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木匠在工作的时候,不慎将手表掉落在满是木屑的地上,他一面抱怨自己倒霉,一面拨动地上的木屑,想找出他那只心爱的手表。许多伙伴也提着灯,与他一起找表,可是找了半天,仍然一无所获。等这些人去吃饭的时候,木匠的孩子悄悄地进到屋子里,没一会功夫,他居然找到了手表!木匠又高兴又惊奇地问孩子:“你怎么找到的?”小孩回答说:“我只是静静地趴在地上,一会儿我就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就知道手表在哪里了。”
在慌乱中寻找出路,往往会失去方向,不如保持静默,拭去心灵的浮��,出路往往就在你面前。
人生不能总是忙碌,还需要一份宁静。
前一段,我入住10年前曾住过的一个部队四**宾馆。**次见到的一位打工妹,10年中竟从副班长、班长、副部长、部长、副经理、经理,一直做到了今天的副总经理。当我问及个中奥秘时,这位成功人士的经验之谈,竟是遇事冷静。她说10年来她曾遇到了许多无理取闹的客人、受过许多无端的委屈,遇事时她总是强忍自己,默默地从一数到十,又从十数到百。多好的经验啊,说起来容易,但要坚持,要十年如一日,的确是很难。这位打工妹做到了,所以她成功了。回顾自己的过去,因为修养不够,因为脾气暴躁,不会冷静处理问题,常常为一些小事,为对方的一个小错而大发雷霆。尽管后期知错,也想弥补,却发现所弥补的效果和自己的预想相去甚远,要和好如初并非易事。
古人嵇康的《养生论》对“心静”有其独到之见:“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也就是说,无论冬冷夏热,遇事均要心平气和。
闲来读“杂”方才发现:所谓静坐,竟是儒、道、释三家的共有初步门径。清朝末期的士大夫代表曾国藩综合儒、道、释三家学说,把静字功夫看得更为重要。他在日记中说:“静”字功夫要紧,大程夫子成为三代的圣人,亦是“静”字功夫足。王明阳亦是“静”有功夫,所以他能不动心。若不静,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他还主张,精神静养必须按照静坐、平淡、改过三个步骤去进行。他还说: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和静处,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道及静中改过,说到底,就是要学会在静中思考,要想一些白天和工作中想不通,解决不好的问题。一个不会很好地思考和总结的领导,很难成为一个出色的领导。而思考的前提必须排除干扰,必须安静。百动不如一静;百言不如一默。“静处”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感受人生。据说,在印度南部的马哈尔丛林里,人们用一种奇特的狩猎工具捕捉猴子:在一个固定安装的盒子里面,装上猴子爱吃的核桃,盒子上开一个小口子,刚好够猴子前爪伸进去,但猴子抓住核桃后前爪就抽不出来了。猴子常常中计,因为它们有一种习性,那就是不肯放下已经到手的东西。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的欲望是层出不穷且无止境的。跑官、恋色、贪钱……总想有了还想有,好了还想好。然而,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生命之舟是难以承载太多的功名利禄和浮华虚荣的。要知道人生必须接受“失去”,学会怎样“松开手”,学会心静,方能轻装上阵,宁静而致远。
老子说:“清净物之正。”南华真人发挥更详尽:“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镜也。夫虚境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世间凡夫俗子,为名、为利、为妻室、为子孙,心如何静得下来?外感热浪,内遭心烦,故燥热难耐。
六祖的一个故事,我等非佛门弟子的人也早已耳熟。六祖**次在南华寺讲佛,突然一阵风吹来,寺前的旗帜哗哗作响,不少听讲的人侧头望之。六祖问:是什么在动?有人回答是风。有人回答是旗。六祖厉声说:不!是你们的心在动!
宠辱不惊,看门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其意既是方法,也是心态。运用之妙,则存乎一心。
现实工作中,一旦遇到较大困难,遇到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我就会“冷”处理,模仿一下在“静”中找手表的小孩。其方法是:闭门谢客,一杯好茶,一根好烟,净身漱口,静坐一两个时辰,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在每次紧张的挑战来临之前,我都会为自己保留一两个小时的心灵空间。
先哲们总是说:性格即命运。好的性格,就会有好的命运。好的性格怎么来?无非就是要先“静”下来,要靠“修”靠“练”,然后变成习惯,再演变成性格。
所谓“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我想没有先期的“静”,也定会没有后期的“超脱”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