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古建筑二十讲(插图珍藏本)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古建筑二十讲(插图珍藏本)

  • 作者:楼庆西
  • 出版社:北京三联出版社
  • ISBN:9787108015761
  • 出版日期:2001年01月01日
  • 页数:342
  • 定价:¥6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跟随着《中国古建筑二十讲》:从网师园到天山蒙古包,从紫禁城到丽江民居,从布达拉宫到苗寨吊脚楼,跟随楼庆西教授来一次古建筑文化之旅。听楼教授细细讲述木结构房屋为何 “墙倒屋不塌”、飞檐斗拱的力学原理、山石房屋的色彩搭配、风水学说的科学运用……
    文章节选
    浙江诸葛村
    浙江省兰溪市有一座诸葛村,离市区只有二:十多里路,这里聚居着三国时代**的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后代,全村五千多人口中姓诸葛的占2700余人。诸葛亮出生在山东,少年时随叔父移居湖北隆中,直至刘备三顾茅庐而出山任蜀汉丞相,转战各地,*后病死于征战途中。但奇怪的是在山东、隆中和蜀汉地都没有留下聚居的子孙后代,而在兰溪市却出现了一个聚居着两千余后裔的诸葛村。从至今还保存的《高隆诸葛氏宗谱》中可以得知:诸葛亮的14世裔孙诸葛利在10世纪的五代十国时来到浙江建德寿县作县令,从此留在浙江,他的子孙延续到28世宁五公诸葛大狮时才迁到诸葛村定居,时间约在元朝中叶,繁衍至今已经是诸葛亮的第46到55世的子孙后裔了。这个诸葛村当然是一座以血缘宗族为纽带的聚居村落,庆幸的是当年村落的规划至今还保存得相当完整。全村以全氏族的总祠堂丞相祠堂和专门家奉先祖诸葛亮的大公堂为核心,下面又按孟、仲、季三分分别建有分祠堂,分祠堂下还有支祠,而属于各分、支的子孙都围绕着自己所属的祠堂建造住宅,如此在村里形成一个个以大小祠堂为核心的建筑团块。在每个团块的祠堂前多挖有水塘和水井以供给族人的生活和食用水,所以诸葛村素有18座词堂和18个水塘与水井之称,如今有的祠堂已毁,但这种四块结构依旧存在。
    明清两朝,商品经济在城镇得到发展并且开始波及农村。诸葛村所在地正当浙江龙游、兰溪、寿昌三县往来的交通咽喉,有一条大道在村西边通过,在村的南边半公里与东边七八公里处还有通衢江的码头,可通小船与竹筏。这种天然便利的地理条件,使诸葛村很快进入商品经济的潮流,从明朝开始就有诸葛氏族从事药材的买卖,发展到清朝,以经营药材**的兰溪药业人员中,诸葛村人口占三分之二。他们一方面远出家门到江苏、广州、香港做生意,一方面也在村里设鹿园、建作坊制作药材,并使诸葛村逐渐变成了中药材的批发与集散地。买卖做开了,远近各地来的生意人多了,为生意人服务的茶馆、饭店、客店陆续出现了,一条商业街自发地形成。古老封闭的诸葛村受到商品经济的激烈冲击。开始,诸葛宗族作出种种限制,不许外件商人来这里设店,不许商业街穿过村里。但是商品经济却很快地给村里带来了经济上的利益,带来了生活上的提高,它越来越影响诸葛族人,使他们的观念有了变化,他们开始将村里不适于耕种的地段租给外地人经商,后来有的诸葛族人自己也卷入了经商的行列,终于在村北形成了一个新的商业区,并且成为方圆几
    ……
    目录

