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读片段
使用确实有本事的人
“一个萝卜一个坑”,是对因事设人标准的通俗解释。凡事有标准好办事,管理者如果“因事设人”给人才设定一个标准,以后一切按��准办事就会有章法可循,有效益可得。相反,因事设人失去标准,就会破坏科学的用人原则,而使人事混乱。因此,根据一定的标准,找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因事设人的标准显得非常重要。
俗话说,“宁咬鲜桃一口,不吃烂桃一筐”。这句话用在“用人”上,就是说要使用那些确实有本事的下属,而对于那些蠢材愚人,就不必处处照顾,一碗水不见得要端平。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请继续看商鞅的故事:
公孙鞅听说秦孝公下令招贤,就投奔秦国,通过秦国的宠臣景监求见孝公。孝公接见了公孙鞅,问他政事。
公孙鞅论述了一系列羲(伏羲)、农(神农)、尧、舜成就帝业的战略措施,秦孝公听了很不称心,认为这些道理太迂腐。他在听公孙鞅说话时都睡着了,因此未重用公孙鞅。
后来景监又一次向秦孝公**公孙鞅,秦孝公又召见了他,公孙鞅向秦孝公讲了夏禹开疆定土、汤武顺天应民的各种治国方略,秦孝公说这些也不适用,又没有重用公孙鞅。
景监在一次宴席上听到秦孝公感叹说:“寡人下令求贤,数月有余,而没有得到一个奇才,我徒有冲天之志而无羽翼之资啊!”便再一次向秦孝公**公孙鞅,说:“臣客公孙鞅自言有帝、王、霸三术。过去他向您讲了建帝、称王之术,您以为难用,今天何不召来谈谈‘霸业’之术呢?”秦孝公一听“霸业”之术,很感兴趣,就召来了公孙鞅,问他“霸业”之术。公孙鞅于是出了变法的主张。
公孙鞅对孝公说,**不富强,不可以用兵打仗;军队不训练好,不可能战胜敌人。要使**富强,必须使土地多生产粮食;要想军队能打仗,就要多训练,多打仗。有功就要赏,人民才能听你使用,有过就要罚,而后才能有纪律,才能政令必行;实行这个政策,**没有不富强的道理。
孝公很同意公孙鞅的意见,想继续听下去,但这时公孙鞅告辞要走,孝公说:“我正听得起劲呢,你怎么不说了,要走呢?”公孙鞅说:“您思考三天,三天之内主意打定了,我再来谈。”公孙鞅退出来后,景监说:“孝公听得很起劲,你怎么不谈了呢?”公孙鞅说:“这可是大事,孝公的主意是否坚决,是否考虑成熟了,我们不知道,拿不定主意,我可不敢轻易谈。”
第二天,孝公就派人来请公孙鞅。公孙鞅说:“臣与君言三日后才能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