归砚录·弁言》
    (六)《医碥》赵林临序
    (七)孙一奎《赤水玄珠·序》
    (八)张杲《医说·神医·以医知名》
    (九)桂超万《皇清例授文林郎先考羲桐府君传略》节选
    (十)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卷二·傅山传》
    (十一)李中梓《医宗必读·四大家论》节选
    (十二)《重庆堂随笔》杨照藜序
    (十三)《存存斋医话稿》陈锦序
    (十四)柯琴《伤寒论注·自序》节选
    (十五)邵达《订补明医指掌自记》
    (十六)吴谦等《医宗金鉴·正骨手法总论》
    (十七)王孟英等《增补评注温病条辨·解儿难题词》
    (十八)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记尝所治病二十三证》
    (十九)《幼幼集成》梁玉序
    (二十)《诊家正眼》尤侗合镌三书序
    (二十一)陈修园《长沙方歌括·古方加减论》节选
    (二十二)程林《医暇卮言·卷上》
    (二十三)张子和《儒门事亲·水解》
    (二十四)《药徵》跋
    (二十五)吴崐《医方考·自序》
    (二十六)《傅青主女科》祁尔诚序
    (二十七)赵晴初《存存斋医话稿·卷一》
    (二十八)王纶《明医杂著·**药品多少论》薛己注
    (二十九)朱肱《伤寒总病论·辨论》
    (三十)陈修园《陈修园医书·十药神书注解·丁字保和汤》节选
    (三十一)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黄连》节选
    (三十二)莫枚士《研经言·释喘》
    (三十三)张介宾《质疑录·诸痛不宜补气》
    (三十四)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痈疽叙论》
    (三十五)吴鞠通《温病条辨·汗论》
    (三十六)《临证指南医案·脾胃》华岫云按
    (三十七)《临证指南医案·中风》华岫云按
    (三十八)绮石《理虚元鉴·治虚有三本》
    (三十九)喻昌《医门法律·秋燥论》节选
    (四十)吴师机《理瀹骈文·略言》节选
    (四十一)张从正《儒门事亲·谤峻药》
    (四十二)孙应科《募刻跌损妙方启》
    (四十三)张璐《张氏医通·诸失血证》节选
    (四十四)《医贯》薛三省序
    (四十五)赵献可《医贯·阴虚发热论》
    (四十六)孙一奎《赤水玄珠医案·三吴治验》
    (四十七)苏轼《盖公堂记》节选
    (四十八)魏之琇《续名医类案·衄血》
    (四十九)周振鹤《回春录新诠·沈裕昆妻》
    (五十)吴崐《医方考·喉闭门》
    (五十一)王肯堂《郁冈斋医学笔麈·卷下·余云衢》
    (五十二)吴又可《温疫论·体厥》
    (五十三)蒋希曾《经验医案·暑湿蒙蔽清阳似热结证》
    (五十四)张介宾《景岳全书·杂证谟·倪孝廉》
    (五十五)张介宾《景岳全书·妇人规上·经不调》
    (五十六)陈桷《石山医案·痛经》
    (五十七)李修之《旧德堂医案》
    (五十八)曹仁伯《过庭录存·安徽程》
    (五十九)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难经本义》
    (六十)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景岳全书》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