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1 旅游审美文化的时间差异
审美文化的形成必然受制于时代的社会经济状况,必须与该时代人们普遍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相适应。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变化,人的审美意识、审美文化也在不断地演进。旅游审美文化也是一样,具有时间差异。
审美文化的时间差异首先体现在环境取向方面。不同时代,人们对于风景所作的美学判断有很大区别。如在城市化时代,过去不屑一顾的荒野的自然美慢慢进人到人们的视野之中,这就像神农架、张家界、九寨沟等旅游地为游客所向往的原因。
不同文化和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对自然大致有三种取向:①人屈从于自然。这主要是在生产力低下的社会,与旅游审美文化关系不大。②人凌驾于自然之上。原因有西方社会的犹太教、基督教传统和过去两百年的科学与工业革命,在这种价值取向指引下,人们更倾向于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现美,工业化城市等大规模的人造环境受到人们的青睐。③人努力与自然和谐相处。它以“****”为*高目标,如在工业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渴望摆脱城市的喧嚣和功利困扰,投身大自然的怀抱,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当代旅游审美文化的变迁,还表现在多样化、世界化、超功利化等方面,这些变化同样应当引起旅游界的高度重视。面对上述变化与挑战,旅游***不能不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2.3.4.2旅游审美文化的空问差异(中西差异)
旅游审美文化不仅存在着时间差异,还存在空间上的差异。“杏花春雨江南,骏马西风塞北”;南秀北雄,南柔北刚;南方人崇尚阴柔秀雅之美,北方人崇尚阳刚雄壮之美。这都是中国南北不同空间旅游审美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旅游审美文化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从总体上概略地讲,表现为“重人”和“重物”美学思想的差异:中国人偏于抒情,重在意境的创构;西方人偏于写实,重在形式的塑造;中国人偏于理想美的寄托,西方人偏于现实美的享受。当然,随着中西文化的不断交流和融合,这种差异有可能逐渐缩小或者发生某些变化,但那必将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而且,旧的地域差异缩小或消失了,新的地域差异又会产生和出现,世界永远是丰富多彩的。
不同文化中的人对同一个对象的情感体验可能大不相同,如笛卡儿所说:“同一件事情可以使这批人高兴得要跳舞,却使另一批人伤心得要流泪”。经验丰富的旅游��业人员大都有一种切身的体会:不同地区的旅游者在审美意识、审美行为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如世界上的东西方之间,我国的
…… 1845年,托马斯?库克成立世界上**家旅行社,标志着世界旅游业的出现。但是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旅游业,则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欧美。从那时至今,旅游从少数上层**所能享受的活动发展到现今大众旅游和社会旅游时代,仅经历了50多年的时间。在这短短50多年的历程中,世界旅游业发展大大超出世界经济总体发展速度,成为世界上*大的产业之一。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数字显示,2005年国际旅游人数**突破8亿人次,全球平均增长率高达5.5%;2006年国际旅游人数达到8.42亿万人次,同比增长4.5%,超出了旅游业的预期。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0年,全世界每年将有lO亿多人出国旅游。旅游不仅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同时它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还是影响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一个重要因子。
中国是一个旅游资源大国,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优势。上下几千年的文明沉淀,方圆960 km2的国土,使中国的旅游资源在世界上****。尽管我国旅游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但经过30余年的发展,中国正从一个旅游资源大国走向旅游接待大国,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受世界关注。2006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13.94亿人次,入境旅游人数12 494万人次,全国旅游外汇收入339.49亿美元,出境旅游总人数为3452.36万人次。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届时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可达2亿人次,国内旅游人数可达26亿人次以上,出境旅游人数可达1亿人次左右,游客市场总量可达30亿人次左右,居民人均出游可达2次,旅游业总收入可达2万亿元人民币左右。“十一五”期间中国旅游业将每年新增直接就业70万人、带动间接就业350万人。到2015年,中国旅游直接拉动和间接就业总量将达l亿人左右。
蓬勃发展、无限生机的旅游业,给旅游教育,尤其是高等旅游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旅游管理是工商管理下面的一个小学科,却面向的是大产业,如何使旅游学科做大做强,更好地为旅游产业服务,为21世纪旅游业发展培养所需各类人才,是每一个旅游教育工作者所要思考的问题。做大做强旅游学科,使旅游教育要与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步,就必须加大旅游学科建设的力度,其中之一就是要搞好旅游教材的建设,因为,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中国林业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组织全国部分高校编写“21世纪全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系列实用规划教材”就是推动旅游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的重要举措。
在本套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力求系统地、科学地介绍旅游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基”),同时也力求将以下理念融入教材的编写中:一是教育创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