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说《红楼》人物
QQ咨询:
有路璐璐:

说《红楼》人物

  • 作者:潘知常
  •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 ISBN:9787807403517
  •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01日
  • 页数:359
  • 定价:¥36.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所有不同时代的小说家其实都是在同时书写他们的作品,所有不同时代的读者也都在同时阅读同一部作品,因为他们即使没有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但是他们所面对的却是同一个世界与人生。
    我们完全可以把《红楼梦》当作人生的一面镜子,在《红楼梦》里发现自己的人生,也在自己的人生里发现《红楼梦》。将这些红楼人物与自己的人生一比较,“就当惊心动魄于何其相似”。
    文章节选
    【壹】说宝玉:没有爱万万不能
    从“宝玉”难选说起
    说“红楼”人物,当然要从宝玉开始,因为他是《红楼梦》里的**主角。
    不过,要说到宝玉,那就不能不先说说2007年北京电视台为了拍新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而举办的“《红楼梦》中人”的海选。因为这次“海选”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不论宝钗还是黛玉,尽管大家可能看法各有不同,但毕竟还是有比较理想的选手脱颖而出,可宝玉就不同了,连个供大家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人选竟然都没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要演好宝玉,对于演员的要求实在是太苛刻了。
    这个演员他必须能够把大红的服装穿得神采飞扬。宝玉很喜欢红色,比如说他喜欢吃女孩子的胭脂,比如他自己也喜欢穿红色的衣服,比如他远远地看到一个穿着红衣服的女孩就会问:那个红衣美女是谁啊?因此,要想演好宝玉,演员当然也要能够穿出大红衣服的韵味。不过,这只是个浅层的问题,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宝玉*喜欢女孩,穿大红服装表示他愿意跟女孩沟通,也愿意接受女孩的价值标准,而宝玉穿大红服装,也就把他的这个美学取向****地表达了出来。还有,宝玉的内心非常健康,因此他给人的印象也一定是非常阳光灿烂的——我有时候干脆就这样说,他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个阳光少年,而只有大红的服装,才能够完全把他阳光灿烂、青春四溢的感觉衬托出来。所以,要演好宝玉,那是非“红”不可啊。可是我们知道,在生活里能够把大红服装穿得神采飞扬的男性实在不多,因为它不但对容貌有非常苛刻的要求,而且对皮肤也会有非常苛刻的要求。一般来说,中国人的肤色有四种:白里透红、白里透青、偏黄以及偏黑。肤色偏黄、偏黑的人穿大红服装肯定不及白里透红的肤色来得鲜亮,这样,我们就不难弄清楚了,为什么演宝玉的演员这么难选。
    不过问题还没有完,演宝玉的演员的难以选择,其实还有更为苛刻的原因,那就是:演宝玉的这个演员,他的眼神一定要像儿童一样地纯洁无瑕。为什么呢?因为宝玉这个人代表着我们这个民族的一种非常健康的人性心态、审美心态的觉醒,因此在他的眼神里一定要流露出三个“纯洁”。**个“纯洁”,在他看世界的时候,眼睛里不能有任何的功利色彩,他是个成年男人,但当他看世界的时候,他的眼神却应该像个婴儿;第二个“纯洁”,在他看女性的时候,眼睛里不能有任何的占有之心,很多男人看女性的眼光,我们都不得不送他两个字——“色眼”,但是宝玉看女性的时候,他的眼神一定要非常纯洁,应该永远是欣赏的眼神;第三个“纯洁”,在他看爱人的时候,眼睛里不能有任何的世俗之欲,宝玉是个爱情动物,为爱而生,为爱而死,所以他的眼神一定也是纯洁无瑕的。可是,到哪儿去找这样一个演员,要他的眼睛里充盈着这三种“纯洁”呢?当然,一定是有的,可是也一定很难找到,对不对?
    还回到我要讲的问题上来,其实,一开始不讲宝玉而去讲上面的这些,目的还是为了讲宝玉。因为,正是在大红的服装和纯洁的眼神的背后,隐藏着一个真实的宝玉、活生生的宝玉。
    宝玉的出现给了我们民族一个****的精神高度。宝玉的诞生,意味着我们这个民族人性的觉醒、美学的觉醒。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限于篇幅,我们就借一斑来窥全豹,来看看他在爱情观上给我们带来的全新感觉吧。
    宝玉的爱情观是什么?其实就是他的那句话:“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第36回)
    “金玉良姻”是指宝钗与宝玉之间的婚姻,因为宝钗有一个金锁,而宝玉有一块通灵宝玉,刚好是一对。“木石前盟”是指黛玉与宝玉之问的爱情,“木”指林黛玉,双“木”为“林”,草儿为“木”,并不难解;宝玉系石头托生,因此是“石”。
    而在这背后的,则是宝玉的一次艰难选择。要讲清楚宝玉的爱情观,*好就从这个艰难选择人手。
    简单地说,宝玉遇到了两个非常**的美女,一个是黛玉,一个是宝钗。他实在是太幸福了,对于很多人来说,也许一个都遇不到,可是,他却一下子遇到了两个。那么,选择谁呢?
