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地关系协调的原则
1.动态协调
谋求人地关系的协调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由于社会的发展和人地关系的不断变化,人类科技水平和认识能力又受到时代的局限,所以人地关系协调总是具有相对性和发展性,不可能一劳永逸。人地协调论谋求的是人地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发展的动态协调。对由于某些因素变化而打破原有协调的,应尽快建立新的协调机制和结构。
2.综合协调
组成自然环境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人类所谋求的只能是整个人类社会与整个自然环境的协调,而不可能是其中某一要素或某一类要素之间的协调,有人称之为个人-社会-经济-自然全方位、大时空尺度的协调——大协调原理。如研究适度人口问题选择的评价指标仅**于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土地承载力等直接指标,则违背了大协调原理,没有认识到适度人口是建立在人地协调基础上的综合概念。
3.长远协调
协调人地关系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有长远打算,为子孙后代着想。人类对环境作用,环境必然有反应,有时这种反应是快速的和显而易见的,产生的副作用可以预见,但有时则是缓慢的和不易察觉的。许多人类活动从短期来看与自然环境可能是协调的,但放大时间尺度就有可能不那么协调了。现代人地关系的协调必须着眼于人类社会长远利益,着眼于环境的长期管理效应。
4.全球协调
人地关系失调是全球性问题,不受**疆界限制。全人类、全球环境是一个整体,只着眼于一国一地的局部协调,以邻为壑、灾祸他引*终会祸及人类。亚马孙河流域森林的破坏、亚非人口激增、南极臭氧空洞、温室效应、海洋石油泄漏、撒哈拉边缘土地沙漠化等,诸如此类问题都不是哪个**、哪个民族的问题,而是全球的问题。全球协调强调全局利益,全人类在人地协调问题上利益是共同的。人们又称全球协调为“同船原理”。目前,大气、海洋、国际河流、南极洲等的保护和治理尤其要强调国际合作。
5.地域协调
地球环境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差异,不同**或地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非协调表现不同。协调地球不同区域的人地关系,在考虑全球和长远利益前提下,也要注意地域差异,没有相同的协调模式,应该根据各自的环境特点、相关因素、发展过程,因地制宜地探讨各地的协调模式。 在高等学校地理专业人文地理学课程体系中,“人文地理学”(或称“人文地理学概论”)课程处于总论的地位,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应将教学**放在阐述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上,并以基本理论为主线,阐述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体现人文地理学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展现统一的人文地理学。
基于这样的认识,本书的编写力求从内容到形式都突出人文地理学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在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层面上,探讨主要人文地理现象的特征和规律,而不是在针对各种具体人文地理现象的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层面上探讨其各自的特征和规律,以消除《人文地理学》教材是人文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的简单集合的印象和感觉。本教材通篇强化统一、整体的人文地理学思想,在内容上,没有出现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的概念,而是以统一的人文地理学的观念、角度开展对人口空间过程、城市与城市发展、旅游的区域特征、政治的空间结构与空间过程、文化生态与文化景观、民族的区域特征与民俗、宗教与宗教景观以及行为过程与行为空间等的探讨。本书虽然保持了传统《人文地理学》教材的内容,但指导思想上强化了在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层面上阐述各主要人文地理现象的特征和规律,体现了教材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给学生讲授系统的人文地理学,而不是介绍人文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的集合。
强调人文地理学统一性、整体性的学科特点,必须突出其**课题和基本理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涉及复杂多样的社会现象和事物,但**课题都离不开人地关系。从近代地理学产生到20世纪20年代,人地关系一直是人文地理学的**课题。后来重视地区差异和空间结构,曾一度远离了这个**。但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类面临的日益突出的全球性问题使得人地关系研究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呼吁恢复人与环境的研究主旨,将人地关系视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核心。在地理学发展过程中对客观人地关系的认识和反映,即人地关系论,是近现代地理学思想理论的高度概括,具有地理哲学的意义,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无疑也是人文地理学教学、教材的主线。为此,本教材不仅专门设置了人地关系论一章,而且将人地关系论的理论主线贯穿于教材始终,也就是说教材的各部分都围绕着人地关系这一**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