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之特点,不仅在形胜,而且在文深。溪口雪窦山****风景名胜区,就是这样一个好地方。在这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佛教道场三者紧密、和谐、**地结合,是海内外旅游业少有的亮点。
溪口雪窦山古称“瀑布山”,以幽谷飞瀑景观饮誉中国东南。千丈岩、徐凫岩和三隐潭三大瀑布各具特色。此外,有“第二庐山”之誉的商量岗,高台摩天的妙高台,碧水千顷的亭下湖,皆为胜地。沧海桑田,令人仰之弥高,探之弥深。
溪口是蒋氏父子的故里。20世纪初叶从溪口走出去的蒋介石,渐成为中国近现代*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时至**,溪口镇保存完整的民国史迹仍有22处,且古镇总体格局保护良好,被称为“民国**镇”历史变迁,《蒋介石日记》*近在海外面世,其中关于溪口生活的记载,更增添了许多生动的细节。
奉化是佛教传说中弥勒菩萨化身布袋和尚的家乡,大肚能容、笑口常开的布袋弥勒,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得到大众的喜爱。在我国,四大菩萨均有各自传经说法的道场,即山西五台山文殊道场、四川峨眉山普贤道场、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安徽九华山地藏道场。所以,从近代佛学泰斗太虚大师开始,不断有人建议在原有佛教四大名山外增加雪窦山弥勒道场为五大名山。原中国佛教学会会长赵朴初在视察雪窦时也提出,“雪窦寺可建成弥勒道场,雪窦山可以成为佛教第五大名山”。2005年,**宗教事务局正式批准建造-雪窦寺露天弥勒大佛,它将成为中国佛教第五大名山、弥勒道场的标志性建筑。
溪口雪窦山因其独特的山水和人文景观,自古而今成为文人墨客的向往之地,融智慧与才情的诗、文、书、画,各臻所长,给人以美的享受。唐朝大批诗人,沿雪窦山相携漫游,踏歌而行,形成了“浙东唐诗之路”,名动长安,世竞相传。入宋,随着雪窦禅风远播,前来览胜礼佛的诗人更是接踵而至,咏吟不绝,宋仁宗敕谕“应梦名山”。自20世纪20年代末起,由于蒋介石登上中国政治舞台,雪窦山下的溪口古镇,又成世人瞩目之地。千年营造,溪口已成胜地。“文革”灾难,溪口历史遗迹仍得以保存。改革开放以来,老树更绽新花。
多年以来,文化性资源始终是中国旅游业在国际上*具比较优势的资源,文化旅游产品也是长盛不衰的产品。对旅游者来说,旅游消费的实质是文化性消费或消费文化。其中文化的同质性是一个方面,而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文化差异。一般来说,对旅游服务设施的要求是以同质文化为主,而对旅游吸引物的要求则是以异质文化为主。文化差异形成吸引力,所以一切文化载体都能形成旅游吸引物。而许多文化是特定的,无可替代,对于许多发展中**来说,这些方面都是得天独厚的,具有相对垄断性。在发展过程中,突出差异性,追求独特性,逐步成为旅游行业的共同选择。由此,将会形成文化多样性越来越强的良好局面。必须提供相应的产品,才能形成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从本质上说,旅游者在寻求文化,购买文化,享受文化;旅游经营者则是生产文化,经营文化,销售文化。文化品味越高,独特性越强,多样性越丰富,就越有发展前景。研究世界50年的旅游发展经验,可以说,特色是旅游之魂,文化是旅游之基,环境是旅游之根。质量是旅游之本。因此,旅游工作者要比文化工作者更重视文化的挖掘,要比城建工作者更重视城市特色的营造,要比环境工作者更重视环境的美化,要比文物工作者更重视文物的保护。加强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多样性建设势必成为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
从挖掘地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发挥特色文化着眼,进行高品位旅游文化建设,不但对提高景区档次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提高游客素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等,都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因此,以充分展示溪口深厚文化底蕴为己任的《溪口旅游文化丛书》,其编撰和出版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特作小序表示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