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龙文鞭影/插图本中国文化启蒙丛书
QQ咨询:
有路璐璐:

龙文鞭影/插图本中国文化启蒙丛书

  • 作者:卫绍生等注解 校注 卫绍生 陆秋玲
  •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4823527
  •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01日
  • 页数:260
  • 定价:¥14.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龙文原是西域宝马,与蒲梢、鱼目、汗血并称四骏,后人常用来指那些才华出众的少年英才。南朝梁扬昱曾称赞堂弟杨愔(字遵彦)说:“此儿驹齿未落,已是吾家龙文。更十岁后,当求之千里外。”后来杨愔果然不凡,梁武帝时官太子太保,封开国公。杨臣诤取龙文见鞭影而奋蹄疾驰之意,名其书为《龙文鞭影》,希望“凡属驹齿未落者,皆当见鞭影而驰,以无负不佞校雔之苦志”(《龙文鞭影序》)。其寄望童蒙之意,殷殷至深。明清两代,《龙文鞭影》风行塾间。正如清李思绶所说:“明贤《龙文鞭影》一书,风行已久。童子入塾后,为父师者,瑕即课其记诵。”但是,由于其书皆是四字句,一句一人一事,甚或一句二人二事,幼童不易理解。为了帮助家长和孩子们阅读,还特意增加了“讲解”帝一部分,对原文涉及的内容、背景及蕴涵的文化意义,作提纲挈领、简明扼要的解说。
    文章节选
    五代后晋李瀚作《蒙求》八卷,宋人徐子光为之作注。此书四字一句,两句一韵,分韵编排,自成特色,是一种较有影响的启蒙读物,有学者称之为“实初学之津筏”(《四库全书提要》)。明朝万历年间,萧良有仿其例而作《蒙养故事》,亦流行一时。杨臣诤综合二书优长,又加以修订增补,易名为《龙文鞭影》,使之成为明清��代广为流传的蒙学读物。清人李晖吉、徐潢作《龙文鞭影二集》,与《龙文鞭影》一道流行塾间。
    龙文原是西域宝马,与蒲梢、鱼目、汗血并称四骏,后人常用来指那些才华出众的少年英才。南朝梁杨昱曾称赞堂弟杨惜(字遵彦)说:“此儿驹齿未落,已是吾家龙文。更十岁后,当求之千里外。”后来杨悟果然不凡,梁武帝时官太子太保,封开国公。杨臣诤取龙文见鞭影而奋蹄疾驰之意,名其书为《龙文鞭影》,希望“凡属驹齿未落者,皆当见鞭影而驰,以无负不佞校雠之苦志”(《龙文鞭影序》)。其寄望童蒙之意,殷殷至深。
    此书在编排上很有特色。它既不是按人物或故事来划分,也不是按时代先后划分,而是依李瀚《蒙求》体例,按诗韵中的平声韵次序,按韵部划分,上平声十五韵(东、冬、江、支、微、鱼、虞、齐、佳、灰、真、文、元、寒、删),下平声十五韵(先、萧、肴、豪、歌、麻、阳、庚、青、蒸、尤、侵、覃、盐、成)。按现代汉语的读法,许多字已经不在同一韵部。如“元”韵中的一些句子,如按现代汉语的读法,则应归入“真”韵或“文”韵。但为了尊重原著,对这些按现代音韵标准来看已经不在同一韵部的句子,仍依其旧,不作任何改动。
    目录
    卷之一
    一东
    二冬
    三江
    四支
    五微
    六鱼
    七虞
    卷之二
    八齐
    九佳
    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删
    卷之三
    一先
    二萧
    三肴
    四豪
    五歌
    六麻
    七阳
    卷之四
    八庚
    九青
    十蒸
    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覃
    十四盐
    十五咸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