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资本的生产力效率假说:市场机制下的生产力实现形式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资本的生产力效率假说:市场机制下的生产力实现形式研究

  • 作者:吕炜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043953
  • 出版日期:2005年07月01日
  • 页数:252
  • 定价:¥15.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100043953
    • 作者
    • 页数
      252
    • 出版时间
      2005年07月01日
    • 定价
      ¥15.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资本的生产力效率假说——市场机制下的生产力实现形式研究》,是作者在实践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核心内容进行长时间较为深入的思考和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其在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有关资本及其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研究中迈出了重要而独特的一步。作者在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框架上,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有关生产方式变动的基本原理为基础,自定义“资本的生产力”假说范畴的概念、原理、定律并建立模型,从而形成了一个逻辑推导严密的假说体系,同时吸纳并融合了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的若干成果,通过对人类发展史上以三次产业革命为背景的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研究,对资本的生产力及其效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得出了一些有着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研究结论。作者走出了通常侧重于资本所代表的生产关系的研究思路,而是从“资本的生产力”这个独特的研究视角,尝试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分析范式结合起来,建立一个二者相互沟通的平台,同时为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对资本的深入认识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思维视野。这是因为“生产力是任何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暂且不论作者观点的正确与否,这种尝试本身就是可贵的,值
    目录
    **章 导论
    **节 理论继承与论题由来
    第二节 新经济中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
    第三节 来自转轨实践的困惑
    第四节 深化劳动价值理论需要结合讨论资本理论
    第五节 论述线索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研究方法
    **节 内容与形式的分析框架
    第二节 学科的划分与联系
    第三节 物质运动能量与资本运动效率的比较
    第四节 劳动与非劳动
    第三章 资本的研究
    **节 资本的研究应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入手
    第二节 从西方**学者关于资本定义的变化考察资本形式的演进
    第三节 资本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第四节 归属于制度论的资本与归属于机制论的资本
    第五节 历史特征和现代特征的资本形式考察
    第四章 资本的生产力问题
    **节 劳动的生产力采取资本的形式
    第二节 不费分文的效率机制
    第三节 生产力效率形式的虚拟化
    第五章 资本的生产力效率的一般原理
    **节 资本的生产力增长规律及总体性分析
    第二节 资本的生产力变动过程分析
    第三节 单个资本生产资本的效率
    第四节 资本效率增长规律总体地随产业革命递进原理的说明
    第五节 单个资本效率变化由其技术利用效率决定原理的说明
    第六节 技术潜在效率的市场实现率的深层含义
    第六章 资本的生产力效率的非平衡运动定律
    **节 定律的表述
    第二节 资本效率的多层次描述
    第三节 定律的内在逻辑
    第四节 定律的基本分析
    第五节 定律的深入讨论与归纳
    第六节 资本非平衡运动的一个例子
    第七章 资本的生产力效率模型
    **节 模型Ⅰ:资本的技术效率模型
    第二节 模型Ⅱ:资本的管理效率模型
    第三节 模型Ⅲ:资本的组织效率模型
    第四节 模型Ⅳ:资本的级差效率互动模型
    第五节 模型的评价:技术、制度与市场是资本的生产力效率的三大来源
    第八章 资本的负效率与市场经济的不经济问题
    **节 问题的背景
    第二节 增长的不经济
    第三节 生产力的完整概念
    第四节 政策上的考虑
    第九章 资本的当代性与驾驭问题
    **节 认识发展的过程
    第二节 资本当代性的内容
    第三节 在转轨中驾驭资本
    第十章 要素贡献与社会主义新财富观
    **节 时代背景或历史性质
    第二节 中国式转轨中的资本问题
    第三节 资本的内容与形式
    第四节 财富观念的更新问题
    第五节 竞争观念的更新问题
    第六节 劳动观念的更新问题
    第七节 创造财富的要素构成分析
    第八节 技术——资本要素活力的一个例子
    第十一章 中国体制转轨与资本化运动
    **节 以资本化运动为线索解释体制转轨
    第二节 传统体制实践者们的困惑
    第三节 为资本化运动创造条件
    第四节 资本化运动的进程
    第十二章 资本全球化格局下的中国市场化战略
    **节 全球经济中的财富问题
    第二节 面对复杂形势的判断
    第三节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语
    本书在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框架上,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有关生产方式变动的基本原理为基础,自定义“资本的生产力”假说范畴的概念、原理、定律并建立模型,从而形成了一个逻辑推导严密的假说体系,同时吸纳并融合了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的若干成果,通过对人类发展史上以三次产业革命为背景的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研究,对资本的生产力及其效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得出了一些有着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研究结论。本书结构严谨、逻辑清晰、论证充分、创新性强。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