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是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它的历史悠久,并有不同的流派、大量的乐曲和丰富的技法。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古筝在民间、宫廷中都有流传,但在各**的人士中,主要弹奏和传播古筝音乐的,还是地方上的民间艺人,这些人使古筝的音乐文化与当地的文化习俗,特别是当地的戏曲、说唱及民间音乐相融合,结果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古筝流派。这些风格各异的古筝流派和音乐汇总成了中国古筝音乐的总体。
就目前所知,人们所能找到的、*早谈及古筝的文字记载,见于《史记·李斯列传》中《李斯谏逐客书》中的一段话:
“夫击瓮叩击,弹筝搏髀,而歌乎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击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据此,古筝音乐在公元前2世纪左右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在秦地流传,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流传历史。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古筝音乐在中国不同的地区流传,以地方民间音乐风格为依据,不断地吸收地方民间音乐的营养。每个时代,不同地区的古筝家又将自己的创造和地方音乐的精华融人到古筝音乐的传统中去,使古筝音乐依靠民间自然的传承方式维持下来。各地古筝家对古筝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