    **讲 从“墙倒屋不塌”说起
    第二讲 北京—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杰作
    第三讲 从四合院到紫禁城
    第四讲 从兵马俑到清陵
    第五讲 祭祀
    ……
    编辑推荐语
    楼庆西教授早年任梁思成先生的助手,深得梁先生的学术真谛,后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讲授中国古代建筑史。四合院、帝王陵、祠堂、佛塔、牌楼、华表……一本《中��古建筑二十讲》翻阅完,你得到的可不仅仅只是一次绝妙的眼睛旅行! 作者自述
    1999年9月,北京三联书店的董秀玉总编辑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约我写一本《中国古建筑二十讲》,作为“二十讲”系列的一种。近些年,我虽为非建筑学专业的读者写过有关宫殿建筑及问文化方面的书,然而还从未写过全面介绍与论述中国古建筑的专著,因此,这促使我对这本书的写作有了一些思考。
    建筑与大众的关系本来就十分密切。人们的工作、学习、休息、娱乐都离不开建筑。人们始终生活在建筑所构成的空间里,自然会对建筑有自己的喜恶和看法。对于古建筑也是这样,通过实地的参观游览,或是在家中读书、看电视、上网,人们有了越来越多的古建筑知识。从这个意义来讲,与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相比,人们对建筑应更加容易认识与理解。然而,建筑又具有自己的特点,它是一个既有艺术形象,又同时具有不同物质功能的构筑物。建筑的形象不能任凭建筑师随意创造,而必须受物质功能要求和结构、材料、施工等技术条件的制约。以中国古代建筑而论,无论是宫殿、寺庙、陵墓还是园林、住宅,它们的个体和群体形象都是一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包括建筑材料、结构方式、施工方法等)诸方面条件的综合产物。人们看到的宫殿、寺庙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屋顶,有那种特殊的斗栱构件,所以会有梁、枋上鲜艳的彩画装饰,都是与中国古建筑长期采用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此,我们在论述古 建筑时,不但要说清楚它们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而且还必须介绍它们的结构、构造等形态。
    我在学校讲授中国古代建筑史有两种讲法。其一是按朝代的历史顺序讲授。这样讲的好处是可以认识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脉络。但是由于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政治、经济乃至文化都发展缓慢,从而使建筑在基本制度与形态上都缺乏质的变化。加之中国占建筑采用木结构体系,远不如砖、石建筑那样能够长时期保留,因而早期建筑留下的实物很少,所以又产生了不强调历史进程而按不同建筑类型的讲法,即按城市、宫殿、坛庙、陵墓、宗教建筑、园林、住宅等类型分别讲授。本书采用了后一种体律,先讲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然后从城巾、宫殿到建筑小品、建筑装饰,同时又加了与古建筑有关的文物建筑保护、中国建筑历史科学的奠基人梁思成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分为二十讲,一个专题一讲,采取散点式的叙述,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独立成章,便于读者选读其中任何一个部分。
    建筑科学既专业又很大众化,对于各类建筑,从内容到形式自古以来都是任人评说的。我写的这二十讲内容,只是提供一些资料加上自己的认识,以供广大读者评说。
    楼庆西
    二○○○年九月于清华园

    发现乡土建筑之美
    楼庆西:发现乡土建筑之美




    楼庆西:发现乡土建筑之美
    □记者周文翰

    楼庆西,1930年生,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留校任教至今,现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师从梁思成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建筑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1989年,陈志华、楼庆西、李秋香三位教授组成乡土建筑小组,十五年来踏访全国各地进行乡土建筑测绘和研究,不仅保留了珍贵的测绘图纸、照片和文字记录,还为部分建筑的保护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主要著作有《中国宫殿建筑》、《中国建筑艺术全集·建筑装修与装饰》、《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国建筑的门文化》、《凝视——楼庆西建筑摄影集》、《中国古建筑二十讲》、《中国小品建筑十讲》等。

    他主编的《雕梁画栋》、《户牖之美》让我们惊讶于中国乡土建筑之美。

    建筑书:不只是写给专业人看

    记者:“乡土瑰宝”系列一共有六本,什么时候能出齐呢?您是依据什么标准把这套书分成六本的?

