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毛泽东早年读书生活
QQ咨询:
有路璐璐:

毛泽东早年读书生活

  • 作者:李锐
  •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 ISBN:9787806016879
  • 出版日期:2005年06月01日
  • 页数:394
  • 定价:¥39.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806016879
    • 作者
    • 页数
      394
    • 出版时间
      2005年06月01日
    • 定价
      ¥39.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读书造就了毛泽东。
    毛泽东本人又是怎样响应历史的召唤,从而使自己成为顺应历史所潮流的伟大人物的?他从学生时代开始,曾为此作过一些怎样的努力?这些努力又给他后来的事业怎样的影响?曾担任过毛泽东秘书的作者李锐从**手材料的翔实考证和精密分析,引出观点和见解,在本书中为你作答。
    本书分为30章,以毛泽东早年读过的重要书籍和对他有深远影响的人物及所接触的时间为纵横线索,对毛泽东的早期思想以及早期历史观等进行多方面的探讨。
    青春的岁月,会在人生心路上刻下浓浓的痕迹,毛泽东很早就是一个有抱负、有理想、有胆的人。他不仅是一个刻苦用功、好学深思的学生,更重要的是,他如此关心着**和人民的前途命运,不断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今天,他又成为中国一面映照历史岁月的镜子,一座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渡桥,一种给人们带来多种启示的人格象征。
    文章节选
    从1893年出生到16岁,毛泽东一直住在家乡湖南湘潭韶山,这是一个交通不便的山村。他家世代务农,父亲是一个精明能干亦农亦商的富农,家教很严,一心想让儿子懂点文墨,会打算盘,好继承家业。
    1936年10月,经不住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坚决要求,毛泽东一连几夜,叙述了他自幼年的一生经历。他说:“我8岁那年开始在本地一个小学读书,一直在那里读到13岁。清早和晚上我在地里劳动。白天我读儒家的《论语》等四书”①。他进私塾是在1902年。
    根据韶山纪念馆在本地多年调查搜集的可靠材料{1},毛泽东8岁以前,寄居在湘乡外祖父家,这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有家塾,他常去“旁听”,能随口背诵几句课文,还能脱手写字。这种自幼聪慧的资质,深得舅家的欢心。8岁回到韶山读书。从1902年到1906年之间,毛一共在韶山附近四个私塾上过学。1902年在韶山南岸,启蒙老师邹春培;1904年在韶山关公桥,塾师毛咏生;1905年至1906年夏,在韶山桥头湾、钟家湾,塾师周少希;1906年秋,在井湾里,塾师毛宇居,因离家较远,读寄宿。1906年末至1909年夏,停学在家,白天同长工一起劳动,晚上帮父亲记账,自己仍坚持自学。1909年秋至1910年夏,说服父亲后,在韶山乌龟井、东茅塘复学,塾师毛简臣、毛麓钟。
    对这6年的私塾读书生活,毛泽东后来曾这样概括:“我过去读过孔夫子的书,读了四书、五经,读了6年。背得,可是不懂。那时候很相信孔夫子,还写过文章。”{1} 根据所有这些回忆材料,毛泽东这6年的私塾读书生活,归纳起来有这样一些值得记述的情况:
    ——毛氏家族认为《百家姓》、《增广贤文》等是俗书,发蒙从《三字经》开始,读过《幼学》;继而读《论语》、《孟子》和《诗经》等;后来读过《春秋公羊传》、《春秋左氏传》(即《左传》)等;在*后一个塾师处,还读过《纲鉴易知录》和古文等。
    ——天分高,记性好,会背书。读书不出声,只见嘴巴动。老师点多少,就能背多少,还能默写出来,并学会了查《康熙字典》。读书很认真,不乱走动。回到家里,除帮杂活外,总是看书。夏天晚上蚊子多,就在床头放盏灯,头伸到帐子外面看书。从小就有“格”,文质彬彬,“十来岁就有大人格”(同学们有这种印象,大概同毛自幼长得较高大有关)。
    ——写字要自己写,不描红字,学过欧体。根据他后来在**师范读书时的手迹看来,他还学过二王字帖(王羲之、王献之)。
    ——自幼喜欢游泳,老师外出时,小伙伴们就下池塘玩水。有次老师回馆看见了,让他们作对子代处罚,对不出来再打手板。出边是“濯足”,毛���声即对以“修身”。对对子,是作律诗作骈文的基本功。这是我们现在知道的诗人毛泽东*早表现出来的才气。
    ——他并不喜欢读这些经书。旧时私塾,老师只点书,并不讲解,学生只是死记硬背。他*喜欢看的是《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以及《说唐》、《说岳》这些杂书。私塾的规矩,认为这都不是正经书,不许学生看。他总是偷着看,甚至在课堂上将正书放在上面。毛宇居发觉后,就故意多点书,让他背,都背得出来。《水浒》、《三国》中的故事,英雄好汉的行为,他同样记得很熟,常同小伙伴们讲这些故事。
    ……
    目录
    学生时代的毛泽东(代序)
    六年私塾(上)——《三字经》和《幼学琼林》
    六年私塾(下)——四书五经
    读《水浒传》
    读《三国演义》
    读《西游记》
    读《红楼梦》
    读《盛世危言》
    从《纲鉴易知录》到**篇史论
    《新民丛报》和梁启超的影响
    康有为的《大同书》
    读严译名著
    读《群学疑言》
    一个用心听课的学生
    熟读韩文
    芋园问学及对留学的态度——同黎锦熙的交往
    印象*深的老师——杨昌济
    “独服曾文正”
    以文会友
    忧国忧民的“时事通”
    “略通国学”与评说孔子
    爱好诗词
    《新青年》的影响
    读社会这一本大书
    《伦理学原理》批注
    新民学会
    “一时楷模”陈独秀
    新闻学研究会和邵飘萍、蔡元培的影响
    同胡适的一段交往
    文化书社与自修大学
    三本入门书
    附录 为毛泽东思想研究开拓新的领域
    后记
    编辑推荐语
    博览群书,是毛泽东经纶天下的重要条件。
    毛泽东在学生时代就已那样刻苦用功,那样博学广闻,那样志高才大,那样特立独行。他曾在笔记本上写下:“人情多耽安逸而惮劳苦,懒惰为万恶之渊薮。”又写道:“夫以五千之卒,敌十万之军;策罢乏之兵,当新羁之马,如此而欲图存,非奋斗不可。”毛泽东终身依此自警自励,并成就了亘古未有的事业。
    在迎送岁月的时候,人们在创造生活,有的人,同时会创造历史。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