    我们不妨替宝玉做个比较:
    **,从门当户对的角度来看,黛玉是孤儿,家里的钱也不知道流落到谁的手里去了,但是宝钗的家里却是大商人,非常有钱,史湘云请客的时候,宝钗一出手就是几大篓螃蟹,而且,宝钗还可以天天送黛玉燕窝吃,这说明:宝钗家实力确实很强。结果?当然是黛玉完全不是宝钗的对手。
    第二,从身体素质的角度来看,宝钗的身体很健康,这是贾府上下全都知道的,黛玉却是个“药罐子”,“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第3回),*要命的是,黛玉得的是当时的一种不治之症——肺病。所以,论身体健康,黛玉跟宝钗还是不能比。
    第三,从容貌的角度来看,宝钗和黛玉两个人谁更漂亮呢?一般人都说她俩不相上下,但仔细看一看小说,你会发现,曹雪芹在写的时候,是明显偏向宝钗的。在小说里有一回,他就看似不经意地交代说,原本大家都夸黛玉美丽,“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第5回)。而且,在《红楼梦》的“美女排名榜”上,黛玉也从来都不是前三甲。在《红楼梦》的美女排名榜位列**的,肯定是秦可卿,排名第二的,一般公认是薛宝琴,宝钗可以排第三名。至于排在第四名的,也还不一定就是林黛玉。这样看来,论容貌黛玉也并不占优势。
    第四,再从才华的角度来看,也只能说是势均力敌,**次海棠诗社的时候,薛宝钗是**,第二次菊花诗社的时候,林黛玉才是**,所以元春说:“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姐妹可同列者。”(第17—18回)
    宝钗的特点是经史子集无所不通,在《红楼梦》里,你只要问一个典故,随口就能接上来的肯定不是黛玉而是宝钗。但是黛玉呢?她的创作能力比较强,所以在这个方面,我们做一个公正的判决,算是彼此平分秋色吧。
    综合上面几方面的因素,我们必须承认,按照通常的眼光,宝钗确实比黛玉在各方面都要更胜一筹,但是问题也恰恰就在这里,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宝玉还要固执地选择黛玉呢?原来,只有一个理由,就是他爱黛玉,或者说,黛玉*值得他爱。
    当然,在那个时代宝玉还讲不出“爱情”这样的话,可是,他也确实明明白白地知道了,婚姻一定要有情感作为基础。在婚姻里爱不是**的,但是在婚姻里如果没有爱,那可是万万不能的。宝玉就把这样的认识表述为:不说“混账话”。也就是说,两个人完全志同道合,宝玉是为爱而生为爱而死,黛玉也是为爱而生为爱而死,因此两个人愿意守望相助,誓同生死。而在这一点上,宝钗确实就不能令人满意了。她总是要劝宝玉去做他所不愿意也不屑于去做的事情,因此不但道不同而且志也不合。其结果,就是两个人的一生就犹如两条“平行线”,即便是彼此离得再近,也永远不会“相交”,也就是永远无法擦出爱情的火花。而黛玉就不同了,她完全就是宝玉所找到的那个曾经丢失了的自己。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美丽的生命邂逅,哪怕在这个或下个十字路口都不曾相遇,但是在未来的某一个十字路口,他们也一定会幸福地相遇。
    第三十六回有一段这样的描写:
    宝钗辈有时见机导劝,反生起气来,只说“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亡流。这总是前人无故生事,立言竖辞,原为导后世的须眉浊物。不想我生不幸,亦且琼闺绣阁中亦染此风,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独有林黛玉自幼不曾劝他去立身扬名等语,所以深敬黛玉。“深敬”二字,就写出了宝黛之间的深情。
