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五方元音》的渊源
此章分三节,讨论三个重要问题。(1)介绍樊腾凤的生平事迹及学术思想。编撰者的生平事迹、学术思想对韵书的编排有重大影响。(2)详细地介绍《五方元音》的版本。《五方元音》的版本经过前贤时彦的收集,已经有18种(包括增补本)之多。版本的众多既能说明《五方元音》一书的重要性,又能为我们研究《五方元音》提供方便。(3)本章为了在语音上看清《五方元音》与相关韵书的关系,把《五方元音》音系拿来跟《中原音韵》、《韵略易通》、《韵略汇通》等韵书音系进行了比较。
**节 作者的生平及学术思想介绍
清初樊腾凤(1601-1664年)的《五方元音》是我国韵书史上*为重要的韵书之一。赵荫棠称之为“小学派之后殿”,即“这一派的韵书到清朝要告终了,但在明末清初之间有一部可以作殿军的代表韵书,就是《五方元音》”。
一、樊腾凤的生平事迹
史书不载樊腾凤的生平事迹。《唐山县志》略记:“樊腾凤,字凌虚,西良村人,相貌魁梧,声若洪钟。嗜学不屑时艺,精易数,占休咎验如桴鼓。时当明季,四海鼎沸,凤夙有拨乱反正志;然静验己运,难以有为,遂闭户潜修,留心韵学。”可见他乃一介布衣,精通易学,喜好韵学。但他并非普通布衣,这可从《五方元音·自叙》中寻得些信息:“同邑太学生魏大来宗孔孟正传,尤精韵学,余与之往复参订,共成《五方元音》一书……余友赵问源协资剞劂。”据《唐山县志》,赵问源名赵渔,是崇祯末(1643年)进士,并出资助刊《五方元音》。另据他的第十代孙樊洛设介绍,樊腾凤是一秀才,清兵人关后,他积极参加反清活动,抗击清兵,后来失败。樊腾凤躲在地窖里三年,写成《五方元音》。据上可知樊腾凤的社会地位不低。
《五方元音》究竟成于何时?现在不知确切的时问,只知道一个时间段。赵荫棠认为:“樊氏自序后不载年月,也许有表示遗民的意味。”并推断该书成在“顺治十一年与康熙十二年之间”。龙庄伟(1988)推测该书成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与康熙三年之间(1664年),下限缩短了九年。本书依龙庄伟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