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将地理信息系统的历史追溯到18世纪专题地图的出现,并认为一本地图集,甚至一幅地图就是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现代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是伴随着计算机制图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首先,由计算机技术引入地图学而产生了计算机制图技术。而后,计算机制图技术在地学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导致地理信息系统的产生和发展。这正如陈述彭先生所指出的,地理信息系统脱胎于计算机制图。今天当人们在一片“e”声中,热烈地讨论着“数字地球”、“数字城市”这些无���属于信息技术应用**阶段的热门话题的时候,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在20多年前就曾寄予莫大希望的地理信息系统,其现阶段所能帮我们做的工作还主要是对空间数据的管理。很多“信息系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还只表现为“数据库”和“绘图系统”。这一现实,也从另一方面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渊源进行了诠释。
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都需要具备空间数据的输入、管理和输出功能,因此,地图数字化、空间数据结构与数据库、自动绘图是两者的共同研究领域。但地理信息系统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绘图,而主要是为了分析空间数据,提供空间决策支持信息,因此,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核心,是灵魂。
空间分析是建立在对空间数据的有效的管理之上的,它的研究一直滞后于空间数据结构、空间数据库以及地图数字化和自动绘图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领域,关于图形自动绘制、空间数据结构和数据库的研究论文、学术专著乃至教科书不胜枚举,其内容亦不厌其详,标志着这些分支的发展与成熟,特别是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基于数据库技术和因特网技术的支持并行处理和分布式计算的地理信息系统商业化软件平台的出现,标志着空间数据管理理论和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但空间分析的理论和技术没有根本的突破,有关空间分析的专门著作仍不丰富。在近年出版的一些论述地理信息系统的教科书中,对于空间分析的内容仍只是概略介绍少数几个常用的分析模型,如覆盖分析、缓冲区分析等,一般不涉及具体算法,缺乏系统性,也欠全面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