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儒家是五四以来薪火相传、影响甚大的哲学流派,在现代中国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国内对新儒家开展真正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而本书著者则是较早涉足于该领域的知名专家,已分别出版过研究熊十力、梁漱溟的专著。这是作者积累多年研究之材料和功力、比较全面地评价和论述现代新儒学的*新之作,收入由王中江主编的“中国哲学前沿丛书”。
本书从宏观视野分析了近代儒学的裂变和转型,对新儒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所面临的独特境遇做了深刻的阐释。认为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的急速发展和巨大变迁,儒学的境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原来的主流文化形态一变而为裂散的、漂浮的文化碎片;在由**到边缘、由浑沦到碎裂的过程中,儒学遭遇了现代工业文明和政治意识形态的双重解构,致使儒学的现实生命力已经变得微乎其微。正是在此境遇下,梁漱溟、熊十力等回应全盘西化潮流之挑战,怀抱“孤臣孽子”之心志,试图在新的时代条件和学问格局下,融会中西,为中国传统文化保留地盘。唐君毅、牟宗三等港台新儒家继承了熊氏的志业,将儒学创新进一步引向学院化,建构起更为精致和逻辑化、也更能适应现代学术表达的哲学体系。杜维明等人则发挥了稔熟西学、身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