    楼庆西:陈志华、李秋香和我十几年来一直研究乡土建筑,我们调查一个地方,一般要有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出调查报告,二是有一套测绘图,三是照一套照片,四是如果地方上有需要,我们还会做保护规划方案。比如以前我们出的《楠溪江上游古村落》就是比较综合的成果。但是调查一个地方出一本书是不可能的,十多年来我们积累了相当一批资料,很多照片、测绘图都没有出版,所以“乡土瑰宝”系列就把这些积累选择了一下,分成六本书,主要是图,文字都比较少,两万字左右。《雕梁画栋》是讲装饰大木构件的,《户牖之美》是讲房间的门窗,以后四本分别是院门的门头门罩、雕刻艺术、宗祠和寺庙、住宅方面,估计2005年全部能出来。

    记者:我们发现您近年编写的书如《中国古建筑二十讲》、《中国小品建筑十讲》和这套“乡土瑰宝”,都是分类型来写,和您在清华讲授建筑史的教程是不同的。

    楼庆西:因为不只是写给建筑专业看的,分成一类一类来讲清楚些,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独立成章,从哪个部分读起来都可以。另外就是有大量的照片和测绘图,这些可以让读者直接看到讲的建筑都是什么样子。给读者写书当然和在学校讲课不一样,我给研究生上建筑史课,有时是按照朝代的历史顺序讲,这样容易把握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脉络,但是也有按不同建筑类型、专题讲的,比如专门讲古建筑的装修和装饰。

    记者:近年来您和陈志华、李秋香老师合作的一系列古村落建筑的书,不仅在建筑界引起关注,有的还颇为畅销,引起很多读者关注,也引发一股不小的古村落图书热,您怎么看这种现象?“乡土瑰宝”和其他古村落、乡土建筑的书有什么不同吗?

    楼庆西:大家爱看这方面的书,和现在城市生活有关,城市建筑雷同,生活压力也大,所以大家想知道以前中国人住的是什么样子,要找到那份乡土乡情,自然喜欢这方面的书,有的还能当旅游参考书。现在出的书也不少,三联书店、知识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都有成套的书,我想这些书出来对促进人们认识乡土建筑是有好处的。有人专门做古村落摄影,出的一些书还是不错的。我们因为是建筑专业,所以出的书不仅有照片、文字,还有测绘图,我们的书是研究出来的成果,不仅是给普通读者看,还希望能给建筑专业的人以借鉴。

    乡土建筑调查:十五年研究历程

    记者:大家很关注古村落、乡土建筑的图书,那在学术界,乡土建筑研究是否也变得热门起来了?你们1989年成立乡土建筑小组时只有3个人,是什么魅力让你们研究了十五年呢?

    楼庆西:搞乡土建筑的不少,大学像同济、天大都有研究乡土建筑的人,再有就是很多其他学科的人对乡土建筑、乡土文化有兴趣,比如民俗学、民间文化、社会学的都有从不同角度研究的,特别是现在的民间文化抢救工程,对这个方面涉及的也比较多。但是也不热门,我们研究组现在只增加了一个博士,现在四个人。我们也想扩大,但是真正有志于这个研究的还是不多。因为这个工作清贫,现在建筑上*赚钱的是搞设计,都去搞设计了。

    说起古代建筑,故宫、天坛等官式建筑可以说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文化和技术的*高成就。可是我们长期是个农耕社会,乡村不论是面积还是人口数量都占我们**的大多数,相应的乡土建筑也是我们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的个体和群体形象都是一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的综合产物,一是有历史价值,建筑记载历史,它是政治、经济、文化的载体,对于研究建筑、研究农耕文化、宗法制度、地方经济形态都是重要的参考。二是有文化价值,和民间文化结合在一起,很生动,共同构成了乡土文化的环境。三是现代人进行创作还可以借鉴,对于如何民族化、地域化是有参考的。所以我说这是研究的一个富矿,值得研究一辈子。

    记者:你们去过很多地方调查乡土建筑,有没有什么地方印象特别深刻?
    楼庆西:我们跑的地方其实没有多少,我们是一个村一个村去调查,十几年也就十几个地方:浙江永嘉楠溪江、安徽黔县关麓村、山西西文兴村、福建安贞堡村、福建石桥村……因为这些建筑保护好的地方多数都是在边远山区里,到那些地方路不好走,我们坐车、调查都是学校出钱,条件有限。经济发展快的比如温州都没有了,拆得快。可以说每个地方都有让我们激动的建筑,有的地方虽然整体不怎么样,可是有一个两个细部就很精彩,那种美今天还是让我们感动。我们的工作不是现场看看就结束了,而是现场两礼拜,回来三个月,因为有大量资料要整理研究。