    应该看到,这正是宝玉为我们带来的一种非常美丽也非常可贵的生命感觉。在这方面,宝玉有三句话,说得非常精彩。**句是,“我为的是我的心”(第20回),这就是说,他之所以爱黛玉,实际上是爱的自己心目中的那个理想的自己,也就是说,黛玉就是他在生命过程中找到的另外的一半。第二句话是,“你死了,我做和尚”(第30回)!这也就是说,他把他对黛玉的爱当成了生命中*有价值的东西。他觉得,如果有这个东西,人生就值得一过,如果没有这个东西,那么什么样的人生也根本就不值得一过。第三句话是,“你放心”(第32回),我觉得,哪怕就是用“惊心动魄”这四个字,也不足以形容“你放心”的情感冲力。“你放心”,其实就是中国特色的“我爱你”,不过,跟西方的“我爱你”相比,宝玉说的“你放心”可能更强调责任、决心等诸
    多内容,是一种海枯石烂永不变的君子一诺。
    因此,在宝玉的身上你可以看到一种非常矛盾的现象,一方面,他确实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情圣”,谈恋爱的本领虽然不如西方的那些“情圣”,但是在中国应该也是无人**了。作为“情”窦初开的**个中国人,初涉情场,他的幼稚是一看就知道的。比如他和黛玉的爱情经历竟然主要就是十次吵架,这也真的是在古今中外都****。显然,他还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做。但是,他也毕竟在认真地努力着。
    我们不妨来看看宝玉吵架的本领吧:
    “你且站住。我知你不理我,我只说一句话,从今后撂开手。”林黛玉回头看见是宝玉,待要不理他,听他说“只说一句话,从此撂开手”,这话里有文章,少不得站住说道:“有一句话,请说来。”宝玉笑道:“两句话,说了你听不听?”黛玉听说,回头就走。宝玉在身后面叹道:“既有**,何必当初!”林黛玉听见这话,由不得站住,回头道:“当初怎么样?**怎么样?”宝玉叹道:“当初姑娘来了,那不是我陪着顽笑?凭我心爱的,姑娘要,就拿去,我爱吃的,听见姑娘也爱吃,连忙干干净净收着等姑娘吃。一桌子吃饭,一床上睡觉。丫头们想不到的,我怕姑娘生气,我替丫头们想到了。我心里想着:姊妹们从小儿长大,亲也罢,热也罢,和气到了儿,才见得比人好。如今谁承望姑娘人大心大,不把我放在眼睛里,倒把外四路的什么宝姐姐凤姐姐的放在心坎儿上,倒把我三日不理四日不见的。我又没个亲兄弟亲姊妹。——虽然有两个,你难道不知道是和我隔母的?我也和你似的独出,只怕同我的心一样。谁知我是白操了这个心,弄的有冤无处诉!”说着不觉滴下眼泪来。(第28回)
    宝玉能够博得黛玉的爱慕,也真不是浪得浮名。看看这么一段话里,宝玉为了让黛玉开心,就故意站在黛玉的角度,把宝钗说成是“外四路”,言下之意,自己和黛玉自然是“内四路”,而且,为了不让宝钗的名字太引人注意,又拉上了凤姐陪绑。不是**聪明而且**会“来事”,是说不出这番话的。
    黛玉耳内听了这话,眼内见了这形景,心内不觉灰了大半,也不觉滴下泪来,低头不语。宝玉见他这般形景,遂又说道:“我也知道我如今不好了,但只凭着怎么不好,万不敢在妹妹跟前有错处。便有一二分错处,你倒是或教导我,戒我下次,或骂我两句,打我两下,我都不灰心。谁知你总不理我,叫我摸不着头脑,少魂失魄,不知怎么样才好。就便死了,也是个屈死鬼,任凭高僧高道忏悔也不能超生,还得你申明了缘故,我才得托生呢!”(第28回)这样一通表白,就是现在的人也恐怕不能。自己的灵魂就是黛玉的灵魂,因此黛玉如果不理自己,自己也就“少魂失魄”,甚至想死都死不了,要再“托生”也不能,其情殷殷,令人感动。
    不过,他又并非一个“滥淫”之人。人人都知道宝玉喜欢动手动脚,例如“猴”在丫鬟身上吃胭脂,甚至跟袭人还有过性的行为。可是,就是这么一个自我控制能力很差的大孩子,一旦遭遇了爱情,却表现得非常干净、非常纯洁。千万不能因为宝玉“只爱在丫鬟队里闹”就认定他“纵欲好色”,这种看法也有点太阿Q了,阿Q不是说“凡是小寡妇都要找野男人,凡是尼姑都要养和尚”吗?必须承认,宝玉的认真与执著真是令人敬重。例如,看到了宝钗美丽、性感的胳膊,他竟然能够忍耐得住动手动脚的欲望,而且能够平静地对自己说,如果是在林妹妹身上,我还可以摸一摸,但如果不在林妹妹身上,那我可不能动。
    特别令人感动的,是在第十九回,黛玉在午睡,宝玉跑去看她:
    彼时黛玉自在床上歇午,丫头们皆出去自便,满屋内静悄悄的。宝玉揭起绣线软帘,进入里间,只见黛玉睡在那里,忙走上来推他道:“好妹妹,才吃了饭,又睡觉。”将黛玉唤醒。黛玉见是宝玉,因说道:“你且出去逛逛。我前儿闹了一夜,今儿还没有歇过来,浑身酸疼。”宝玉道:“酸疼事小,睡出来的病大。我替你解闷儿,混过困去就好了。”黛玉只合着眼,说道:“我不困,只略歇歇儿,你且别处去闹会子再来。”宝玉推他道:“我往那里去呢,见了别人就怪腻的。”黛玉听了,嗤的一声笑道:“你既要在这里。那边老老实实的坐着,咱们说话儿。”宝玉道:“我也歪着。”黛玉道:“你就歪着。”宝玉道:“没有枕头,咱们在一个枕头上。”黛玉道:“放屁!外头不是枕头?拿一个来枕着。”宝玉出至外间,看了一看,回来笑道:“那个我不要,也不知是那个脏婆子的。”黛玉听了,睁开眼,起身笑道:“真真你就是我命中的‘天魔星’!请枕这个。”说着,将自己枕的推给宝玉,又起身将自己的再拿了一个来,自己枕了,二人对面倒下。对于这一段,脂砚斋曾有一番批语说:“若是别部书中写此时之宝玉一进来便生不轨之心,突萌苟且之念,更有许多贼形鬼状等丑态邪言矣。此却反推醒她,毫不在意,所谓说不得淫荡是也。”确实是这样,“忙走上来推他道”,这几个字写得尤其好,因为如果换另一个男人,哪怕是《西厢记》里张生这样的所谓“才子”,很可能做的动作都不是“推”,而是“拉”,甚至还很可能干脆就是“抱”——宝玉却是“推”,这个宝玉真为我们男人争气啊,我们应该向他致敬。
    更有意思的,是曹雪芹在宝玉身上的安排。在与宝玉有关系的宝钗(**任妻子)、湘云(第二任妻子)和黛玉(情人)这三大美女里,宝钗有刻字的项圈金锁,湘云有无字的金麒麟,可是黛玉却偏偏什么也没有。曹雪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我认为,就是因为曹雪芹要强调宝玉和黛玉之间的神圣的爱情,在曹雪芹看来,爱,就是*有力量的力量。爱,就已经足够,也完全不再需要其他任何人为的力量,更不再需要什么神秘武器。
    爱的守望者
    确实,在宝玉的身上,存在着一种全新的东西,这就是对于爱的固守。如果我们能够想到:这个美好的东西哪怕就是在今天也非常可贵,就不难意识到宝玉的出现的重要了。看看现在,有多少人在生活中还是选择对爱情的重要忽略不计,而是单纯为了一些现实的功利目的向婚姻的**狂奔?*有意思的是征婚广告的变迁,起初连“身高”都曾经被放在了*前面过,后来更是不但要求身高,还要求有房有车,很多人都是在这些条件被满足之后,才会很认真地去想“有没有爱”,其实在那个时候,“爱”早就不翼而飞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事实上很多人的婚姻关系都是建立在沙滩上的,非常不牢固。我记得有一句诗是这样写的:很多人家的门都是虚掩着的。确实是这样,很多人家的婚姻关系都并不牢固,一旦有了风吹草动,一旦有了真正的爱情,一旦有了一个更强势的有这有那的人,一旦来了一个身材更加魁梧高大的人,或许他们的婚姻就会解体,因为他们原本就是因为条件而结合的,那么,条件一旦改变,婚姻还有什么理由不改变呢?但如果他们是像宝玉和黛玉那样因为爱而结合,那就只有在不再相爱的条件下才会离开,显然,这样的婚姻一定会牢固得多。
    当然,至今还是有很多人与宝玉的道路背道而驰,这也就恰恰说明了宝玉的出现的重要。而且,如果稍微仔细地去看看中国文学,每个人都会不难发现,在宝玉之前,在中国文学里有几种男人:例如西门庆那样的采花大盗,例如关羽、张飞那样的沙场英雄,例如武松、李逵那样的绿林好汉,但是你从来都看不到宝玉这样的护花使者。因此,如果从爱情的角度说,在宝玉之前,中国真的是没有几个合格的男人。比如《水浒》里的宋江算是一个绿林好汉吧?但是宋江*看不惯的是什么样的男人呢?“溜骨髓”,大概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喜欢在老婆面前跪搓衣板的那种男人吧。*典型的是《水浒》里的王矮虎,被所有的好汉所耻笑。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往往会有让人十分遗憾的地方,例如苏轼有一首词,里面写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这是多么美丽的故事,江南**帅哥和江南**美女的故事,但是两个人却没有什么爱情故事流传,为什么呢,因为那个时候,中国只有男人,没有爱人,只有丈夫,没有恋人,所以只有丈夫跟妻子的故事,而没有爱人与爱人的故事,这是一个很大、很大的遗憾。
