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8年以来,《信息科学原理》就作为一门独具特色的研究生课程在北京邮电大学讲授,每届听课的学生都以自身的感受给这门课程以高度的评价,认为它展示的信息科学理论与他们原先的想象“迥然不同”,课程真正为他们“打开了信息科学精彩世界的大门,令人眼界豁然开朗”。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其他一些高等学校也先后以它作为教材开设了研究生课程。
2004年,《信息科学原理》一书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评为研究生的“**精品教材”,定名为《信息科学教程》。此举将有助我国研究生的“信息科学”教学引入规范化的轨道。
按照“教材”的要求,作者对《信息科学原理》做了大幅度的修改:保留了原书的体系和基本学术特色,精简了书中关于学术思想渊源的分析和理论推导的细节,把原来64万字的专著精简为33万字的教程,还配备了适量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题,供学生思考。作者热切地希望,通过本教程的学习,学生们能够开拓自己的 学术思路和眼界,高屋建瓴地把握科学技术的发展脉络,掌握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理解住处科学的基本方法,孕育自己应用住处科学理论的能力。 书评
我从事文信息研究10余年,小有收获。**有幸读完了《信息科学原理》,才得以从细微末节中理出头绪,从10万米高空俯瞰曾经做过的工作,真是别有一番景象。这是我近年来读过的*有价值的书。感谢这部伟大的著作!
关毅(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系自然语言理解研究室)
《信息科学原理》形成了完整的住处科学体系,在国际学术界属于首创。
陈太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员)
《信息科学原理》是信息领域基础理论研究的大面积系统性首创性成果,深刻揭示了信息这一重要自然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内容丰富多彩,观点准确鲜明,文字流畅简练,风格敏锐清新,具有很强制可读性和感染力。
涂序彦(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人工智能学会名誉理事长)
《信息科学原理》是我国信息科学奠基的重要著作之一。其中一些观点和论述已在**信息化规划的研究中得到应用,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和良好的影响。
王行刚(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科学家、博士生导师)
《信息科学原理》是一部高水平创新性的学术著作。学习本书使生活在信息社会和信息时代的人们能够认识“庐山真面目”,从而能够更好地加速我国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李承恕(北京交通大学教授、中国通信学会常务理事)
作为信息科学的开创性著作,《信息科学原理》把经典信息论的信息概念进行了彻底的改造,使它由通信工程的舞台走向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整个工程活动的舞台。同经典信息论相比,本书无论在研究深度上还是广度上,无论在研究背景、对象、范围、目标上还是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结果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信息科学原理》阐明了信息的识别、传递、处理、决策、控制、优化、智能等住处科学的基本原理,成为“信息论”发展到“信息科学”的标志,形成了信息大科学。
童天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