    记者:你们的研究潜在的有一种现实关怀在里面,就是要记录和保留这些文化记忆,可是随着城市化发展,一方面乡村人进城或者开始城镇化,另外一方面乡村经济、文化、生活方式也在变化,很多乡土建筑都废弃了,很多人都说应该保护乡土建筑,在您看来有什么好的策略可以保护多元的乡土文化、乡土建筑呢?

    楼庆西:建筑这个东西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必然有改变,比如说你看这个窗户很美,可是农民*讨厌这个窗户,因为它不透光、通气也不好,有钱了他肯定换玻璃窗,你要是住在里面也会这样。老房子去掉,新房子起来,这是规律,有些特别有价值的,现在保存状况还好的应该保护,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没有钱,也没有条件保护,但是应该保存记录。

    建筑史研究:跟随梁思成的脚步

    记者:听说今年三月您发现了一篇林徽因先生的论文《敦煌边饰初步研究稿》,林徽因先生这篇文章是研究敦煌边饰的,那您后来研究建筑装饰是不是直接受她的影响?

    楼庆西:对,是《敦煌边饰初步研究稿》,我在资料室查资料的时候在一堆图纸中发现的,装在牛皮纸袋里。梁先生去世后,林夫人把有关建筑方面的东西都放在建筑系资料室,可是这篇以前没有人注意到。已经出版的《建筑师林徽因》已经刊登了这篇论文。当年我跟随梁思成先生研究建筑史,就在旁边帮他们画图、摄影。林先生在建筑方面*感兴趣的就是建筑和传统工艺品上的图案装饰艺术,我受到影响自然就开始往这方面研究。从中国建筑史学科的建立说,研究乡土建筑也是当年梁思成、刘敦桢先生开创的,抗战时他们就调查过农村建筑。

    记者:那现在和梁思成先生那个时代比,乡土建筑研究有什么新的突破吗?

    楼庆西:我们这个学科是研究历史,不能说有什么突破,要辨别类别、分清年代,可以说是发现了新东西,但是没办法像物理学、生物学那样有什么大突破。80年代以来当然有发展,就是研究的领域更大了,每一个方面研究得也更深入了,研究的书也多了,但是有些书很玄虚,我看不懂,陈老师看了也说不懂。梁先生他们做学问是深入浅出,研究的问题很难,但是讲出来很简单,可是现在有些书还没有研究进去,写出来已经玄妙晦涩得很,我叫这是“浅入深出”。其实建筑是*生活化的,你就住在房子里,对建筑有自己的认识。

    记者:您不仅研究、出去调查,还自己摄影,我们可以不管那些纷繁复杂的建筑构件名称,单单欣赏照片上的美就让人心醉,那您是怎么开始摄影的?

    楼庆西:建筑摄影没有什么奇妙的,就是要真实地记录,不能变形,如果变形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是艺术创作了。1952年我从建筑学院毕业以后,跟随梁思成先生编建筑史,他们调查的时候我就画图、拍照。这个是我的工作。我摄影都是用*普通的照相机,文革以前不用说,80年代主要用佳能,那是佳能厂到清华举行展销会,我们一个教研组买两套,我就一直用。后来为了出画册,又买了哈斯曼大相机。我还买了数码相机,现在还没有用过,因为年龄大了,手抖,不习惯。我们拍照讲究真实,比如这个窗户,在书上看上面雕刻这么漂亮,其实我们去的时候很脏,我们和学生用小刷子洗干净,铺上自己带去的白纸照相。这么一照农民也知道值钱了,现在老有文物贩子买这些东西。但是我们是做研究的,就算喜欢,我们也不能买。



    *有影响力的书: 中国2003-2005 作者:《新京报》书评周刊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