    ……
    目录
    【壹】说宝玉:没有爱万万不能
    从“宝玉”难选说起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爱的守望者
    【贰】说黛玉:人生有爱才美丽
    为黛玉三辩
    “以十万种方式显得可爱”的美女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爱”
    【叁】说宝钗:赢了婚姻,输了爱情
    大观园里的“冷美人”
    *不可爱的“好人”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肆】 说秦可卿:《红楼》**美女的二十四小时
    “出人意料”的人生
    身不由己,欲罢不能
    走不出的“二十四小时”
    【伍】说湘云:野蛮女友
    “大萝卜”美女
    这个妹妹“好憨的”
    “常念一二”的明白人
    【陆】 说妙玉:“生活在别处”的“另类小资”美女
    模糊的“争议”美人
    比高人还要“高人”
    生活在别处!
    【柒】说尤二姐:嫁人不能只嫁一个肩膀
    梦断豪门的“物质女孩”
    利令智昏的悲剧
    “红颜”为何薄命?
    【捌】说尤三姐:浪女回头金不换
    不得已的“一失足”
    “回头”与“碰壁”
    关于“失败”的教育
    【玖】说凤姐:从“醋坛”到“醋缸”
    “不见风姐想凤姐”
    “机关算尽太聪明”
    输了爱,赢了世界又如何?
    【拾】说袭人:当代“白骨精”的前车之鉴
    大观园里的“白骨精”
    “白骨精”的挣扎
    错把“冰山”当“金山”的悲剧
    【拾壹】说贾政:我们应该怎样做父亲?
    贾政何曾“假正经”?
    一根拒绝燃烧的“火柴”
    宝玉为什么挨打?
    【拾贰】 说王夫人:多年的媳妇要“熬”成婆
    “叫我靠那一个?”
    “多年的媳妇熬成婆”
    爱是营养
    【拾叁】说赵姨娘:她不是清水,而是碳酸饮料
    “一块是成样的”也没有的人生
    困兽犹斗的呆人
    熬成一杯碳酸饮料
    【拾肆】 说刘姥姥:学会做穷人也是人生的智慧
    擅抓机会的“穷亲戚”
    心态健康的“庄稼人”
    感恩的心
    【拾伍】说晴雯:《红楼》**“作”女
    风流灵巧的“作女”
    不可爱的“作”过界
    “仙人掌”、“水仙花”和“含羞草”
    【拾陆】说小红:野百合也有春天
    寂寞山谷里的一枝“野百合”
    野百合“跳槽”记
    办公室恋情连续剧
    【拾柒】 说元春:“干得好”真的不如“嫁得好”?
    “干得好”的才女
    元春“嫁得好”吗?
    豪门,一扇未知之门
    【拾捌】说探春:离乡去国的前卫美女
    大观园里的“铿锵玫瑰”
    “才自精明志自高”
    用婚姻赌人生
    【拾玖】说惜春:“畏婚”一族
    可怜“绣户侯门女”
    狠心“自了汉”
    那扇门其实没关
    【贰拾】说李纨:给人生加点糖
    “老梅”的人生困境
    失业寡妇的“再就业”之路
    给人生加点糖
    【贰拾壹】说贾雨村:一个读书人的沦落
    才子贾雨村
    “坏蛋”孵化三部曲
    自律的月光
    【贰拾贰】说贾瑞:癞蛤蟆要吃天鹅肉
    戳“胭脂虎”鼻子眼儿的小人物
    癞蛤蟆和天鹅的落差
    “好男人有点坏”
    【贰拾叁】说贾琏:“灰色人生”
    满盘皆输的人生
    贾琏的善意
    “灰色人生”的启示
    【贰拾肆】说薛蟠:“我本善良”
    呆霸王的“纨绔综合征”
    “呆兄亦是有情之人”
    家庭教育失败的苦果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