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2 软件开发时期
开发时期具体设计和实现在前一个时期定义的软件,它通常由下述四个阶段组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综合测试。其中前两个阶段又称为系统设计,后两个阶段又称为系统实现。
(1)总体设计
这个阶段必须的任务是如何解决问题。从开发规模和开发成本上考虑,有三种可能的方案:
①低成本的解决方案,系统只能完成*必要的工作。
②中等成本的解决方案,系统不仅能够很好地完成预定的任务,使用起来很方便,而且可能还具有用户没有具体指定的某些功能和特点。虽然用户没有提出这些具体要求,但是系统分析员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断定,这些附加是应该有的,或是不能少的。
③高成本解决方案,系统具有用户可能希望有的所有功能和特点。
系统分析员应该使用系统流程图或其他工具描述每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估算每种方案的成本和效益,还应该在充分权衡各种方案的利弊的基础上,**一个较好的系统方案,并且制定实现所**的系统的详细计划。
通常用层次图或结构图描绘软件的结构,用结构设计的方法设计软件的结构,程序应该模块化,也就是一个大程序应该由许多规模适中的模块按合理的层次结构组织而成,确定程序由哪些模块组成以及模块间的关系。
(2)详细设计
详细设计阶段的任务就是给出问题求解的每一步骤,给出怎样具体地实现这个系统的描述。这个阶段的任务还不是编写程序,而是设计出程序的详细规格说明。这种规格说明的作用很类似于其他工程领域中经常使用的工程蓝图,应该包含必要的细节,是程序员程序代码的依据。通常用HIPO图(层次图加输入/处理/输出图)或PDL语言(过程设计语言)描述详细设计的结果。
(3)编码和单元测试
这个阶段的任务是用程序设计语言写出正确的、容易理解的、容易维护的程序模块代码。
程序员应该根据目标系统的性质和实际环境,选取一种适当的**程序设计语言,必要时用汇编语言,把详细设计的结果翻译成用选定的语言书写的程序,设计一些有代表性的数据和输入输出模型,并且仔细测试编写出的每一个模块代码。 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是“面向21世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列课程中的核心课程之一,它针对大学一年级新生所开设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系统地讲解一些人门的基本概念、计算机基本知识、计算机科学的全貌,介绍一些主要领域的当前热点以及学习计算机科学的主要方法。培养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兴趣,介绍正确的学习方法,以便为他们的计算机后续课程的学习做一个铺垫。
由于大学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大学,他们对计算机的了解和熟悉程度参差不齐,所以,给本课程的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既要保证大多数学生能掌握基本的知识,又要保证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能有更进一步的提高。所以,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强调计算机的文化素养,并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的认知顺序来组织、安排本书的内容。同时,把实验加在相应的章节后面,理论与实践并重,这样能使学生更好地领会和懂得本章所讲的知识,并在实验中进一步去体会与领悟。所以,利于培养学生脑手并用,在加强理解基本理论的同时,又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经过长时间的这种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或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一个好的思路。
本书第1版经过一年的教学使用,效果良好。第2版在第1版的基础上,对第1章、第6章和第8章的内容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对第4章的某些节的内容进行了删减,更加突出了本教材的特色,便于读者学习。
本书共分八章:第1章概述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特性;第2章介绍计算机的硬件知识;第3章介绍计算机的软件知识;第4章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第5章介绍计算机中的数据组织;第6章介绍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趋势;第7章介绍计算机科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第8章介绍如何学习计算机专业课程。
本书由武汉理工大学钟珞教授担任主编,郑州大学的王相林教授、武汉理工大学的杨国勋副教授、刘传文博士、宋华珠博士、袁景凌博士、Tareq M.Malti硕士、李煌、常春明、唐志鹏等参加了本书的编写工作。
本书内容丰富、叙述脉络清楚,可作为计算机专业、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具有初等教育的计算机爱好者的计算机专业入门教材。因为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妥的地方,请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