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荆楚与支那
QQ咨询:
有路璐璐:

荆楚与支那

  • 作者:石宗仁著
  •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 ISBN:9787105093144
  •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01日
  • 页数:25
  • 定价:¥30.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105093144
    • 作者
    • 页数
      25
    • 出版时间
      2008年06月01日
    • 定价
      ¥30.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本书内容包括:历史文献与前人对楚国族属的记载与研究、楚发祥地与初都、苗、楚共同的祖先及先民、东夷(九黎氏)苗蛮(三苗氏)的关系与族属等。
    文章节选
    论“支那”一词的起源与荆的历史和文化(代序)

    大家知道,秦王朝的建立,给中国带来了新的局面,由此而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有的光耀于当时,有的相仍于后世。它们在人们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容易产生一种错觉:似乎这种现象很早就已存在,历世如故。实际上,在秦王朝建立以前,它并不是这个样子。秦统一六国之前,穆公时期,确曾一度强盛,但也还不能说是极其强大的。公平说来,在习称的五霸之中,穆公虽有一定的霸业,但并比不上齐桓、晋文、楚庄,不能以其举措为中国**。在他统治下的秦国仍然在很久时期内受到晋国的阻遏,甚至一度败衄,其声势和发展都有所限制。穆公时期所兼并的**,主要限于陕甘一带分散的小邦或部落,并没有逾越这些地区。极而言之,当时秦国虽可列为强国之一,这种地位大体也只限于穆公在位的39年间。战国初期,魏国远比秦国强盛,魏国的疆土,包括函谷关内黄河西岸,自今陕西华县西北过渭河,沿北洛河东岸到上郡,筑长城与秦相邻。今天的陕北地区大都是魏的辖区,当时作为魏国名将的吴起还在这里留下了活动的痕迹,秦的地位当时还是逼促的。直到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后,变法图强,秦才逐步成为中国境内举足轻重的**,*后完成削平列国的大业。从秦孝公到秦始皇一统,历时只有140年,加上统一的秦王朝,只有150来年;如连穆公时期总计,也不及200年。在悠长的周朝800年,或春秋战国550年的历史河流中,秦起活跃作用的时期只是一小部分,是一派长川中的一短段。何况当秦国由弱转强的时期中,它在中国内外发挥充分影响,也还需要一定的过程。
    ……
    目录
    论“支那”一词的起源与荆的历史和文化(代序)
    前言
    **章 历史文献与前人对楚国族属的记载与研究
    一、对中国**主体民族汉族史籍关于楚国族属的他语记载的解读
    二、对**主流文化的汉文史籍,关于楚国君王对其王族族属与楚国族属自语认定的记载和 华夏君臣的他语认同的解读
    三、对中国主体民族汉族的多学科专家们,关于楚国族属研究结论的解读
    四、对史籍记载“楚为荆蛮”与苗族关系的解读
    第二章 楚发祥地与初都
    一、楚发祥地在江汉沮漳
    二、楚初都丹阳聚在南郡枝江县
    第三章 苗、楚共同的祖先及先民
    一、苗、楚的始祖伏羲女娲
    二、苗、楚的远祖神农
    三、苗、楚的先祖祝融
    四、苗、楚的人文初祖蚩尤(媸畲)
    五、蚩尤族属的再认定
    六、苗、楚的先民九黎族
    七、苗、楚的先民三苗族
    第四章 东夷(九黎氏)苗蛮(三苗氏)的关系与族属
    一、东夷(九黎氏)苗蛮(三苗氏)的由来
    二、东夷(九黎氏)苗蛮(三苗氏)相连重合的地域及其同母语地名
    三、苗蛮(三苗氏)东夷(九黎氏)的共同祖先与族称
    四、苗蛮(三苗氏)东夷(九黎氏)的信仰文化与习俗
    五、东夷(九黎氏)苗蛮(三苗氏)的关系为同一族类即蛮夷
    第五章 “楚为荆蛮”而非北夏、东夷、西羌与百越…
    一、楚自有爵号,不是周封的子爵,而是自然生长的**
    二、楚非北夏、东夷、西羌与百越
    三、楚“不与中国之号谥”即与北夏(商、周)为异族异国
    四、族称“蛮(蛮夷)”源于苗族
    五、苗族的自称与荆地蛮夷、熊绎之关系
    六、“楚为荆蛮”即蛮夷为苗族
    七、庸、麋、卢戎、罗、濮等部均崇拜盘瓠与荆蛮同族
    八、芈熊啻可证楚王族亦为蛮夷和荆蛮
    九、再说楚王族(鬻熊、熊绎)的族属
    十、从“仡”构词的功能看苗语对鬻熊与熊绎的敬称
    ……
    第六章 楚语与苗语的相同相近率
    第七章 楚、苗同祭共俗
    第八章 《楚辞》作品的苗蛮文化背景与苗语古籍中的楚文化
    第九章 对楚国族属及“荆楚”、“支那”语义研究的结论
    关于楚国族属相关问题及“荆楚”与“支那”认知过程的说明(代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