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试论冯友兰现象
绪论 冯友兰哲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节 哲学是反思的思想
第二节 中国哲学的精神:极高明而道中庸
第三节 怎样戴新儒家这顶帽子
**章 新儒家冯友兰与儒道的传统
**节 冯友兰的新儒家特征
第二节 儒家的哲学传统
第三节 道家的哲学传统
第四节 冯友兰哲学思想中的儒道互补
第二章 冯友兰对哲学的诠释
**节 怎样定义哲学
第二节 知识的类型
第三节 中西哲学观念的比较
第四节 哲学的功用
第三章 新理学的本体论
**节 道体:动的宇宙
第二节 大全:静的宇宙
第三节 宇宙观的意义
第四节 气:事物所以然之因
第五节 理:事物所以然之故及其当然之则
第六节 理在事上或理在事先与理在事中
第七节 理有固然 势无必至
第四章 新理学的人生论
**节 引论
第二节 觉解与境界
第三节 自然世界的人生
第四节 社会人生
第五节 宇宙人生
第六节 人生境界的超越方式:理性之内省
第五章 冯友兰的宗教观
**节 关于宗教的定义
第二节 宗教与哲学
第三节 儒学非宗教
第四节 认识的层次与宗教的命运
第五节 关于冯友兰宗教观点的思考
第六章 冯友兰的史学观
**节 历史学与哲学
第二节 中国历史的分期
第三节 历史人物的评价
第七章 冯友兰的文艺观
**节 文艺作品的层次
第二节 文艺作品的形上学内涵
第三节 文艺作品的社会功能
第八章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上的地位
**节 儒家哲学传统中的里程碑式人物
第二节 接着讲与儒道互补
第三节 接着讲与思考
附录:冯友兰先生小传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