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希堂法帖》,全名《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始刻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至乾隆十五年(1750)刻成。完成之后,仅精拓数十本赐与宠臣。后于乾隆十七年,复从宫中藏品中再次精心挑选出历代名人法书五卷,摹刻上石。至此,《三希堂法帖》始成完璧。至清代末年,其传始广。
《三希堂法帖》不仅卷帙宏大,而且卷数多,总数达三十七卷之多。规模之大,为中国古代官私所刻丛帖之冠。它的编选是乾隆皇帝亲自挂帅,亲自挑选编刻者,其参加者梁师正、蒋溥、嵇璜、汪由敦、董邦达都是当时***的书画家,皆造诣非凡。镇国之宝 历代名家之作 尽在其中珍藏本《三希堂法帖》的镌刻,几乎倾尽了乾隆时期的**秘藏。这些秘藏的作者或是历代名臣,或是历代**书法家和画家。他们的书法墨迹,自然无一不是价值连城的镇国之宝。
为满足广大书法爱好者的需要,促进我国传统书法艺术的普及、提高和发展,现特从《三希堂法帖》中挑选数十篇精华部分呈献给广大书法爱好者,以便鉴赏和临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